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麗紫斑蝶
外观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1年12月25日) |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小紫斑蝶![]() | |
---|---|
![]() | |
台灣產亞種(E. t. koxinga)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昆虫纲 Insecta |
目: | 鱗翅目 Lepidoptera |
总科: |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
科: | 蛺蝶科 Nymphalidae |
亚科: | 斑蝶亞科 Danainae |
属: | 紫斑蝶屬 Euploea |
种: | 小紫斑蝶 E. tulliolus
|
二名法 | |
Euploea tulliolus |
小紫斑蝶(學名:Euploea tulliolus),又名埔里紫斑蝶、妒麗紫斑蝶。是一種分佈於所羅門群島、馬來西亞、台灣、越南、新加坡及澳洲的蝴蝶,屬於蛺蝶科的一支。[1]
由於此蝴蝶在陽光下會呈現紫色的虹彩,因此通常也被稱為紫斑蝶。體型是棲息在台灣的紫斑蝶屬中最小的[2]
描述
[编辑]本種為小型斑蝶,體色黑褐,具白色斑點與線紋。翅面底色黑褐,帶藍紫色金屬光澤。前翅與後翅亞外緣有藍白色點列,前翅另有白點,後翅則沿邊緣分布藍白斑。雄蝶前翅後緣呈圓弧狀,後翅中室至翅基有淺灰褐與銀白色特化鱗,另於前翅後側具淺黃灰色特化鱗;雌蝶前翅後緣則為直線。翅腹面具光澤,邊緣與亞外緣佈滿白點,前翅CuA1室中央有橢圓形白斑。緣毛為黑白相間。[3]
分佈
[编辑]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包括中國國內的華南地區、越南、老撾、緬甸、泰國南部,馬來西亞,印尼,澳洲東北部,菲律賓及斐濟。在南台灣低海拔山區,中北部及東部低海拔山區亦有一些族群量,
棲地
[编辑]主要棲息於海岸林與常綠闊葉林,一年可多代。飛行緩慢,喜愛訪花,幼蟲以桑科盤龍木的葉片為食。[3]
南臺灣紫斑蝶越冬群聚的「紫蝶幽谷」常見此種蝴蝶。族群會從台灣北部遷徙至南部,然後再返回。在牠們遷徙期間,主要阻擋其遷徙路徑的高速公路上會設置保護網,並追蹤蝴蝶數量,在蝴蝶大量穿越的高峰期會限制車輛通行。[4]
參考資料
[编辑]- ^ 紫蝶生??说. [5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January 2014).
- ^ Purple Crow, Brisbane Insects
- ^ 3.0 3.1 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臺灣蝶類誌第五卷蛺蝶科.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1/12. ISBN 9786267100523.
- ^ Yi-ching, Chiang; Lo, James. Southern freeway lane closed for purple crow butterfly migration. Southern freeway lane closed for purple crow butterfly migration. Focus Taiwan. [15 March 2022].
![]() | 这是一篇與蝴蝶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