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張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琇(725年—735年),唐朝蒲州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人。

父亲张审素,担任巂州都督,治理边地多年且清廉正直,却被其部下陈纂仁诬告在军中贪赃、假冒战功、私养庸兵、企图谋反。唐玄宗下诏派监察御史杨汪前往调查。杨汪在扣押张审素实施调查的过程中,被张审素麾下总管董堂礼率兵七百劫持;董堂礼将陈纂仁杀死,并逼迫杨汪上奏昭雪张审素之罪。之后董堂礼被赶来的周边军队攻杀,杨汪逃至益州,上奏称张审素与董堂礼谋反。张审素被拘捕至雅州,杨汪构成其罪,将其斩杀,籍没其家;张琇与兄張瑝因年幼而免死,被流放至岭南。杨汪则在此事之后升任殿中侍御史,改名杨万顷。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瑝、张琇兄弟二人从流刑地逃出,隐名埋姓,藏匿于东都洛阳市中;此时张瑝十三岁,张琇则仅有十一岁。一天夜里,在洛阳魏王池附近截击路过此地的杨万顷;张瑝斫其马腿,杨万顷落马,来不及抵抗就被张琇用斧头砍杀。兄弟二人将表文系于斧刃上,自言报仇的缘由;还企图前往江南,杀死与杨万顷同谋构陷父亲的人,但走到汜水就被官府捕获。都城士女都同情张琇兄弟,认为他们年纪虽幼小,却能为父报仇,堪称孝烈,希望他们能够被宽恕。中书令张九龄想要免除他们的死罪,但裴耀卿李林甫上言国法不可纵报仇,否则会破坏国家的法律。

唐玄宗同意后者的意见,命令河南府将兄弟二人处死。临刑时张瑝悲痛不已,而张琇则神色自若,说:“到地下见先人,有什么可遗憾的!”。洛阳士庶将兄弟二人葬在北邙山,又怕杨万顷家人来报仇掘坟,于是作了几处疑冢。

参考文献

[编辑]
  • 旧唐书》卷188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 旧唐书》卷195 列传第一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