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莫曲布嫫
外观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1月11日) |
巴莫曲布嫫 | |
---|---|
![]() | |
本名 | 巴莫阿尕曲布嫫 |
出生 | ![]() |
国籍 | ![]() |
民族 | 彝族 |
语言 | 彝語、漢語 |
教育程度 | 博士 |
母校 |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民族学院 |
职业 | 文學家、評論家、研究員 |
政党 | 无党派人士 |
父母 | 巴莫尔哈(父) 刘玉兰(母) |
亲属 | 巴莫阿依(姐)、巴莫尔夫(哥)、巴莫乌莎嫫(妹) |
巴莫曲布嫫(1964年4月24日—),全名巴莫阿尕曲布嫫,女,彝族,四川涼山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詩人、學者,现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1]。并担任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生平
[编辑]1964年4月在四川凉山出生。1980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84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1988年7月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史哲部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
家庭
[编辑]父亲巴莫尔哈为干部,曾任西昌市市长、中共西昌市委书记、凉山州副州长、州政协副主席;母亲刘玉兰是蒙古族,和巴莫尔哈在北京相识。巴莫曲布嫫的姐姐巴莫阿依石布嫫,妹妹巴莫阿芝乌萨嫫均为彝学学者,三人被称为“巴莫姊妹三人”[2]。其姐巴莫阿依于1991年取得博士学位,是第一位取得博士学位的彝族人[3]。此外曲布嫫另有一个弟弟巴莫尔夫[4][5]。
著作
[编辑]文化類書籍
[编辑]- 《中華文學通史》
-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史》
- 《中國少數民族民俗大辭典》
- 《彝族文化史》
- 《彝族風俗志》
- 《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
- 《四川大涼山》
学术专著
[编辑]- 《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6]
詩集
[编辑]- 《圖案的原始》
参考資料
[编辑]- ^ 专家巴莫曲布嫫:青年赋权与参与式发展促进可持续非遗保护. 中國青年網. 2018-03-22 [202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
- ^ 巴莫尔哈一个影响和带动三代彝人的知识分子. 彝学研究网. 2022-09-14 [2025-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4).
- ^ 彝族第一位女博士 巴莫阿依. 新浪网. 2011-06-09 [2025-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4).
- ^ 巴莫尔夫:送别慈父巴莫尔哈. 彝学研究网. 2022-09-12 [2025-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4).
- ^ 彝族两姐妹同赴哈佛研修. 大洋网 (彝族人网). 2005-12-09 [2025-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4).
- ^ 巴莫曲布嫫:大凉山飞出的鹰灵.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2013-11-01 [202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1).
外部链接
[编辑]- 巴莫曲布嫫·中国民俗学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