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爵
外观
天爵,儒家術語,由孟子提出,仁義忠信的品德。[1]天爵是精神上的爵位,毌須任何人封賞,亦無法繼承。[2]天爵即人自身所具有的道德原则与人格品质,操存舍亡皆在我者也。[3]
定義
[编辑]爵,貴也。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都是人的天性,這種人性中先天本有的尊貴,則是天爵。儒家認為,要獲得人爵,可從修天爵以獲得。如《中庸》所言:「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然而,即使得到人爵,仍然不能棄天爵而不顧,否則得到的人爵都會不保。[4]
天爵論
[编辑]柳宗元認為,孟子所提出的天爵仍然未盡。他認為,自然界賦予了「剛健之氣」和「純粹之氣」,這種表現為人的意志和理智。用理智力「敏而求之」,靠意志力「為之不厭」,即可不斷提高道德水平以成就「天爵」。[5]
參見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孟子 : 告子上 : 16 : 相似段落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202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4) (中文(臺灣)).
- ^ 樊登. 第一章. 人生的底氣. 中國大陸: 中信出版集團. 2023-01-01. ISBN 9787521749601 (簡體中文).
- ^ 郭齊勇. 第八章. 中國哲學通史. 中國大陸: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24-9-1. ISBN 9787214282378 (簡體中文).
- ^ 蔡仁厚. 第四章. 中國哲學史 初版二冊. 臺灣: 臺灣學生書局. 2011-7: 160. ISBN 978-957-15-1529-8 (繁體中文).
- ^ 柳宗元. 天爵論.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互聯網. [202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