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宋金战争年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金战争前后的宋朝
Map of the Northern Song
北宋(粉色)
Map of the Jin and Southern Song
南宋(粉色)
宋金战争期间,被金军俘虏的宋钦宗画像。

宋金战争是于12世纪至13世纪以女真为主的金朝和以汉人为主的宋朝所发生的一系列冲突。女真是位于满洲满-通古斯语系民族。1122年,女真推翻契丹人为主的辽朝后建国,国号为金。[1]1125年,金朝入侵宋朝,为宋金战争拉开了序幕。[2]

当时,金军部队兵分两路攻宋,并成功攻占太原首府和包围汴梁。之后,宋朝同意割地赔款,以使金军撤退。[3]随着宋朝的衰落,金朝再次派兵入侵,并成功占领汴梁。随后,金军大肆烧杀抢掠,就连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也被押送至金充当人质,史称靖康之变[4]康王赵构在汴梁沦陷后,逃往南方称帝,史称宋高宗,后世将此政权被称为南宋[1]金朝随后扶持了张楚刘齐两个傀儡政权。[5]

金朝此后仍持续进攻宋朝,但都被岳飞等宋军将领击退。[6]1142年,两国达成协议,以淮河为界,史称绍兴和议[7]不久后,金朝国内发生政变,完颜亮杀害金熙宗夺权篡位。[8]1161年,完颜亮御架亲征侵宋。[9]1204年,宋朝内部复仇派意图北伐夺回失土,但未能成功。[10]

宋金战争期间诞生了许多新技术。1132年的德安之战是人类史上首次将火枪运用在实战中。[11]火炮则是一种投掷燃烧物装置,曾在多场战役被人使用。[12]1221年,金军使用铁火炮炮轰宋朝城池,这是人类关于铁火砲的最早记载。[13]北宋灭亡后,女真开始往南迁移,定居在华夏北部,并在耳濡目染下汉化[1]金廷也演变成和中国歷朝歷代相似的中央集权官僚机构。[14]随着蒙古帝国崛起以及蒙宋结盟,金朝在13世纪灭亡,长达1个世纪的宋金战争结束。[15]

北宋时期

[编辑]
日期[a] 事件 来源
1125年[b] 11月 金朝派两支部队侵宋。 [2]
1126年[c] 1月 金军包围太原府 [2]
1月18日 宋徽宗见金军逼近汴梁,便宣布退位由太子即位,称号宋钦宗 [16]
1月31日 金军包围汴梁。 [17]
2月10日 金军撤除对汴梁的包围。 [4]
3月5日 金军在钦宗同意每年朝贡后撤出汴梁。 [17]
6月 钦宗派兵增援太原府、中山府河间府,但被金军击败。 [17]
9月或10月 金军攻占太原府。 [17]
12月 金军再次包围汴梁。 [17]
1127年[d] 1月9日 金军占领汴梁,并在城内烧杀抢掠,史称靖康之变 [4]
5月 宋朝皇帝钦宗和太上皇徽宗及部分大臣被金军俘虏,并被押送至金朝。 [4]
1129年[e] 宋朝迁都建康府,宋朝从此严格意义上的进入南宋时期,早已名存实亡的北宋正式走入历史。 [1][18]
刘豫被金朝册封为大齐皇帝。 [18]

南宋初期

[编辑]
日期[a] 事件 来源
1132年[f] 宋朝德安府发生叛乱,宋军在平叛时使用了火枪,这是人类首次将火枪运用在实战上。 [11]
1133年[g] 岳飞被任命为将军,负责统率长江中游军队。 [19]
1134年[h] 岳飞率兵北伐夺回部分宋朝失土。 [20]
1135年[i] 齐国占领襄阳府 [20]
1137年[j] 金朝吞并齐国,并废除刘豫帝号。 [20]
1140年[k] 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宋高宗命令岳飞撤军。 [21]
1141年[l] 为了谈和,高宗下诏将岳飞关入大牢。 [21]
10月 宋金两国开始谈和。 [21]
1142年[m] 1月末 岳飞在狱中被杀害。 [22]
10月 宋金两国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宋需每年向金进贡。 [7][21]

绍兴和议后

[编辑]
日期[a] 事件 来源
1152年[n] 2月 金朝皇帝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 [23]
1158年[o] 完颜亮指责宋朝从边境采购马匹违反和议内容。 [24]
1159年[p] 金朝开始备战。 [24]
1160年[q] 年初 金朝使臣施宜生出使宋朝时透露金朝即将入侵宋朝消息。 [25]
1161年[r] 夏季 强制招募汉族士兵政策结束。 [24]
5月或6月14日 金朝使者出使宋朝时举止无礼,让宋廷开始怀疑金朝可能入侵。 [9][26]
8月 完颜亮将全国60万名士兵分成三十二个军。 [27]
10月15日 完颜亮率军离开南京。 [9]
10月28日 金军抵达长江,并向淮河进军。 [9]
11月16日 宋军在唐岛之战中击毁金军600艘战船。 [28][29]
11月26日至27日 采石之战期间,金军派兵攻打采石矶,但被宋军击退。 [30]
12月15日 金军内部发生兵变,完颜亮遇刺身亡,此次金宋之战结束。 [31]
1204年[s] 宋军袭击淮河以北的金朝领土。 [32]
1206年[t] 6月14日 宋朝向金朝宣战 [32]
秋季 金军反攻至宋朝境内,并占领部分城市。 [10]
12月 宋朝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变投金,并被封为蜀王。 [10]
1207年[u] 3月29日 吴曦被忠于宋朝的士兵杀害。 [10]
1208年[v] 7月 金朝在两国和谈后,同意撤军。 [33]
11月2日 宋金两国签署和平条约,宋朝仍将继续向金朝进贡。 [33]
1217年[w] 蒙古帝国蚕食领土,金朝决定南下入侵宋朝,弥补损失。 [34]
1221年[x] 金军使用铁火炮炮轰蕲州,这是人类关于铁火炮的最早记载。 [13]
1224年[y] 宋金两国同意解除朝贡关系。 [35]
1234年[z] 2月9日 蒙宋联军攻入蔡州金哀宗自缢、金末帝战死,金朝灭亡。 [15][36]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空缺代表未知
  2. ^ 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太宗天会三年
  3. ^ 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太宗天会四年
  4. ^ 宋钦宗及张邦昌靖康二年、金太宗天会五年
  5. ^ 宋高宗建炎三年、宋元懿太子明受元年、金太宗天会七年
  6. ^ 宋高宗绍兴二年、金太宗天会十年、刘豫阜昌三年
  7. ^ 宋高宗绍兴三年、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刘豫阜昌四年
  8. ^ 宋高宗绍兴四年、金太宗天会十二年、刘豫阜昌五年
  9. ^ 宋高宗绍兴五年、金太宗天会十三、刘豫阜昌六年
  10. ^ 宋高宗绍兴七年、金太宗天会十五年、刘豫阜昌八年
  11. ^ 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
  12. ^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金熙宗天眷四年及皇统元年
  13. ^ 宋高宗绍兴十二年、金熙宗皇统二年
  14. ^ 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金海陵王天德四年
  15. ^ 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金海陵王正隆三年
  16. ^ 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金海陵王正隆四年
  17. ^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金海陵王正隆五年
  18. ^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正隆六年、金世宗大定元年
  19. ^ 宋宁宗嘉泰四年、金章宗泰和四年
  20. ^ 宋宁宗开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
  21. ^ 宋宁宗开禧三年、金章宗泰和七年
  22. ^ 宋宁宗嘉定元年、金章宗泰和八年
  23. ^ 宋宁宗嘉定十年、金宣宗贞祐五年及兴定元年
  24. ^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宣宗兴定五年
  25. ^ 宋宁宗嘉定十七年、金哀宗正大元年
  26. ^ 宋理宗端平元年、金哀宗天兴三年

注脚

[编辑]
  1. ^ 1.0 1.1 1.2 1.3 Holcombe 2011,第129頁.
  2. ^ 2.0 2.1 2.2 Lorge 2005,第52頁.
  3. ^ Lorge 2005,第52–53頁.
  4. ^ 4.0 4.1 4.2 4.3 福赫伯 1994,第229頁.
  5. ^ 福赫伯 1994,第229–230頁.
  6. ^ Mote 2003,第299頁.
  7. ^ 7.0 7.1 Beckwith 2009,第175頁.
  8. ^ 福赫伯 1994,第239頁.
  9. ^ 9.0 9.1 9.2 9.3 福赫伯 1994,第241頁.
  10. ^ 10.0 10.1 10.2 10.3 福赫伯 1994,第248頁.
  11. ^ 11.0 11.1 Chase 2003,第31頁.
  12. ^ Partington 1960,第263–264頁.
  13. ^ 13.0 13.1 Lorge 2008,第41頁.
  14. ^ 福赫伯 1994,第235頁.
  15. ^ 15.0 15.1 Lorge 2005,第73頁.
  16. ^ 张向凌 1992,第94頁.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Lorge 2005,第53頁.
  18. ^ 18.0 18.1 福赫伯 1994,第230頁.
  19. ^ Mote 2003,第301頁.
  20. ^ 20.0 20.1 20.2 福赫伯 1994,第232頁.
  21. ^ 21.0 21.1 21.2 21.3 Mote 2003,第303頁.
  22. ^ 邓广铭 2016,第461頁.
  23. ^ 周峰 2002,第89頁.
  24. ^ 24.0 24.1 24.2 福赫伯 1994,第240頁.
  25. ^ 雷大受 1962,第12頁.
  26. ^ 雷大受 1962,第13頁.
  27. ^ 雷大受 1962,第14頁.
  28. ^ Partington 1960,第264頁.
  29. ^ 张序三 1993,第948頁.
  30. ^ 福赫伯 1994,第242頁.
  31. ^ 福赫伯 1994,第243頁.
  32. ^ 32.0 32.1 福赫伯 1994,第247頁.
  33. ^ 33.0 33.1 福赫伯 1994,第249頁.
  34. ^ 福赫伯 1994,第259頁.
  35. ^ 福赫伯 1994,第261頁.
  36. ^ 福赫伯 1994,第264頁.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