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颙
外观
寇颙(526年—583年7月30日),字遵考,上谷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人,西魏、北周、隋朝官员。
生平
[编辑]寇颙年少好学,在兄弟中最为知名[1][2]。二十岁左右,寇颙在西魏以奉朝请为起家官,加威烈将军。当时宇文泰派遣寇颙和尚书卢辩等人制定北周六官制度,同时修订礼法和律法制度。魏后二年(555年),寇颙出任散骑侍郎,又出任大司寇府二命士。北周元年(557年),寇颙出任扬烈将军、左员外常侍,升任掌上士,不久加建节将军。武成二年(560年),寇颙出任前将军、左银青光禄大夫,司寇府都上士,又升任布宪大夫,很快出任小内史。周武帝谋划东征北齐时,引荐寇颙出任幕府司马,又任命为小纳言。寇颙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出任乡伯中大夫,转任司成中大夫,加使持节、仪同大将军,专门修订国史。寇颙又转任典祀中大夫,封濩泽县开国伯,食邑六百户,加翊师大将军,外任扶风郡太守,进爵为公,食邑如故。开皇三年七月六日(583年7月30日),寇颙在京城馆舍中去世,虚岁五十八,同年十月十九日(583年11月9日)葬于洛阳北邙山[3][4]。
家庭
[编辑]高祖
[编辑]曾祖
[编辑]祖父
[编辑]父亲
[编辑]兄弟姐妹
[编辑]- 寇郁,西魏丞相府属
- 寇奉叔,隋朝使持节、仪同大将军、襄邑郡太守、昌国惠伯
夫人
[编辑]子女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周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九》:奉弟颙,少好学,最知名。居丧哀毁。历官仪同大将军,掌朝、布宪、典祀下大夫,小纳言,濩泽郡公。
- ^ 《北史·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奉弟颙,少好学,最知名。居丧哀毁。位仪同大将军,掌朝、布宪、典祀下大夫,小纳言,濩泽郡公。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王其祎,周晓薇编著;王庆卫,樊波助理;毛汉光,耿慧玲顾问. 《隋代墓志铭汇考 1》. 北京市: 线装书局. 2007年10月: 73–80. ISBN 9787801065889 (中文(繁體)).
- ^ 《周书校勘记·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九·一一》:奉弟颙至历官仪同大将军掌朝布宪典祀下大夫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三六三)有寇遵考墓志,遵考即颙。志记历官略有异同,遵考曾官乡伯、司成、典祀等中大夫,则非终于下大夫。其最终官为“翊师大将军扶风郡守”。隋志卷二八百官志翊师将军在正六品,当是隋初改制,以仪同大将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