跳转到内容

張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臣明朝中葉名將,號東山榆林衛人。明史稱其「蹻捷精悍,搏戰好陷堅」[1]

生平

[编辑]

張臣最初從軍時跟隨千總劉朋鎮守黃甫川,被任命為隊長。一次劉朋被遇賊被圍,張臣單騎馳救,射殺流賊首領,奪走馬匹并救劉朋而回,自此名聲大噪。很快便並代替了劉朋的官職,轉戰在跨馬梁、李家溝、高家堡、田家梁、西紅山之間,都有戰功,被提拔為宣府膳房堡守備。敵人曾經大舉入侵,四面攻打膳房堡,打算生擒張臣。張臣讓手下以水代酒,歡呼暢飲,敵人無法測出他想做什麼,不敢攻城。於是張臣趁夜突圍而出。他的長官聽聞後大加讚賞,升任張臣為延綏入衛游擊將軍。

隆慶元年,土蠻汗大舉寇邊,明軍各將都不敢一戰,唯有張臣獨領兵打算迎擊,遼軍主帥王治道說「敵眾我寡,往必無利」。張臣不聽領千人披甲直馳,大敗土蠻汗,追殺到棒槌崖,斬首一百一十多級,而土蠻汗兵馬墜崖死傷者無算。朝廷論功行賞,諸將都獲罪,只有張臣以功增秩二級。後來,張臣歷任薊鎮副總兵、都督僉事[2]、寧夏總兵、陝西總兵官[3]、甘肅總兵官[4]、皆功勳顯著,為時人所稱。[5]

坐鎮甘肅時[6],火落赤犯洮、河,卜失兔等酋長攜妻女由永昌宋家莊穴墻入寇,張臣逆勢而奮戰在水泉三道溝,手格殺數人,奪其坐纛,卜失兔及其黨炒胡兒中箭逃跑,張臣亦負傷,將士斬級以百計,生獲其愛女及牛馬羊萬八百有奇。當時四邊的諸部長都十分桀驁,經略鄭洛主和。張臣以為談和不足恃,上書朝廷陳述八難、五要「邊薄兵寡,餉絀寇驕,諸部順逆難明,宜復額兵,嚴勾卒,足糧餉,分敵勢,明賞罰」。萬曆二十年二月,朝廷以平定水草莽剌鎮羌及西寧石羊等功,賜張臣升襲職一級,實授都督同知。[7]數年後,以病去職。 萬歷四十三年十二月,張臣病逝,享年八十七岁,朝廷予以祭葬。[8][9]

評價

[编辑]

《大清一統志》:「臣善抚士卒,更历四镇,名著塞垣,为一时良将。」

《明史鈔略》:「臣为将,与士卒绝甘分少,衔恩用命,可赴汤火,是以所御有功。近代诸将以功名终,此其选矣。」

家屬

[编辑]

有子張承廕,勇而有謀,尤精騎射,數鏖戰未嘗挫衄,萬曆末年官至遼東總兵官,在撫清之戰中兵敗身死。有孫張應昌,官至山西總兵官,張全昌為宣府總兵官,張德昌亦為保定副總兵。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出自《明史

参考

[编辑]
  1. ^ 《明史張臣傳》
  2.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六十》「升薊鎮協守西路副總兵張臣署都督僉事,照舊協守...」
  3.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六》「敕右府僉書張臣充總兵官鎮守狹西...」
  4.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一十九》「命鎮守狹西總兵官署都督同知張臣,以原官挂印,鎮守甘肅等處。」
  5. ^ 《延绥镇志卷之三》(名宦)「张承胤字望峰,榆林人。父臣,历任宁夏、甘肃、固原总兵官,所至有功。
  6.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七十六》「甘肅總兵張臣仍駐甘州居中調度策應東西」
  7. ^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四》「萬歷二十年二月,壬辰朔。錄水草莽剌鎮羌及西寧石羊等功,俘獲計四百,斬其名王一。賞經略尚書鄭雒銀五十兩、大紅蟒衣一襲,蔭一子國子生。巡撫葉夢熊、賈待問各銀四十兩,紵絲三表裏,夢熊仍升俸一級。總兵張臣、尤繼先各升襲職一級,臣實授都督同知...」
  8. ^ 《明史鈔略》「子两佩将印,阶一品,有战功,力请归侍养,而臣已卒,年八十有七,请祭葬如令甲。」
  9.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四十》「予遼東總兵官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張臣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