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谷吉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谷吉治
大谷吉治
時代安土桃山時代 - 江戸時代前期
出生日期不詳
逝世日期慶長20年5月7日(1615年6月3日)
别名義治、吉勝、吉胤、吉久
朝廷官位大學助
主君豐臣秀吉秀頼
氏族大谷氏
父母父:大谷吉繼
兄弟吉治木下賴繼
姐妹竹林院真田信繁正室)
吉刻、吉之隆昌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大谷吉治
假名おおたに よしはる
平文式罗马字Otani Yoshiharu

大谷吉治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他是大谷吉繼的兒子(也有一說是弟弟)[1]為吉胤(よしたね)或吉勝(よしかつ)等。官位為大學助,兒子為吉之真田信繁是他的義兄。

生涯

[编辑]

慶長2年(1597年)9月24日,當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造訪伏見的大谷吉繼宅邸時,因吉繼的病情惡化,由大谷吉治代為接待饗宴。而這次饗宴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向眾人介紹吉繼的繼承人[2]

慶長3年(1598年),在豐臣秀吉逝世後,大谷吉治作為形見分得了「鐘切之刀」[1]

慶長4年(1599年),大谷吉治奉德川家康之命,與已失勢的石田三成的內衆一同出兵越前[3]

慶長5年([600年)的關原之戰中,大谷吉治與其父大谷吉繼一同加入西軍。吉治先在北陸阻止前田軍勢的行動,隨後轉往關原戰場。戰鬥期間,小早川秀秋率軍背叛西軍,並對大谷隊發動攻擊。儘管大谷隊奮勇作戰,但最終部隊全滅,吉繼亦選擇自盡。吉治則逃往敦賀,試圖伺機東山再起。然而,由於敦賀城留守居出現不穩定的動向,吉治不得不放棄計劃,最終逃往大坂。此事記載於軍記類文獻中[4]

慶長19年(1614年),大坂之陣爆發後,大谷吉治應召進入大坂城。據記載,吉治被豐臣方任命為隊長,負責指揮100名士兵[6]

慶長20年(1615年)5月,大谷吉治參加了道明寺之戰。在天王寺岡山之戰中,他隸屬於真田信繁隊,於前線奮戰。然而,在與越前福井藩松平忠直軍交戰時,遭到忠直家老本多富正的部下擊殺,最終戰死。

子孫

[编辑]

戰後,大谷吉治的兒子吉之據說選擇歸農。然而,另有異說認為吉治的長子名為大谷吉刻,並於元和6年(1620年)撰寫了一份記錄大谷氏家系的文書,聲稱其家系源自桓武平氏。此外,據傳在其子孫家中保存有一些相關文物,例如立花家提供的文書,以及據說是吉繼的甥侄、僧人祐玄帶走吉繼首級時所使用的包裹布,一塊帶有唐草綾紋的片袖布。然而,由於在大友家中並未發現任何以桓武平氏大谷姓為名的家臣,這些記載的可信度被認為較低。

另一方面,討取吉治的福井藩在戰後收留了吉治的甥侄大谷重政,並將其納為家臣。

吉治的身份

[编辑]

關於大谷吉治的身份,其在豐臣政權下的記錄較少,僅在政權末期及大坂之陣中能確認其存在。一般認為吉治是大谷吉繼的嫡子,若此說成立,其生年應為天正8年(1580年)前後。然而,亦有其他說法,例如西笑承兌記載吉治為吉繼的親弟弟,同時為其養子。在慶長2年(1597年)9月24日的記錄中,提到豐臣秀吉造訪大谷宅邸時,隨行者中包括「養子大學介、舍弟及其他長男等共78人」[7]

此外,大坂之陣時參戰的土屋知貞記錄吉治的年齡為「約50歲」[8]。然而,若吉治為吉繼之子,且吉繼生於永祿10年(1567年),則吉治在大坂之陣時應不可能已達50歲。因此,吉治作為吉繼弟弟或養子的可能性較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土屋知貞屬於東軍武將,其記錄可能存在誤解或可信度上的疑問。

綜上所述,吉治的身份仍存爭議,無法完全確定其為吉繼的親生子、養子或弟弟。

腳註

[编辑]
  1. ^ 1.0 1.1 1.2 1.3 奧村徹也〈大谷刑部的家族與一族〉,花ヶ前盛明 2000,p.61
  2. ^ 外岡 2016,第64頁.
  3. ^ 石畑匡基. 秀吉死後の政局と大谷吉継の豊臣政権復帰. 日本歴史. 2012, (772号). 
  4. ^ 外岡 2016,第79頁.
  5. ^ 奧村徹也〈大谷刑部的家族與一族〉,花ヶ前盛明 2000,第66頁
  6. ^ 《土屋知貞私記》[5]
  7. ^ 《日用集》《鹿苑日錄》[1]
  8. ^ 《土屋知貞私記》[1]

參考文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