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塔·连昆
外观
(重定向自尼基塔·连坤)
尼基塔·伊万诺维奇·连昆 Ники́та Ива́нович Лянь-Кунь | |
---|---|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882年7月15日
逝世 | 1947年(64—65歲)![]() |
语言 | 汉语、俄语 |
尼基塔·伊万诺维奇·连昆(俄语:Ники́та Ива́нович Лянь-Кунь,1882年7月15日—1947年[1] ),华裔,苏联教育机构汉语和区域地理学教师,也是汉语教材和词典编纂者。
姓名
[编辑]其中文原名未知。据其孙女奥尔加·连昆所述,他来俄之前的本姓是“Кунь”(音译“昆”)。但常见汉语姓氏中并无该读音对应的汉字,且20世纪初汉俄两种语言间的音译规则尚未统一,很可能会出现书写不准确的情况,因此其姓氏本字或为“孔”。[1]
生平
[编辑]据其亲属回忆,他出生在上海近郊[1] 。幼年失怙,由俄罗斯教会传教团收养并受洗。
毕业于北京大学[2] 。青年时期因出色嗓音(男低音)曾在俄罗斯教会传教团的唱诗班唱歌[1] 。
1917年赴俄(家族传说称受某位俄罗斯教授邀请,该教授在传道团注意到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1] )。
他曾担任赤塔一家中国工人报纸的编辑。
曾在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东方学院教授汉语[2] 。
1920-1940年间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东方系及红军总参谋部高等专科学校任教,编制隶属红军部队,培养超过300名汉语军官[2] 。

1947年去世,葬于瓦甘科沃公墓(第25区)。
其他信息
[编辑]家庭
[编辑]妻子叶丽莎维塔·阿纳托利耶夫娜,育有四子女:妮娜、索菲亚、伊琳娜和尼古拉。据家族回忆,梁坤刻意不教子女中文,担心他们掌握汉语后可能被派往中国从事间谍工作[1]。
奖项
[编辑]- 荣誉勋章: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4年6月17日法令。
授勋评语摘译:
“ | 自1921年至今在军事院校(伏龙芝军事学院、总参高等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22-1937年隶属红军编制,副教授。培养约300名汉语军官,部分学员现任职于总参学院及东方学院,多数精通汉语者长期驻外执行任务。作风严谨的实践型教育者,具备优秀教学能力,恪尽职守传授经验。在六十寿辰之际,因培养侦察军官的卓越成就,值得授予政府嘉奖——荣誉勋章。[3] | ” |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Анастасия Усова. 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Лянь-Кунь — учитель Малиновского и актер Эйзенштейна. Магазета. 2018-03-30 [2018-07-08] (俄语).
- ^ 2.0 2.1 2.2 Алексеев, Колпакиди, Кочик 2012.
- ^ Лянь-Кунь Никита Иванович. Наградной лист. Память народа. [2018-07-08] (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