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战争年表
外观

宋金战争是于12世纪至13世纪以女真为主的金朝和以汉人为主的宋朝所发生的一系列冲突。女真是位于满洲的满-通古斯语系民族。1122年,女真推翻契丹人为主的辽朝后建国,国号为金。[1]1125年,金朝入侵宋朝,为宋金战争拉开了序幕。[2]
当时,金军部队兵分两路攻宋,并成功攻占太原首府和包围汴梁。之后,宋朝同意割地赔款,以使金军撤退。[3]随着宋朝的衰落,金朝再次派兵入侵,并成功占领汴梁。随后,金军大肆烧杀抢掠,就连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也被押送至金充当人质,史称靖康之变。[4]康王赵构在汴梁沦陷后,逃往南方称帝,史称宋高宗,后世将此政权被称为南宋。[1]金朝随后扶持了张楚和刘齐两个傀儡政权。[5]
金朝此后仍持续进攻宋朝,但都被岳飞等宋军将领击退。[6]1142年,两国达成协议,以淮河为界,史称绍兴和议。[7]不久后,金朝国内发生政变,完颜亮杀害金熙宗夺权篡位。[8]1161年,完颜亮御架亲征侵宋。[9]1204年,宋朝内部复仇派意图北伐夺回失土,但未能成功。[10]
宋金战争期间诞生了许多新技术。1132年的德安之战是人类史上首次将火枪运用在实战中。[11]火炮则是一种投掷燃烧物装置,曾在多场战役被人使用。[12]1221年,金军使用铁火炮炮轰宋朝城池,这是人类关于铁火砲的最早记载。[13]北宋灭亡后,女真开始往南迁移,定居在华夏北部,并在耳濡目染下汉化。[1]金廷也演变成和中国歷朝歷代相似的中央集权官僚机构。[14]随着蒙古帝国崛起以及蒙宋结盟,金朝在13世纪灭亡,长达1个世纪的宋金战争结束。[15]
北宋时期
[编辑]南宋初期
[编辑]绍兴和议后
[编辑]注释
[编辑]- ^ 1.0 1.1 1.2 空缺代表未知
- ^ 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太宗天会三年
- ^ 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太宗天会四年
- ^ 宋钦宗及张邦昌靖康二年、金太宗天会五年
- ^ 宋高宗建炎三年、宋元懿太子明受元年、金太宗天会七年
- ^ 宋高宗绍兴二年、金太宗天会十年、刘豫阜昌三年
- ^ 宋高宗绍兴三年、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刘豫阜昌四年
- ^ 宋高宗绍兴四年、金太宗天会十二年、刘豫阜昌五年
- ^ 宋高宗绍兴五年、金太宗天会十三、刘豫阜昌六年
- ^ 宋高宗绍兴七年、金太宗天会十五年、刘豫阜昌八年
- ^ 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
- ^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金熙宗天眷四年及皇统元年
- ^ 宋高宗绍兴十二年、金熙宗皇统二年
- ^ 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金海陵王天德四年
- ^ 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金海陵王正隆三年
- ^ 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金海陵王正隆四年
- ^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金海陵王正隆五年
- ^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正隆六年、金世宗大定元年
- ^ 宋宁宗嘉泰四年、金章宗泰和四年
- ^ 宋宁宗开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
- ^ 宋宁宗开禧三年、金章宗泰和七年
- ^ 宋宁宗嘉定元年、金章宗泰和八年
- ^ 宋宁宗嘉定十年、金宣宗贞祐五年及兴定元年
- ^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宣宗兴定五年
- ^ 宋宁宗嘉定十七年、金哀宗正大元年
- ^ 宋理宗端平元年、金哀宗天兴三年
注脚
[编辑]- ^ 1.0 1.1 1.2 1.3 Holcombe 2011,第129頁.
- ^ 2.0 2.1 2.2 Lorge 2005,第52頁.
- ^ Lorge 2005,第52–53頁.
- ^ 4.0 4.1 4.2 4.3 福赫伯 1994,第229頁.
- ^ 福赫伯 1994,第229–230頁.
- ^ Mote 2003,第299頁.
- ^ 7.0 7.1 Beckwith 2009,第175頁.
- ^ 福赫伯 1994,第239頁.
- ^ 9.0 9.1 9.2 9.3 福赫伯 1994,第241頁.
- ^ 10.0 10.1 10.2 10.3 福赫伯 1994,第248頁.
- ^ 11.0 11.1 Chase 2003,第31頁.
- ^ Partington 1960,第263–264頁.
- ^ 13.0 13.1 Lorge 2008,第41頁.
- ^ 福赫伯 1994,第235頁.
- ^ 15.0 15.1 Lorge 2005,第73頁.
- ^ 张向凌 1992,第94頁.
- ^ 17.0 17.1 17.2 17.3 17.4 Lorge 2005,第53頁.
- ^ 18.0 18.1 福赫伯 1994,第230頁.
- ^ Mote 2003,第301頁.
- ^ 20.0 20.1 20.2 福赫伯 1994,第232頁.
- ^ 21.0 21.1 21.2 21.3 Mote 2003,第303頁.
- ^ 邓广铭 2016,第461頁.
- ^ 周峰 2002,第89頁.
- ^ 24.0 24.1 24.2 福赫伯 1994,第240頁.
- ^ 雷大受 1962,第12頁.
- ^ 雷大受 1962,第13頁.
- ^ 雷大受 1962,第14頁.
- ^ Partington 1960,第264頁.
- ^ 张序三 1993,第948頁.
- ^ 福赫伯 1994,第242頁.
- ^ 福赫伯 1994,第243頁.
- ^ 32.0 32.1 福赫伯 1994,第247頁.
- ^ 33.0 33.1 福赫伯 1994,第249頁.
- ^ 福赫伯 1994,第259頁.
- ^ 福赫伯 1994,第261頁.
- ^ 福赫伯 1994,第264頁.
参考文献
[编辑]- Beckwith, Christopher I. Empires of the Silk Road: A History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Bronze Age to the Pres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691-13589-2.
- Chase, Kenneth Warren. Firearms: A Global History to 17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521-82274-9.
- 福赫伯. 杜希德; 福赫伯; 费正清 ,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6, Alien Regimes and Border States, 710–136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0-521-24331-5.
- Holcombe, Charles. A History of East Asi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521-51595-5.
- Lorge, Peter. War,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900–1795b. Routledge. 2005. ISBN 978-0-203-96929-8.
- Lorge, Peter. The Asian Military Revolution: From Gunpowder to the Bomb.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521-84682-0.
- Mote, Frederick W. Imperial China: 900–180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674-01212-7.
- Partington, J. R. A History of Greek Fire and Gunpowder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60. ISBN 978-0-8018-5954-0.
- 张向凌; 陈守芳; 谢玉琢; 曹夫兴 (编). 黑龙江省志 第2卷 大事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ISBN 7-207-01292-6.
- 邓广铭. 岳飞传. 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1738-8.
- 周峰. 完颜亮评传. 民族出版社. 2002. ISBN 7-105-05312-7.
- 雷大受. 采石之战.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1962.
- 张序三 (编). 海军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3. ISBN 7-5326-0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