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鼎昌
吴鼎昌(1884年—1950年8月22日),字达诠,笔名前溪,四川省成都府华阳县人[1],生於華陽縣,或謂生於綏定府達縣[2],祖籍浙江吴兴。清末官员,進士,民国初期金融界人物,企业家、官僚。新记大公报投资人,社长,后任南京政府实业部部长、贵州省政府主席。屬政學系。
吴家世代作“师爷”,受家风影响,早年矢志做官,后留学日本,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旋即退出。回国应清廷廷试,授翰林院检讨。此后又进入大清银行。
辛亥革命后,吴鼎昌当选为全国工商会议副议长,参加进步党[3]。1914年任造币厂总裁。次年,被袁世凯授予上大夫衔。袁世凯死后,投靠段祺瑞,先后任中国银行总裁、盐业银行总经理。1918年,段祺瑞组织安福俱乐部,为院外评议员、财政部次长、南北和谈的北方代表,成为总代表朱启钤的智囊人物。1920年7月,安福系失败,被直系军阀吴佩孚列为祸首,驱出政坛,仍用盐业银行进行活动,组成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行联合营业事业所,任储蓄会主任,发行钞票,吸收军阀存款,为北洋军阀解决财政困难,为自己攫取高额利润,成为金融界巨头。[4],后随着安福系倒台而丢官。转而投身报业。
1924年找到昔日留学老友张季鸾、胡政之二人,提议办新闻机构:出一张日报、一份周刊,并办一家通讯社。计划出资5万,办不拉政治关系、不收外股的独立商业报刊。但由于张季鸾所在《中华新报》迅速倒闭,张北上出任陇海铁路会办,此议搁置。
1925年,国闻通讯社与《国闻周报》陷入困境,胡政之遂寻求吴鼎昌帮助,吴此后每月出资300--400元维持,并在此刊物上不定期发表文章。
1926年,中原战事吃紧,张季鸾失去陇海铁路会办之职,蛰居天津。胡政之邀其主持国闻周报,张没有答应。时逢《大公报》停刊,于是三人再次合议办报。
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名为合组公司,实际上只是吴鼎昌一人出资5万元,胡、张二人出劳力(以后还给重要骨干送荣誉股)。
1931年进入“国防设计委员会”。
1935年12月,吴鼎昌出任南京政府实业部部长,辞去《大公报》社长一职。
1937年11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至1944年12月,任贵州省政府主席、滇黔绥靖公署副主任[5]、贵州全省保安司令,佩上将军衔。
1945年1月离黔,先后任国民政府文官长兼中国国民党中央设计局秘书长。期间建议蒋中正邀毛泽东来渝和平谈判,后来双方签双十协定。1948年被选为总统府秘书长等。国共内战末期,吴鼎昌被共产党方面列入战犯名单。1949年1月去职,赴香港。
1950年8月22日,吴鼎昌在香港去世。
吴鼎昌组新记公司,与张季鸾胡政之购入《大公报》,开创了《大公报》的历史新纪元,并将其办为被后来新闻史学界给予
极高评价的商业独立报刊。
吴鼎昌主持黔政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期间,而贵州则是战略后方之一。吴鼎昌提出开发贵州、支援大西南的口号。首先将官僚资本引入贵州,组织贵州企业公司及农工商调整委员会,继而在贵州建立起各种地方官僚资本企业,包括化工、煤矿、商业等各种行业约20家,投资金额数亿元。从而使素有“人无三分银”的贵州成为商贾云集、经济流通的后方基地,有力地促进了贵州生产力的发展。吴鼎昌还注重发展教育,创办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及贵阳师范学院[5]。
- 《赣宁战祸之原因》
- 《中国经济政策》
- 《花溪闲笔》
- ^ 雲龍主編 劉壽林編.《辛亥以後十七年職官年表》.文海出版社,第557頁
- ^ 「吳鼎昌」,熊尚厚,《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 民國人物傳 第二卷》,李新 孫思白,1978,第145頁
- ^ 图说老天津:吴鼎昌. 北方网. 2005年12月12日 [2004年11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年11月21日) (中文(简体)).
- ^ 吴鼎昌. 湖州地方人物志. 2005年12月12日 [2009年5月19日]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 ^ 5.0 5.1 吴鼎昌. 贵州省政府. 2006年4月24日 [2009年5月19日]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中華民國貴州省政府委員 |
---|
中華民國貴州省政府委員 |
民國16年04月29日 | |
---|
民國18年10月02日 | |
---|
民國18年10月21日 | |
---|
民國19年04月14日 | |
---|
民國19年04月21日 | |
---|
民國21年05月06日 | |
---|
民國21年12月07日 | |
---|
民國22年07月11日 | |
---|
民國24年04月17日 | |
---|
民國24年04月24日 | |
---|
民國24年07月11日 | |
---|
民國25年05月22日 | |
---|
民國25年08月02日 | |
---|
民國25年08月19日 | |
---|
民國26年05月12日 | |
---|
民國26年08月31日 | |
---|
民國26年11月18日 | |
---|
民國26年11月20日 | |
---|
民國26年12月16日 | |
---|
民國27年08月20日 | |
---|
民國28年08月05日 | |
---|
民國29年04月12日 | |
---|
民國29年12月20日 | |
---|
民國34年01月17日 | |
---|
民國34年01月18日 | |
---|
民國34年05月01日 | |
---|
民國36年03月26日 | |
---|
民國36年09月03日 | |
---|
民國37年01月21日 | |
---|
民國37年04月05日 | |
---|
民國37年06月22日 | |
---|
民國37年07月08日 | |
---|
民國38年07月27日 | |
---|
民國38年11月11日 | |
---|
|
---|
1948年依據《 總統府組織法》設立,由 總統聘任,無定額,無聘期限制,一般為終身任職; 1996年改為有給職、無給職者各不超過15人,聘期不超過總統任期;2008年不再聘任有給職資政;2010年修法後均為無給職。 |
1948-1996年 | | |
---|
| 無 |
---|
|
- 1950:閻錫山 (1960逝世)
- 朱家驊 (1963逝世)
- 吳鐵城 (1953逝世)
- 陳立夫
- 顧孟餘 (1972逝世)
- 李文範 (1953逝世)
- 陳濟棠 (1954逝世)
- 許世英 (1964逝世)
- 丘念台 (1953卸任)
- 石志泉 (1960逝世)
1952:徐永昌 (1959逝世)
- 鈕永建 (1965逝世)
1954:賈景德 (1960逝世)
1956:顧維鈞 (1985逝世)
1958:董顯光 (1971逝世)
1960:張知本 (1976逝世)
- 戢翼翹 (1976逝世)
- 何成濬 (1961逝世)
- 趙恆惕 (1971逝世)
1963:王雲五 (1979逝世)
1965:孫科 (1973逝世)
1966:余井塘 (1985逝世)
1969:馬超俊 (1977逝世)
1970:王世杰 (1981逝世)
1971:魏道明 (1978逝世)
- 吳經熊 (1986逝世)
|
---|
| |
---|
| |
---|
| |
---|
|
---|
1996年後 | | 1996.5 (26人) | |
---|
1997.5 (27人) | |
---|
1998.5 (29人) | |
---|
1999.5 (28人) | |
---|
|
---|
| 2000.5 (28人) | |
---|
2001.5 (23人) | |
---|
2002.5 (30人) | |
---|
2003.5 (28人) | |
---|
2004.5 (27人) | |
---|
2005.5 (26人) | |
---|
2006.5- 2008.5 | 從缺 |
---|
|
---|
| 2008.5- 2008.12 | 從缺 |
---|
2009.1 (13人) | |
---|
2010.1 (14人) | |
---|
2011.1 (24人) | |
---|
2012.8 (21人) | |
---|
2015.3 (27人) | |
---|
|
---|
| 2016.5– 2016.11 | 從缺 |
---|
2016.11 (20人) | |
---|
2018.5 (17人) | |
---|
2021.2 (26人) | |
---|
2022.9 (27人) | |
---|
|
---|
| 2024.5– 2024.7 | 從缺 |
---|
2024.8 (27人) | |
---|
|
---|
|
---|
|
---|
四月己卯 驗看學部考驗遊學畢業生 共1名 | |
---|
九月壬寅 驗看學部考驗遊學畢業生 共59名 | |
---|
十一月己酉引見 北洋大學堂畢業生 共12名 | |
---|
十二月辛巳 驗看學部考驗遊學畢業生 共1名 | |
---|
|
耀华学校 |
---|
沿革 | |
---|
关键 人物 | |
---|
风物 规划 | 校园景观 | 法国梧桐 · 耀华路 · 才华横溢喷泉 · 钱伟长铜像 · 院士校友铜像 · 赵天麟铜像 |
---|
历史建筑 | 耀华学校礼堂(1935年) · 耀华学校第一校舍(1929年) · 耀华学校第二校舍(1930年) · 耀华学校第三校舍(1931年) · 耀华学校第四校舍(1932年) · 耀华学校第五校舍(1942年) |
---|
现代建筑 | 尚勤楼 · 尚朴楼 · 惟忠楼 · 惟诚楼 · 嘉诚楼 · 姚恩汉体育馆 · 耀华中学游泳馆 · 耀华中学图书馆 · 耀华科教馆 |
---|
|
---|
教育 集团 | |
---|
其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