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子宮峽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子宫峡
子宮峽部是圖中標示12的部份
标识字符
拉丁文Isthmus uteri
解剖學術語

子宮峽部,也称子宫峡,是子宮下方,靠近子宮頸的狭窄部份,長一公分,此部份子宮的肌肉(子宫肌层)較細較窄。在懷孕時會因為子宮內壓力讓子宮峽部擴張,成為子宮腔的一部份。子宮峽部連接子宮體和子宮頸[1]。子宮峽部的下方是子宮頸內口,有較明顯的分界,但子宮峽和子宮體的分界較不明確。

子宮峽部在懷孕時會變的很柔軟,子宮峡部中間的通道因受擠壓而幾乎消失,此時的子宮頸和子宫看似不相連,變成分開的兩個區域[2],這稱為海格氏徵象

子宮峽部是血管較少的部位,若產婦以剖宮產生產,在此部份橫向剖開子宮,理論上出血量會比較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N. Jayne Klossner and Nancy T. Hatfield. Introductory Maternity & Pediatric Nursing.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6: 56. ISBN 9780781736909. 
  2. ^ Chong; W.M. Cardiology A Socratic Approach. Orient Blackswan. 2001-01-01: 36–. ISBN 978-81-250-18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