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李卜克内西
外观
![]() | 此條目可参照德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5年7月4日) |
威廉·李卜克内西 Wilhelm Liebknecht | |
---|---|
![]() | |
出生 | 威廉·马丁·菲利普·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李卜克内西 1826年3月29日 黑森大公国吉森 |
逝世 | 1900年8月7日 德意志帝国普魯士王國柏林夏洛滕堡 | (74歲)
国籍 | 德国 |
职业 | 新闻工作者 |
政党 | |
儿女 | 特奥多尔·李卜克内西(子) 卡尔·李卜克内西(子) 奥托·李卜克内西(子) 罗伯特·李卜克内西(孙) 库尔特·李卜克内西(孙) 索菲·李卜克内西(儿媳) |
威廉·马丁·菲利普·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李卜克内西(德語:Wilhelm Martin Philipp Christian Ludwig Liebknecht,德語發音:[ˈvɪlhɛlm ˈliːpknɛçt] ⓘ;1826年3月29日—1900年8月7日),简称威廉·李卜克内西,出生于德国吉森,德国社会主义者,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之一,也是卡尔·李卜克内西的父亲。他与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联系密切,致力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其政治生涯中,他开创了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与实际合法政治斗争相结合的路线。在他的领导下,德国社民党从一个边缘小党发展成为德国最大的政党。他是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卡尔·李卜克内西的父亲。
生平
[编辑]早年经历
[编辑]1826年,威廉·李卜克内西出生于吉森,父亲是黑森州政府官员路德维希·克里斯蒂安·李卜克内西,母亲是凯瑟琳娜·伊丽莎白·亨丽埃塔。[1]1832年,他的父母去世,他搬去同亲戚一起生活。1832年—1842年,他在吉森文理中学上学。随后,在柏林和马尔堡学习语言学、神学和哲学。这期间他研究了圣西门的著作,从此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最初的兴趣,并转变为以吉森为中心的极端共和主义者。后由于参与学生激进运动,李卜克内西与德国当局发生了一些摩擦,他便决定移民美国避难。
去世
[编辑]1900年8月7日,李卜克内西在柏林郊区的夏洛滕堡去世,享年74岁。他的葬礼上,送葬队伍的人数超过五万人。
参考文献
[编辑]- ^ Lane, A. T.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European labor leaders, Volume 1.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5: 573. ISBN 0-313-26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