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多尼爾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尼尔飞机制造公司(德語:Dornier Flugzeugwerke,或译道尼尔)是一家德国飞机制造商,由克劳德·多尼尔英语Claude Dornier于1914年在腓特烈港创立。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该公司在军机和民机领域均开发了大量机型。

历史

[编辑]
罗阿尔·阿蒙森首次尝试到达北极点时驾驶的是多尼尔“鲸鱼”。
多尼尔Do X:当时最大、最重的飞机。
多尼尔Do 17 “飞行铅笔”轰炸机

1914年,凭借其飞艇闻名于世的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召见了其下属,年轻的工程师克劳德・多尼尔。伯爵意识到飞艇无法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于是委托多尼尔研发大型全金属飞机,并为此在博登湖畔的腓特烈港成立了一家工厂。1918年德国战败时,多尼尔已被任命为齐柏林林道工厂的总经理,该工厂于1919年更名为多尼尔金属结构有限公司。[1]1923年腓特烈港飞机制造厂破产时,多尼尔接管了其在魏恩加滕瓦尔讷明德的生产设施,以及位于曼策尔的原齐柏林飞艇厂房。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尼尔公司因其大型全金属水上飞机和客机而广为人知。多尼尔Do J“鲸鱼”英语Dornier Do J Wal执行了多次载入史册的长途飞行[1],而多尼尔Do X则创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最重水上飞机的纪录[2]。多尼尔在此期间也研发了多款成功的客机,如“彗星”英语Dornier Komet和“水星”,它们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于汉莎航空和其他欧洲航空公司均有运营。[3][4]由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飞机制造商的限制,多尼尔在此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德国境外制造飞机:包括阿尔滕莱茵瑞士(距离齐柏林的林道(博登湖)工厂12公里)。授权生产多尼尔产品的外国工厂包括意大利CMASA比亚乔西班牙CASA英语CASA (aircraft manufacturer)日本川崎荷兰Aviolanda英语Aviolanda纳粹政府上台后,不再遵守《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多尼尔恢复了在德国的生产。[3]

多尼尔 Do 28 D-2“天空仆人”
多尼尔Do 31
英国国防技术公司“QinetiQ”的达索-布雷盖/多尼尔阿尔法喷气飞机

Do J“鲸鱼”系列的成功促进了衍生产品和更先进的后继产品的开发,例如Do 18和Do 24,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空军等多支武装部队中服役。[5]

多尼尔在二战中最重要的军用飞机设计是Do 17,绰号“飞行铅笔”。它于1934年11月23日首飞[6],最初被设计为汉莎航空的邮政机,但由于机身细长(飞行铅笔因此得名)不具备商业可行性而被放弃。[7][8]多尼尔随后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军用飞机。第一架作为轰炸机的原型机于1935年首飞。1937年西班牙内战期间在德国秃鹰军团服役。[9][10]德国随后继续生产Do 17并发展了多个子型号。[9][11]作为一款中型轰炸机,它在二战初期投入服役,尤其活跃于不列颠空战期间。后来,它被改装为夜间战斗机,以对抗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攻势。多尼尔以Do 17为基础,研发出了外观相似的Do 217轰炸机,但其体型更大且各方面设计均有显著提高。[12]多尼尔还研制出了战时速度最快的活塞战斗机——双引擎的Do 335,但因问世太晚而未能投入实战。[13]

二战后,德国再次被禁止进行飞机生产,多尼尔公司迁至西班牙,随后迁至瑞士,从事航空咨询服务,直至1954年返回德国。战后,多尼尔凭借短距起降多用途飞机Do 27英语Dornier Do 27Do 28英语Dornier Do 28的成功,重新确立其地位。[14]Do 27英语Dornier Do 27是二战后德国第一款批量生产的飞机。[2]1974年,多尼尔与法国飞机制造商达索-布雷盖合资研发阿尔法喷气教练机[15]

1983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获得多尼爾228的生产许可,并开始为亚洲市场生产该型飞机。截至2013年,HAL共生产了117架多尼尔228,并计划在2013-14年再生产20架。[16]在此期间,普什平达·辛格·乔普拉英语Pushpindar Singh Chopra担任多尼尔在印度的代理商。[17]

1985年,多尼尔加入戴姆勒-奔驰集团,其航空领域的资产与母公司整合。在这一交易中,林道尔·多尼尔有限公司英语Lindauer Dornier被剥离出来,成立了一家独立的家族企业,专注于纺织机械的设计与制造。[18]

1996年,费尔柴尔德飞机公司收购了多尼尔飞机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成立了费尔柴尔德-多尼尔公司。该公司于2002年初破产。[19]其328型喷气式飞机的生产业务被美国公司AvCraft英语AvCraft Technical Services收购。多尼尔228的生产业务被瑞士制造商RUAG英语RUAG接管,后者于2020年将其出售给通用原子[20]

医疗技术部门被出售给一家投资公司,现更名为多尼尔医疗科技。多尼尔医疗科技生产医疗设备,例如用于治疗腎結石的Dornier S碎石机等。该公司还生产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激光设备。[21]

多尼尔水上飞机公司

[编辑]

多尼尔家族拥有一家水上飞机公司,及一个项目——多尼尔“海星”英语Dornier Seastar。这是一款以涡轮螺旋桨为动力的水陆两栖飞机,主要采用复合材料制造。该机型最初由小克劳迪乌斯・多尼尔研发,后来其子康拉多创立多尼尔海翼公司(Dornier Seawings)继续推进该项目。2013年11月,该公司与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道尼尔海翼有限公司(简称“DS China”,原名:海翼飞机(江苏)有限公司),继续推进海星水陆两用飞机的生产。[4]

多尼尔技术公司

[编辑]

克劳德的孙子愛倫·多尼尔德语Iren Dornier于1996年成立了多尼尔技术公司(Dornier Technologie),主要生产多尼尔S-Ray 007英语Dornier S-Ray 007双座水陆两栖飞机。该机于2007年7月14日在腓特烈港机场首飞。[22]

多尼尔飞机项目

[编辑]

1933年前(以字母顺序排列)

[编辑]

(不包括多尼尔在齊柏林飛船製造公司任职期间参与制造的飞机)

1933年至1945年

[编辑]

1945年至今

[编辑]

多尼尔汽车项目

[编辑]
多尼尔“德尔塔”的原型车

多尼尔暗弱天体相机

[编辑]
执行STS-109航天飞机任务的NASA宇航员在舱外活动期间移除FOC

多尼尔股份有限公司为哈伯太空望遠鏡制造了暗天體照相機(FOC),该相机于1990年至2002年间投入使用。该装置由歐洲太空總署资助,由两个完整独立的相机系统组成,旨在提供超过0.05角秒的极高分辨率。该相机用于观测波长在115至650纳米范围内的极微弱紫外线。[23]它是哈勃望远镜上最后一个原始仪器,2002年被先進巡天照相機取代。[24]

导弹项目

[编辑]

无人机项目

[编辑]

20世纪80年代曾研发反雷达无人机。[25] [26]

宇宙飞船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1.0 1.1 Nowarra, Heinz J. (编). Dornier "Wal". Flugzeuge, die Geschichte machten 1. Aufl. Stuttgart: Motorbuch-Verl. 1993. ISBN 978-3-613-01494-7. 
  2. ^ 2.0 2.1 Wang, Yanan. Bai nian ying xiang: min yong hang kong Dian cang ban, di 1 ban. Beijing Shi: Beijing hang kong hang tian da xue chu ban she. 2019. ISBN 978-7-5124-2846-1. 
  3. ^ 3.0 3.1 (英)温切斯特. 民用飞机.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109、121. ISBN 978-7-5006-7339-2. 
  4. ^ 4.0 4.1 公司介绍. Dornier Seawings. [2025-08-02] (中文(简体)). 
  5. ^ Air International April 1980, pp. 182, 184.
  6. ^ Griehl, Manfred. Dornier bombers and reconnaissance aircraft, 1925-1945. Warbirds fotofax. [London] : [New York, NY: Arms and Armour ; Distributed in USA by Sterling. 1990. ISBN 978-1-85409-000-3. 
  7. ^ Nowarra 1990, p. 4.
  8. ^ 王钟强,金绮. 海底仰卧73年,重见天日——英国皇家空军博物馆打捞二战德国Do 17轰炸机. 航空世界. 2013, (9): 28-31. 
  9. ^ 9.0 9.1 (英) 查恩特 (Chant,C.). 世界轰炸机全史.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5: 128. ISBN 978-7-5027-9229-9. 
  10. ^ (英)平洛特(Pimlott,J.).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空军发展史. 由于仓和翻译. 北京: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092-1295-0. 
  11. ^ Griehl, Manfred. Dornier bombers and reconnaissance aircraft, 1925-1945. Warbirds fotofax. [London] : [New York, NY: Arms and Armour ; Distributed in USA by Sterling. 1990. ISBN 978-1-85409-000-3. 
  12. ^ Green 1967, p.12.
  13. ^ Dornier Do 335 A Pfeil at the Udvar-Hazy Center.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30). The unique Dornier Do 335 Pfeil (Arrow) was among the fastest piston-engine aircraft ever built. 
  14. ^ Fredriksen, John C. International Warbirds: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world military aircraft, 1914-2000.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1. ISBN 978-1-57607-551-7. 
  15. ^ Alpha Jet: origins,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data. Dassault Aviation, a major player to aeronautics. [2025-08-02] (美国英语). 
  16. ^ India to present Dornier aircraft to Seychelles for surveillance, anti-piracy missions. The Economic Times. 3 August 2017. 
  17. ^ www.vayuaerospace.in/Issue/vayu-issue-Vayu-Issue-II-Mar-Apr-2015.pdf (PDF). 
  18. ^ 关于我们. Lindauer DORNIER GmbH. [2025-08-02] (中文(简体)). 
  19. ^ 《深度军事》编委会. 现代飞机鉴赏指南.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ISBN 978-7-302-45066-5. 
  20. ^ General Atomics buys RUAG's Dornier 228 programme and German MRO business. Flight Global. [16 January 2022]. RUAG acquired the rights to the Dornier 228 after former owner Fairchild Dornier went into insolvency in 2002 
  21. ^ India to present Dornier aircraft to Seychelles for surveillance, anti-piracy missions. India Times. January 24,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8, 2013). 
  22. ^ Steinbeis Flugzeug- und Leichtbau GmbH - Amphibian. Sfl-gmbh.de. 2006-05-01 [2010-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0). 
  23. ^ FOC - Faint Object Camera. Hubble. European Space Agency. 2006-12-12 [2007-02-07]. 
  24. ^ McKee, Maggie. NASA attempts to revive Hubble's main camera. New Scientist. 
  25. ^ DAR Drohne Antiradar. European Aviation Museums. [2025-07-18] (English). 
  26. ^ First Shahed-136 Prototype was Created in Germany in the 1980s, and It was Called DAR. Defense Express. [2025-07-18] (English).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多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