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23年臺灣#MeToo運動的反應
在2023年臺灣#MeToo運動中,來自臺灣公眾人物和媒體對此做出反應。
政府機關
[编辑]早在6月1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譴責性騷擾事件[2],並支持民主進步黨調查案件[3]。6月2日,蔡英文透過臉書向社會道歉,表示身為前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責無旁貸[4][1][5]。6月6日,蔡英文再次為性騷擾事件道歉,將就三個方向改革性別平等機制,以塑造更安全的社會[6]。行政院院長陳建仁表示對於性騷擾事件零容忍,且應建立安全有責的通報機制[7]。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則同樣致歉,認為確實有處理不當的地方[8][9],並表示朱學恆解釋是喝醉的態度很難被接受[10]。
對於性騷擾事件頻傳,立法院院長游錫堃表示臺灣是民主社會,大家願意去反省[11],並呼籲社會共同反省與改進[12]。監察院院長陳菊表示,遭指控性騷擾的洪智坤要給予最嚴厲譴責,不可原諒[13]。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呼籲政府完備申訴機制,並傾聽性騷擾受害者的意見[14]。隨著性騷擾事件延燒到校園,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申對於性別事件「零容忍」[15],要求落實嚴謹的調查程序[16]。對於蔡沐霖隱匿性騷擾案,勞動部政務次長李俊俋表示,勞動部對這樣的事情零容忍[17];同時指出職場任何騷擾都是性騷擾,雇主須負起責任處理[18]。
最初對於民主進步黨性騷擾案件,臺北市政府勞動局發文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要求6月5日前回報處理情形[2][19]。而若經性別平等委員會審議處理不當,最重可罰50萬元[2]。民主進步黨再爆性騷擾案後,臺北市政府勞動局發文要求6月6日前回報[20]。而民主進步黨性騷擾案衍生職場霸凌,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動檢查處前往稽查[21],限期1個月改善[22]。民主進步黨表示會配合相關規定[21],30日內完成自我檢查[23]。在中國國民黨智庫特約副研究員曾柏文被指控性騷擾後,臺北市政府勞動局也要求中國國民黨回報處理情形[24]。另外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動檢查處前往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實施勞動檢查,並限期1個月改善[25]。
臺北市市長蔣萬安表示絕不容許民主進步黨拖延說明[26],並要求盡快查明駐衛警察性騷擾真相[27],若有處理不當會嚴懲[28]。高雄市市長陳其邁對於性騷擾案件頻傳,則表示任何政黨都要勇於檢討[29]。同時他表示,若高雄市公務員遭到性騷擾一案涉及不法,一定會嚴懲嚴辦[30]。針對空服員外站遭到性騷擾案,桃園市政府則函送至中央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研議,希望讓裁罰有所根據[31]。對於易俊宏和洪智坤遭指控性騷擾,臺南市市長黃偉哲證實前者調查成立並將裁罰[32],而後者已經從臺南市政府顧問離職[33]。另外,花蓮縣議員則呼籲#MeToo運動在臺灣發酵,並成為民眾基本意識[34]。
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勞動部將推出性騷擾受害人申訴指引,研擬提高企業負責人的處罰,進行相關的輔導和宣導,並將性騷擾防治列為勞動檢查的重點。[35]
性平三法
[编辑]2023年6月6日,對於性別平等事件,行政院院長陳建仁下令檢討法規、並建立申訴機制。[36]陳建仁隨後更表示會在立法院下個會期一開議就將《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和《性騷擾防治法》(合稱「性平三法」)修法草案送進立法院。[37]行政院官員指出,性平三法修法已持續進行,未來對雇主為加害人將加重處罰,且為保護被害人,減少陳述過程的傷害,同一事件也將統一處理。[38]立法院國民黨團則主張立法院臨時會就處理性平修法,不應延宕至下一個會期。[39]6月12日,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達成決議,7月將召開第2次臨時會處理「性平三法」等相關修法。[40]
2023年7月13日,行政院院會通過「性平三法」修正草案,分層級重罰權勢性騷者,包含行政罰最高新台幣100萬元、懲罰性賠償最重5倍,以及最重3年徒刑,[41]並禁止教職員與學生發展違反專業倫理關係。[42]2023年7月底,性平三法先後完成三讀,除了重罰權勢性騷,也強化外部申訴及監督機制,避免吃案。[43][44]2024年3月8日,性平三法正式施行。[43]
立法委員行為法
[编辑]2024年3月,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范雲、林宜瑾、林月琴提出提出《立法委員行為法》第7條條文修正草案,規範立委不得有性騷擾或性別歧視的言詞或行為,[45]但在後續立法過程中五度遭到中國國民黨阻擋,強制散會。[46]
政黨反應
[编辑]民主進步黨
[编辑]民主進步黨對於民主進步黨黨工性騷擾案道歉,並立即升高層級處理和檢討[47],希望避免信任衝擊[4]。其中,民主進步黨主席賴清德向受害者致歉[48],表示對於性騷擾採取零容忍原則[49][2],並強調追究當事人責任、深刻反省[4][50]。賴清德還提出三項性別平等革新方案(建立直接申訴窗口、零容忍的處理原則、立即修改黨內規章)[51][52],重申嚴肅面對、並秉持黨內一貫原則處理性騷擾案件[53],且不會因為選舉考量而有任何改變[4][54]。其後,賴清德還指示三項有關性別平等事件的工作,包括民主進步黨主席也要參加教育課程[55]。
與此同時,民主進步黨強化內部性別平等機制[50],並提出「性平改善與性騷防治加強方案」草案,加強「防治」及「救濟」[56];同時聲明黨務主管假若對性騷擾案知情不報、或隱匿性騷擾案,將一律開除[2][57],並且永不任用[58]。民主進步黨性平事件調查小組還表示受害者不用怕法律戰術,將提供法律團隊做後盾,並支付司法程序與心理諮商費用[4][59]。同時間,泛綠陣營民意代表同聲譴責吃案[49],認為這已經牴觸民主進步黨精神價值[2]。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劉世芳還表示,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已經檢討性騷擾處理管道,若需要修法會盡速提出[60]。
不過由於薛朝輝、蔡沐霖、陳右豪等涉及性騷擾案者均聲明將會提告,民主進步黨內部也聯合譴責[61]。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賴品妤、臺北市議員吳沛憶、社會民主黨臺北市議員苗博雅等7人發表聲明,決定為政壇性別平等事件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62]。另一方面,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范雲召集婦女、法律等團體,提供性騷擾受害者心理或法律諮詢[63]。對於在任期間傳出性騷擾吃案,前民主進步黨主席卓榮泰在臉書致歉,表示將會完全承受及自我檢討[21][64]。曾聘僱易俊宏的臺南市議員林依婷則對用人不明致歉[65]。
在林男固因為涉嫌性別平等事件請辭後,臺北市議員何孟樺呼籲正視性騷擾調查機制[66],前婦女部主任蔡宛芬則回應曾經通報主管、採取補救措施[67]。前副秘書長林飛帆證實確有接獲前黨工性騷擾案的報告[2],然而忽略查明相關單位稱當事人不申訴的原因,需要檢討疏失和致歉[68][69]。對於這一部分,民主進步黨秘書長許立明表示還需要釐清[69],泛藍陣營則批評林飛帆督導性騷擾案不力,要求退選立法委員[8]。民主進步黨則呼籲特定政黨自我檢視性別平等機制,不要惡意攻擊、見縫插針[8][70]。民主進步黨性別平等調查表示許嘉恬存在疏漏,林飛帆並未違背規定[71]。
中國國民黨
[编辑]
對於民主進步黨連環爆出黨工遭到性騷擾,中國國民黨指出性騷擾案是公共議題[49],並嚴正譴責民主進步黨、要求徹查[72]。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賴清德要給社會交代[73],而中國國民黨內部已經訂定機制而不會逃避[74]。中國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則支持受到性騷擾、性霸凌的女性勇於發聲[75]。中國國民黨婦女部主任李彥秀表示,過去民主進步黨高舉性別平等旗幟,現在卻變成加害者[76]。而為了建立性別平等的環境,中國國民黨表示會繼續守護性別平權、強化其性別平等救濟機制[77],並且在未來修法補上漏洞[78]。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考核紀律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怡騰則表示,違反法令的黨員將會進行懲處[79]。
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新北市市長侯友宜批評民主進步黨以包庇形式處理性騷擾案,違反性別平權而應該要檢討[53];同時質疑民主進步黨與加害者的利益共生關係[47],表示賴清德應出面說明清楚[80]。侯友宜還表示性騷擾不能姑息,人身自主權也不容侵害[81],呼籲受害者勇敢站出來[82]。侯友宜競選工作室也表示性別平權不該淪為口號[83]。不過新北市議員戴瑋姍表示侯友宜是雙重標準、見獵心喜[84]。對於前民主進步黨黨工遭到性騷擾,臺中市市長盧秀燕擔心受害者不只1人[85],並表示社會將譴責加害者[86]。
在鏡文學總經理董成瑜指控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傅崐萁性騷擾後,侯友宜呼籲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主動介入調查[87],並以高標準看待,絕不寬貸[88][89]。前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則認為傅崐萁要坦然面對,清楚說明[90]。中國國民黨最初表示歡迎提供資訊、絕對不會護短[91],其後中央黨部從受害者角度啟動內部性別平等調查機制[51],並加強宣導[87]。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王鴻薇和臺北市議員李彥秀聲援遭朱學恆強摟強吻的鍾沛君[92]。對於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判決陳雪生性騷擾,中國國民黨則表示沒有撤銷提名問題[93],王鴻薇則表示不適合要求退選[94]。
在民主進步黨接連傳出性別平等事件後,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總統蔡英文、卓榮泰應該出面道歉[95]。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表示曾提案檢討性騷擾機制,但被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反對,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則譴責是抄襲行政院公開資訊[96]。隨後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表示檢討提案早於行政院新聞稿,要求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公開道歉,後者則認為這是政治操作[97]。對於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范雲批評中國國民黨反對性騷擾是笑話,曾銘宗表示可以調出立法院院會表決影片[98]。中國國民黨還呼籲朝野政黨檢視《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和《性騷擾防治法》,如果有必要便討論修法[51]。
臺灣民眾黨
[编辑]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黨內2022年也傳出性騷擾,但第一時間就處理[99]。不過曾被前臺灣民眾黨副秘書長鄞楷謙性騷擾的組織發展部網路組副組長鍾棠芝,則質疑柯文哲的說法[100]。臺灣民眾黨批評民主進步黨息事寧人的態度,已經對當事人造成二度傷害[47]。柯文哲面對媒體詢問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被控性騷擾,並未回應[101]。
時代力量黨
[编辑]時代力量黨主席、立法委員王婉諭表示對這種事情發生在政治場域感到遺憾,並希望不要造成二度傷害[76]。而對於劉仕傑遭到影涉性騷擾,時代力量中央黨部表示已經接獲其退黨聲明,但仍會繼續調查[102]。而隨著宜蘭縣議員黃浴沂拒絕為嘲諷女消防員風波出席溝通會,時代力量表示會持續推動罷免行動[103]。
教育機構
[编辑]國立政治大學訂定「新進研究計畫專任人力具結書」,要求新進研究人員必須不涉及性平案件。[104]
其他單位
[编辑]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淑芬指出,構成性騷擾的重點是對方的感受,事件發生後的同儕氛圍非常重要[105]。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祕書吳姿瑩呼籲,受害者第一時間要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106]。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則表示,政黨內部機制應該更為嚴謹[107]。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美華指出,性別主流化促使女性成為權力結構的一環,但部分女性決策者被結構改變[107]。對於修法草案,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蕭永昌建議應強制立案,律師翁偉倫則建議最重可以開除加害者[108]。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則呼籲將申訴期限延長為10年[109]。
對於民主進步黨黨工遭到導演薛朝輝性侵,公共電視臺表示目前並無合作,並譴責性騷擾行為[110]。《聯合報》記者陳右豪被指控曾性騷擾前民主進步黨黨工,《聯合報》則表示即日起停職[111]。由於曾柏文曾任端傳媒評論總監,端傳媒亦針對事件調查並發表聲明,前端傳媒總編輯張潔平亦發文表達歉意[112]。針對職場性騷擾,婦女團體還呼籲加強雇主輔導與受害者協助服務[113]。不過對於強制雇主找尋專業團體處理性騷擾存在困難,勞動部表示可以討論藉由補助加強誘因[114]。
2023年8月27日,來自中央大學、彰化師範大學、中山醫學大學等校的8名大學生在西門町發起「台灣MeToo遊行」,希望喚起更多關注和討論。[115]
參見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李文馨. 民進黨性平掀波 蔡英文致歉:身為前主席責無旁貸. 公視新聞.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2.3 2.4 2.5 2.6 黃子杰、陳信隆、陳柏諭. 前黨工控性騷吃案 民進黨副祕許嘉恬請辭獲准. 公視新聞.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溫貴香. 蔡總統譴責性騷擾事件 支持民進黨調查.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4.0 4.1 4.2 4.3 4.4 韓瑩、沈志明、張梓嘉、邱福財. 民進黨性騷案4件指控 賴清德:採零容忍原則追究加害者責任. 公視新聞.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溫貴香. 性騷案頻傳 總統致歉:身為前民進黨主席我責無旁貸.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葉素萍. 再為性騷案致歉 總統:3方向改革性平 塑造更安全社會. 中央通訊社. 2023-06-06 [2023-06-06] (中文(臺灣)).
- ^ 賴于榛. 性騷擾事件頻傳 陳建仁:應建立安全有責通報機制.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8.0 8.1 8.2 韓瑩、吳嘉堡、邱福財、孟昭權. 涉性騷薛姓導演仍未出面 鄭文燦:確實有處理不當之處. 公視新聞.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蔡孟妤. 民進黨性騷案 鄭文燦:處理確有不當.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賴于榛. 朱學恒被指性騷擾稱喝醉 鄭文燦:態度很難被接受. 中央通訊社. 2023-06-09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沈如峰. 民進黨性平爭議 游錫堃:民主社會大家願反省.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范正祥. 性騷擾事件頻傳 游錫堃:社會共同反省改進. 中央通訊社. 2023-06-08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陳俊華. 洪智坤被控性騷 陳菊:不可原諒給予最嚴厲譴責. 中央通訊社. 2023-06-06 [2023-06-06] (中文(臺灣)).
- ^ 陳俊華. 人權會籲政府完善性平機制 支持性騷擾受害人. 中央通訊社. 2023-06-07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9) (中文(臺灣)).
- ^ 許秩維. 性騷擾風暴燒進校園 教育部:對性別事件零容忍.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陳至中. 性騷事件頻傳 教育部重申「零容忍」嚴謹調查. 中央通訊社. 2023-06-07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9) (中文(臺灣)).
- ^ 曾以寧. 蔡沐霖隱匿性騷請辭 李俊俋:勞動部對此零容忍.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曾以寧. 勞動部:職場任何騷擾都是性騷 雇主須負責處理.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陳昱婷. 民進黨性騷案 北市勞動局發文要求6/5前說明.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陳怡璇. 民進黨又爆性騷 北市再行文要求6/6前回報.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21.0 21.1 21.2 韓瑩、沈志明、張梓嘉、邱福財. 民進黨主席任內傳性騷吃案 卓榮泰道歉:會完全承受. 公視新聞.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陳怡璇. 民進黨性騷案衍生職場霸凌 北市勞檢限1個月改善.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溫貴香. 性平案惹議 民進黨:配合勞檢30日內完成自我檢查.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陳昱婷. 曾柏文遭控性騷 北市勞動局要求國民黨說明.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陳昱婷. 北市公園處性騷案 勞檢處:缺失限期1個月改善. 中央通訊社. 2023-06-08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9) (中文(臺灣)).
- ^ 黃麗芸、陳怡璇. 民進黨性騷案限5日前說明 蔣萬安:絕不容許拖延.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陳昱婷. 公園處駐衛警涉性騷擾 蔣萬安要求盡快查明真相. 中央通訊社. 2023-06-08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劉建邦、陳怡璇. 公園處駐警涉性騷 蔣萬安:若有處理不當會嚴懲. 中央通訊社. 2023-06-09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中文(臺灣)).
- ^ 蔡孟妤. 性騷案頻傳 陳其邁:任何政黨都要勇敢檢討.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洪學廣. 高市公務員遭性騷 陳其邁:若涉不法將嚴懲嚴辦.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葉臻. 空服員外站遭性騷 桃市府送中央研議讓裁罰有據.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張榮祥. 易俊宏遭控性騷未成年 黃偉哲:調查成立將裁罰. 中央通訊社. 2023-06-06 [2023-06-06] (中文(臺灣)).
- ^ 張榮祥. 洪智坤遭控性騷 黃偉哲:曾任南市府顧問已離職. 中央通訊社. 2023-06-06 [2023-06-06] (中文(臺灣)).
- ^ 李先鳳. 花蓮議員議會舉牌 盼#MeToo運動在台發酵成基本意識.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田習如. MeToo釀改革契機 許銘春:下半年勞檢鎖定性騷擾【專訪】. 中央社 CNA. 2023-07-03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2) (中文(臺灣)).
- ^ 賴于榛. 防堵性平事件 陳建仁下令檢討法規建申訴機制. 中央通訊社. 2023-06-06 [2023-06-06] (中文(臺灣)).
- ^ 汪淑芬. 性平三法修法 陳建仁:立法院下會期一開議就送案. 中央通訊社. 2023-06-09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鍾麗華. 府院下令修性平三法 雇主加害擬加重處罰. 自由時報. 2023-06-07 [2023-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1) (中文(臺灣)).
- ^ 侯俐安; 林縉明. 性平三法修法 藍籲臨時會處理. 聯合新聞網. 2023-06-11 [202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3) (中文(臺灣)).
- ^ 謝君臨. 立院將開第2次臨時會 7月底前完成「性平三法」修法. 自由時報. 2023-06-12 [202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2) (中文(臺灣)).
- ^ 賴于榛. 政院通過性平三法修正草案 分層級重罰權勢性騷延長申訴時效. 中央通訊社. 2023-07-13 [202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9).
- ^ 陳至中. 性平法修正草案 禁止教職員與學生發展違反專業倫理關係. 中央通訊社. 2023-07-13 [202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9).
- ^ 43.0 43.1 林敬殷. 性別平等教育法三讀禁未成年師生戀 113年38婦女節上路. 中央通訊社. 2023-07-28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7).
- ^ 郭建伸. 性平三法適用不同身分場域 重罰權勢性騷避免吃案. 中央通訊社. 2023-07-31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8).
- ^ 王揚宇. 綠委提修法 立委涉性騷送紀律委員會調查. 中央社 CNA. 2024-03-08 [202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5) (中文(臺灣)).
- ^ 金大鈞. 推國會#MeToo條款遭擋 范雲怒批:傅崐萁到底怕什麼?. Newtalk新聞. 2024-05-08 [202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7) (中文(臺灣)).
- ^ 47.0 47.1 47.2 47.3 朱鳳治、吳其昌、王興中. 2024大選/民進黨前黨工疑遭性騷 侯友宜批可恥、民眾黨指息事寧人. 公視新聞.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葉素萍. 前黨工遭性騷 賴清德致歉:不會就這樣算了.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49.0 49.1 49.2 黃子杰、陳信隆、陳柏諭. 民進黨3點致歉性騷擾案 副秘書長許嘉恬停職調查. 公視新聞.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50.0 50.1 韓瑩、吳嘉堡、陳信隆. 民進黨再傳前黨工被性騷吃案 賴清德致歉並發表革新方案. 公視新聞.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51.0 51.1 51.2 林志堅、歐芸榕、彭耀祖. 政壇性騷案延燒 何志偉、曾柏文致歉【更新】. 公視新聞.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溫貴香. 民進黨推性平革新3方案 賴清德致歉:你們人身安全比什麼都重要.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53.0 53.1 游騐慈、陳昌維、王興中. 賴清德稱秉持黨內原則處理性騷 侯友宜批包庇違性別平權. 公視新聞.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沈佩瑤. 賴清德重申民進黨嚴肅面對性騷案 不因考量選舉改變.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葉素萍. 賴清德3指示嚴肅面對性平事件 教育課程主席也參加.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葉素萍. 民進黨提性平改善加強草案 防治救濟雙管齊下. 中央通訊社. 2023-06-07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葉素萍. 前黨工遭性騷擾 民進黨:主管知情不報或隱匿一律開除.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葉素萍. 賴清德:黨務主管若隱匿性騷 一律開除永不任用. 中央通訊社. 2023-06-07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溫貴香. 民進黨:法律團隊做性平被害人後盾 黨付心理諮商費.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王揚宇. 綠委:黨團檢討性騷處理管道 若需修法會盡速提出.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王介村. 蔡沐霖等性騷涉案人聲明提告 民進黨內抨擊聲浪升高. 公視新聞.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劉建邦. 吳沛憶賴品妤苗博雅等7人聲明 助政壇性平事件受害者法律援助.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葉素萍. 范雲偕婦女法律團體 提供性騷被害人心理法律諮詢. 中央通訊社. 2023-06-04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溫貴香. 民進黨性平事件延燒 卓榮泰致歉:完全承受自我檢討.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張榮祥. 易俊宏涉性騷擾 台南市議員林依婷為用人不當致歉. 中央通訊社. 2023-06-07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劉建邦. 民進黨組織部副主任林男固請辭 何孟樺籲正視性騷調查機制.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蔡孟妤. 民進黨林男固涉性平 蔡宛芬:曾通報主管採取補救.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葉素萍. 前黨工遭性騷 林飛帆:忽略不申訴原因、檢討致歉.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69.0 69.1 賴于榛. 性騷擾案林飛帆認疏失 民進黨:須進一步釐清.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溫貴香. 民進黨籲特定政黨自我檢視性平機制 勿見縫插針.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溫貴香. 民進黨性平調查出爐 許嘉恬有疏漏、林飛帆未違規定. 中央通訊社. 2023-06-09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中文(臺灣)).
- ^ 劉冠廷. 綠營性騷案連環爆 藍:嚴正譴責要求徹查.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姜宜菁. 綠營爆性騷爭議 朱立倫:賴清德要給社會交代.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劉冠廷. 性騷事件頻傳 朱立倫:黨內已有機制不會逃避偏私. 中央通訊社. 2023-06-07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朱鳳治、吳其昌. 前黨工控遭性騷未獲助 民進黨致歉:已拉高層級調查. 公視新聞.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76.0 76.1 王承中、林敬殷、王揚宇. 綠營爆性騷爭議 在野黨批高舉性平旗幟卻成加害者.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劉冠廷. 國民黨加強宣導性平救濟機制 強化性平環境.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劉冠廷. 民進黨爆性騷案 國民黨:守護性別平權、修法補漏.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王承中. 藍營人士遭控涉性騷 國民黨:黨員若違法可懲處.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高華謙. 民進黨爆性騷案 侯友宜籲賴清德出來說清楚.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高華謙、王鴻國. 藍綠頻傳性騷案 侯友宜:不容侵害人身自主權.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吳哲豪. 性騷案頻傳 侯友宜:不姑息籲受害者勇敢站出來.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劉冠廷. 前民進黨黨工遭性騷 侯友宜競辦:性別平權不是口號.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黃旭昇. 侯友宜籲性騷風波說清楚 綠議員批雙標、見獵心喜.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趙麗妍. 民進黨前黨工遭性騷 盧秀燕憂受害者不只1人.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趙麗妍. 性騷案頻傳 侯友宜盧秀燕譴責加害者.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87.0 87.1 朱鳳治、吳其昌. 傅崐萁被控性騷 國民黨:啟動黨內性平調查. 公視新聞. 2023-06-04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劉冠廷. 前藍營縣長涉性騷 侯友宜籲黨中央主動調查絕不寬貸.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王承中. 傅崐萁遭指涉性騷 侯友宜:高標準看待絕不寬貸. 中央通訊社. 2023-06-04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王承中. 董成瑜指遭傅崐萁性騷 郝龍斌:傅要坦然面對說清楚. 中央通訊社. 2023-06-04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劉冠廷、溫貴香. 前藍營縣長遭指性騷 國民黨:歡迎提供資訊絕不護短.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林敬殷. 遭朱學恒強摟強吻 國民黨民代聲援鍾沛君. 中央通訊社. 2023-06-09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葉素萍. 陳雪生遭法院認定性騷 國民黨:無撤銷提名問題. 中央通訊社. 2023-06-06 [2023-06-06] (中文(臺灣)).
- ^ 林敬殷. 性騷擾遭判賠 國民黨立委:要陳雪生退選不適合. 中央通訊社. 2023-06-09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劉冠廷. 民進黨性平爭議頻傳 藍促蔡總統、卓榮泰出面道歉.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溫貴香. 藍控檢討性平機制提案遭否決 綠批抄襲政院公開資訊.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王承中、王揚宇. 性平提案表決爭議 藍要求公開道歉綠指政治操作.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王承中. 范雲批藍營反性騷是笑話 曾銘宗嗆調院會表決影片. 中央通訊社. 2023-06-04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郭建伸. 民眾黨也曾傳性騷 柯文哲:第一時間就處理.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黃靖媗. 柯文哲酸綠性騷事件 民眾黨受害前黨工看不下去. 《自由時報》. 2023-06-02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4) (中文(臺灣)).
- ^ 陳俊華. 邱臣遠遭賴香伶前助理控性騷 柯文哲未回應. 中央通訊社. 2023-06-18 [202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2) (中文(臺灣)).
- ^ 郭建伸. 劉仕傑遭影射涉性騷 時力:接獲退黨聲明仍會繼續調查. 中央通訊社. 2023-06-09 [2023-06-10] (中文(臺灣)).
- ^ 王朝鈺. 議員黃浴沂拒為嘲諷女消防員風波赴溝通會 時力續推罷免.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許秩維. 校園MeToo頻傳 政大新聘研究人員須具結未涉性平案. 中央社 CNA. 2023-07-31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2) (中文(臺灣)).
- ^ 曾以寧. 婦團:性騷與否視對方感受 事發後同儕氛圍很重要. 中央通訊社.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林靜梅、郭俊麟、鍾建剛. 遭控不只一件性騷擾 王丹稱不會再回應. 公視新聞. 2023-06-03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臺灣)).
- ^ 107.0 107.1 李文馨. 反思前民進黨工性騷案 學者籲女性決策者勿被結構改變. 公視新聞.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謝幸恩. 性平三法修法 法界籲強制立案、最重可開除加害人. 中央通訊社. 2023-06-09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中文(臺灣)).
- ^ 沈佩瑤. 性騷事件頻傳政府拚修法 醫籲申訴期延長為10年. 中央通訊社. 2023-06-07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9) (中文(臺灣)).
- ^ 王心妤. 民進黨前黨工遭導演性騷 公視:目前無合作並譴責. 中央通訊社. 2023-06-01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中文(臺灣)).
- ^ 葉冠吟. 記者遭指性騷擾前民進黨工 聯合報:即日起停職. 中央通訊社. 2023-06-02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臺灣)).
- ^ 早報:台灣Metoo持續發酵,涉及政界、民運、傳媒、文壇多領域. 端傳媒. 2023-06-07 [2023-06-06] (中文(臺灣)).[失效連結]
- ^ 曾以寧. 防職場性騷擾 婦團籲加強雇主輔導、被害人協助.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曾以寧. 雇主找專業處理性騷 勞動部:可討論補助增誘因. 中央通訊社. 2023-06-05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中文(臺灣)).
- ^ 張雄風. 台灣MeToo遊行 范雲:縱容性騷文化需要改變. 中央社 CNA. 2023-08-27 [202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