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崇文總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崇文總目》,徽宗時改名《秘書總目》,凡六十六卷,是宋代的官修書目,是北宋最大的目錄書。

历史

[编辑]

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命翰林學士張觀李淑宋祁校定整理三館與秘閣藏書,去蕪存菁、刊其訛舛,編成書目,不久又命翰林學士王堯臣聶冠卿郭稹呂公綽王洙歐陽修等人校正條目,討論撰次,又仿唐代《開元群書四部錄》,編列書目。歷七年至慶曆元年七月成書60卷,慶曆元年(1041年)十二月,由翰林學士王堯臣上奏,賜名崇文總目,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家書目(已殘缺)。「崇文總目」著錄豐富、體例完備,著錄經籍共3445部,30669卷,[1]每類有敘釋即類序,每書有解題。體例為後來的晁公武陳振孫所效法,因篇帙繁多,抵啎之處自所難免,後代有所修訂,如:黃伯思《東觀餘論》摘17條,焦竑《國史經籍志》有22條。鄭樵作《通志·藝文略》,建議廢《崇文總目》之解題,更在《校讎略》中譏諷每書下的序釋文繁無用。崇文總目上承唐代“開元群書四部錄”之餘緒,下啟清代“四庫全書總目”之先河,其間八百多年間,是唯一一部卷帙浩繁、體例完備的官修目錄。宋朝崇文三館和秘閣曾多次失火,補缺端靠「崇文總目」。清初開四庫館,清儒自《永樂大典》等書輯出敘釋。《四庫全書總目》贊之“冊府之驪淵,藝林之玉圃”。

目錄

[编辑]
  • 經部: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論語、小學。
  • 史部:正史、編年、實錄、雜史、偽史、職官、儀注、刑法、地理、氏族、歲時、傳記、目錄。
  • 子部: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兵家、 類書、算術、藝術、醫書、卜筮、天文占書、曆數、五行、道書、釋書。
  • 集部:總集、別集、文史。

注釋

[编辑]
  1. ^ 王應麟《玉海》卷五二〈慶曆崇文總目〉條云:“慶曆元年(1041)十二月己丑,翰林學士王堯臣等上新修《崇文總目》六 十卷(注:堯臣與聶冠卿、郭稹、呂公綽、王洙、歐陽修等撰,以四館書 并合著錄,《中興書目》云六十六卷,當考。《國史志》崇文總目六十六卷, 序錄一卷,多所謬誤。《長編》云總目亦有可取而誤棄不錄者),其書總數 凡三萬六百六十九卷。”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