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义澄
外观
周义澄 | |
---|---|
出生 | 1946年(78—79歲)![]() |
国籍 | ![]() |
民族 | 汉族 |
语言 | 汉语、英语、俄语 |
教育程度 | 博士 |
母校 | 复旦大学 |
职业 | 教授、作家 |
机构 | 复旦大学 |
知名作品 | 《自然理论与现时代》 《流亡者访谈录》 |
周义澄(1946年—),笔名亚衣[1],美籍华人作家、哲学家。
生平
[编辑]上海人。1963年入读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2],1968年毕业。[3]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自然辯證法(科學哲學與科學史)專業,1981年獲哲學碩士學位,后留校任教。复旦大学哲学系1983级博士生。[4]
1983年秋,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安延明、吴晓明、谢遐龄、陈奎德、周义澄写了一个《认识论改革提纲》,对当时国内流行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份《认识论改革提纲》[5],当即遭到了与会保守人士的批判。[6][7]复旦大学哲学系于1984年设立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与俞吾金、陈学明[8]、忻剑飞为最初四名教师之一。[9]
1986年博士毕业。曾任复旦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理事,基辅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10]六四事件后从苏联经欧洲赴美,后加入美国国籍。[2]曾任《中国之春》、《北京之春》执行编辑,至2010年。[3][11]
著作
[编辑]- [苏]A·H·鲁克. 《创造心理学概论》. 由周义澄; 毛疆翻译. 哈尔滨市: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 周义澄. 《科學創造與直覺》.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86.[12]
- 周义澄. 《自然理论与现时代——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新思考》. 上海市: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ISBN 7-208-00169-3.[13]
- 周义澄. 《流亡者訪談錄》. 香港: 香港夏菲爾出版有限公司. 2005. ISBN 988-97378-1-7.[3]
- 周义澄. 《科学史沉思录》. 纽约: 巴诺出版社. 2020. ISBN 978-1-663-57423-7.
- 周义澄. 《自然•人•思维》. 纽约: 巴诺出版社. 2021. ISBN 978-1-663-59984-1.[10]
- 周义澄. 《中國政治改革的出路》. 纽约: 巴诺出版社. 2023. ISBN 979-8-369-20075-9.
- 周义澄. 《1983年桂林会议——中国哲学界精神污染事件纪实》. 纽约: 巴诺出版社. 2023. ISBN 979-8-369-20075-9.
参考资料
[编辑]- ^ 访《流亡者访谈录》作者周伊成. Radio Free Asia. [2023-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7) (中文(中国大陆)).
- ^ 2.0 2.1 北京之春---有感于中国当局拒绝给我入境签证..周义澄. beijingspring.com. [2025-05-24].
- ^ 3.0 3.1 3.2 胡平:推荐亚衣《流亡者访谈录》. 独立中文笔会. 2018-01-23 [2023-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中文(中国大陆)).
- ^ 1983级. philosophy.fudan.edu.cn. [202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 ^ Editor. 周义澄:桂林会议“精神污染”事件. 议报. 2021-11-02 [202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美国英语).
- ^ 第1期丨俞吾金:我的读书之路. philosophy.fudan.edu.cn. [202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 ^ 同行追忆俞吾金:“我想他最遗憾的就是不能思考和工作了”_文化课_澎湃新闻-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2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5).
- ^ 陈学明. philosophy.fudan.edu.cn. [2025-05-24].
- ^ 基地简史. wmarxism.fudan.edu.cn. [2025-05-24].
- ^ 10.0 10.1 Noble, Barnes &. Nature, Man and Mind|Paperback. Barnes & Noble. [202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英语).
- ^ 周义澄:真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悼念苏绍智先生. 独立中文笔会. 2020-04-12 [202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中文(中国大陆)).
- ^ 周义澄. 科学创造与直觉. 人民出版社. 1986 [2023-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7) (中文).
- ^ 圖書館館藏資料查詢系統. 203.64.5.158. [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