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丁假說
外观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3月21日) |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4年3月18日) |
奧古斯丁假說(英語:Augustinian hypothesis),又稱為奧古斯丁提綱(Augustinian Proposal),對於基督教《新約》起源的一個假說,用來解決對觀福音書問題。這個假說認為,在四福音書中,由使徒馬太撰寫的馬太福音是最早寫成的,接著出現的是使徒馬可寫作的馬可福音。而路加福音則參考了這兩本福音書。這個觀點可以追溯到拉丁教父聖奧古斯丁,並因此得名。這個假說主要的依據是來自早期基督教教父的著作,來作為歷史證據,而不是文本批评。
概論
[编辑]早期基督教教父,如爱任纽與俄利根,都曾經討論過《新約》作者與寫作順序。這些教父都主張《馬太福音》是福音書中最早出現的,在西元5世紀時,聖奧古斯丁曾經總結了這些說法,成為基督教傳統中的觀念,後世聖經研究學者將這個說法稱為聖奧古斯丁假說。
奧古斯丁曾在《福音書的和諧》(The Harmony of the Gospels)中,總結提出這樣的說法:
現在,這四部福音書作者的名字在全世界廣為流傳,其人數被固定為四位,……據信是按以下順序寫的:首先是馬太福音,然後是馬可福音,第三是路加福音,最後是約翰福音。……當然,在這四本福音書中,只有馬太福音被認為是用希伯來文寫成的;其他的都是用希臘文寫作。無論如何,他們似乎都保留了各自特有的某種敘述順序,但這當然不能被視為每個福音書作家在進行寫作時,都選擇是在不了解在他之前的人所做的事情的情況下進行……[1]。
奧古斯丁認為《馬可福音》是由《馬太福音》衍生出來的,是《馬太福音》的摘要。以拉丁文來說,是pedissequus et breviator Matthaei[1]。這個看法在之後成為基督教會的主流見解,稱為馬太居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