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席振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席振鐸
拉席敦多克
 中華民國 第1屆立法委員 (注銷資格)
选区蒙古盟旗察哈爾八旗羣
个人资料
新民
出生1911年
 清朝
逝世1998年11月30日(88歲)
 德国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配偶樂竹芳
儿女長女慕德
次女慕萱
三女慕蓉
四女慕華
長子慕強
亲属伊德牧阿布拉格其(父)
尼玛鄂特索尔(二哥)
札木苏荣(三哥)
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姨弟)
母校北京輔仁大學
职业政治人物

席振鐸(1911年—1998年11月30日),字新民,蒙名拉席敦多克察哈尔盟鑲黃旗牛羊牧群伊德牧阿布拉格其季子,明安旗(牛羊牧群)總管尼瑪鄂特索爾之弟,德穆楚克棟魯普(末代蘇尼特蒙古親王,即德王)姨弟,台灣著名詩人席慕蓉之父。西德蒙古族文化和歷史學者、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 先後畢業於蒙旗校、北京匯文中學北京輔仁大學教育系。1937年2月任中華民國審計部委員。
  • 1938年6月當選為國民參政會委員,連任4屆。曾擔任察哈爾省邊地教育委員會委員、晉綏察善後救濟審議委員會委員、察哈爾蒙旗教育復興委員會主任委員和憲政實施促進委員會委員。
  • 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他隨國民政府撤至陪都重慶,他的三女兒席慕蓉正是在這裡出生的。
  • 1948年(民國37年)4月在察哈爾選區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
  • 1949年春,席振鐸舉家遷往香港。
  • 1951年(民國40年),因其滯留香港,以未在規定期限內來台向立法院報到,被注銷立法委員資格[1]
  • 1954年移居台灣。
  • 1956年,應邀到聯邦德國慕尼黑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蒙古文。
  • 1962年起在波昂大學中亞歷史語言文化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
  • 1984年3月從波昂大學退休。
  • 1998年11月30日,席振鐸先生以八十八歲的高齡辭世于萊茵河畔的一家醫院,終其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再也沒有回到過令自己魂牽夢縈的草原。席慕蓉在一篇《安答》一文中寫道:「那個曾經何等期盼過的熱血青年,所有的豪情壯志被現實一一擊敗。歷史的書寫從來不會由弱勢的族群來執筆,真相也因而逐一泯滅。”

成就

[编辑]

在20世紀30至40年代,席振鐸熱切關心中國蒙古族的未來和出路,跟札奇斯欽等蒙古青年知識分子一起,閲讀書籍、談論家國大事,利用自己體制內的身份積極為內蒙古發聲,牽頭組建了旨在實施内蒙古高度自治的“安答會”,也稱“蒙古青年聯盟”,集結了一批年輕的蒙古知識分子,在國民政府和外國友邦(如美國)之間尋求對内蒙古自治的支持,在多個歷史環節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1950年代後,尤其是在德國工作期間,席振鐸成為蒙古学英语Mongolian studies家、大學教授,發表了不少論著。 他精通蒙古、漢、英、德、日5種語言文字,喜愛唱戲,以「察哈爾拉席敦多克」著稱於德國學術界。

家庭

[编辑]
  • 兄妹:
    • 二哥:尼玛鄂特索尔(汉名"尼冠洲"),1894-1936,中華民國時期察哈爾蒙古地方政治家,察哈爾部明安牧場總管、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委員。
    • 三哥:札木苏荣
  • 子女: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廣西省第三區立法委員程思遠、河南省第五區立委羅夢冊、合江省立委李田林、蒙古察哈爾部立委席振鐸、廣東省第三區立委鄭漢川均以一會期無故不出席論視為辭職,依法分別註銷名籍,所有缺額除廣東三區候補人葉尚志申請遞補核與規定不符外,其餘均未申請應一併不予辦理,(40)台統(一)字第405號(40.12.11),《總統府公報》第32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