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昌兵备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朝整饬南昌等处兵备道
官邸宁州(今修水县
先前职位南昌分巡道
设立1574年
首任周思敬
末任周体观
废止1667年
后继职位南抚建道

南昌兵备道[1],《明史》称为南瑞道[2],是明朝江西下设的一个整饬兵备道,清初裁撤,驻宁州(今修水县)。南昌兵备道由南昌分巡道加兵备职能而来,因此也称分巡南昌兵备道[3]

沿革

[编辑]

弘治十六年(1499年),江西巡抚韩邦问奏称瑞州府“人性顽梗,俗尙劫掠”,建议给南昌分巡道加兵备职能、驻节瑞州,并带管湖广长沙浏阳醴陵等县[4]。巡视都御史林俊赞同此提议,但兵部认为带管湖广浏阳等县军务“事体紊乱”,不同意跨省联防,最终明孝宗同意了韩邦问的提议,要求“分廵兵備官員必選有風力者委任,不許循資誤事”[4]。南昌分巡道加兵备职能后,往来巡历,在瑞州府建有兵备衙署,实际驻扎省城南昌[註 1]。以南昌分巡道兼理兵备,成为南昌兵备道的前身[8]。南昌地区社会治安宁谧,设置兵备道并非急要,除宁王之乱外,其余均为小规模变乱,因此初创兵备道时,以分巡道兼理,并未给予专衔,直到万历年间才有所变革[5]

万历初年,江西卢源洞流寇罗朝广势大,常率众百余人至宁州,分巡南昌道兼兵备佥事王徽猷率兵从南昌奔驰宁州,疲于奔命,贼寇又化整为零,难能剿灭[5]。万历二年(1574年),江西巡抚令南昌兵备改驻宁州[註 2],万历三年(1575年),宁州知州陈以忠在州治以西辟地修建分巡南昌道署,有正厅经略堂、后厅退思堂、左右公廨书轩、吏书房,前设将台二座,将台前有揆文坊、奋武坊[9]。万历五年,因宁州与湖广接壤,两省居民争讼连年不断,江西遂与湖广商议,让南昌兵备道兼制兴国通城崇阳浏阳咸宁平江等县[3]。自此,南昌兵备道成为常制[8]。日本学者小川尙认为南昌兵备驻地后改回南昌新建,但没有说明出处,史籍亦不见相关记载[5]

顺治二年(1645年),南昌兵备道署被李自成军队焚毁,顺治四年(1647年)道台王继祖租民宅为衙署[9]。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裁撤分巡南昌兵备道[10]

职能

[编辑]

南昌兵备道向江西巡抚负责,整饬南昌兵备,专饬南昌、瑞州二府戎事,训练营乡兵等,兼制湖广兴国通城崇阳浏阳咸宁平江等六州县,扼险捕盗[1]

道台

[编辑]

南昌兵备道移驻宁州后,历任道台如下:[11]

注释

[编辑]
  1. ^ 万历《新修南昌府志》称“前巡道历年按临,未有专驻”[3]。崇祯《瑞州府志》城池图“进龙池”西侧画有“兵备道”衙署[5],同治《瑞州府志》卷三·署廨亦有“兵备道”条,载“在进龙池右后改高安新仓”[6]。万历四年江西巡按张简弹劾分巡使王徽猷时,质问其“前已奉旨令兵備專駐寧州,何又縱之安坐省城,以致失事?”[7]
  2. ^ 万历四年七月,江西巡按张简弹劾王徽猷时,称“撫按官前已奉旨令兵備專駐寧州”[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李东阳等. 大明会典. 扬州: 广陵书社. 2007. ISBN 978-7-80694-085-3. 卷一百二十八·兵部十一 镇戍三 督抚兵备,第十一页,影印本第1832页:南昌兵备一员驻剳宁州整饬南昌兵备专饬南昌瑞州二府戎事训练营乡等兵兼制湖广兴国通城崇阳浏阳咸宁平江等六州县扼险捕盗如有盗贼逸过宁武湖新等厅守巡武昌道移文会剿 
  2. ^ 张廷玉等. 明史.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1843. CSBN 11018·626. 整饬兵备道……江西南瑞道,广建道驻建昌 
  3. ^ 3.0 3.1 3.2 范涞等. 万历新修南昌府志.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5. ISBN 7501308136. 卷四·创置志·署宇,第十八页,影印本第88页:分巡南昌兵备道前巡道历年按临未有专驻至万历五年因流贼劫掠且州境与湖广联壤两境之民争讼连年不结两省议题以分巡南昌道驻剳本州兼制兴通崇浏咸平等处于是为常洽焉 
  4. ^ 4.0 4.1 刘健等. 明孝宗实录.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3626-3627. (弘治十六年二月癸亥)先是廵撫江西都御史韓邦問奏瑞州府南接湖廣長沙瀏陽醴陵等縣北接南昌府奉新靖安等縣人性頑梗俗尚刼掠乞賜勑一道給分廵南昌道官兼管兵備常駐瑞州往來廵歷捕盜仍帶管湖廣長沙瀏陽醴陵等縣一年更代既而廵視都御史林俊亦以為言事下兵部覆奏謂所言宜從但欲帶管湖廣瀏陽等縣事体紊乱不可上從其議仍令分廵兵備官員必選有風力者委任不許循資誤事 
  5. ^ 5.0 5.1 5.2 5.3 謝忠志. 精兵簡政:明代江西兵備道考辨 (PDF). 成大歷史學報. 2019, 57: 27–65. 
  6. ^ 黄廷金等. 同治瑞州府志.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70. 卷之三·建置志·署廨,第八页,影印本第63页:兵备道 在进龙池右后改高安新仓 
  7. ^ 7.0 7.1 顾秉谦等. 明神宗实录.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5: 1234. (万历四年七月己未)江西廵按御史張簡以寧州山賊嘯聚流刼報 上以賊勢披猖王徽猷職專備兵未聞擒獲而遽稱寧謚明属欺蔽禠其職閒住而降通判袁祖義等于邊方削吏目柳益趙不昧等職仍與把總戴士亮下廵按御史訊奪參政盧仲佃俸命戴罪擒賊以贖前愆且謂撫按官前已奉旨令兵備專駐寧州何又縱之安坐省城以致失事并切責之 
  8. ^ 8.0 8.1 谢忠志. 探赜明代江西兵备道的建置时间. 中国明史学会等 (编). 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论文集.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9: 163–170. ISBN 978-7-5493-8469-3. doi:10.26914/c.cnkihy.2017.006617. 
  9. ^ 9.0 9.1 曾晖春等. 道光义宁州志. 鉴悬堂藏版. 卷四·建置志·官署,第十一至十二页:旧兵备道署在州治西按前明兵巡道未有专驻万历二年决两省议题以分巡南昌道驻镇本州兼制兴通浏崇咸平等处万历三年知州陈以忠议将先存分司北辟判官衙隙地前辟黎公祠旧址东辟社学预备仓地西将总铺基地贸易民居修建正厅为经略堂后堂为退思堂左右公廨旧轩及吏书房皆备仪门署曰吴楚重镇头门外前设将台二座又前为屏墙二坊左曰揆文右曰奋武天启末道台庄组诰迁毁改分守道署为专驻衙门 国朝顺治乙酉十二月初二又为闯宼焚毁丁亥道台王继祖按部分宁州守张浹僦余姓宅以为署未几兵巡奉裁而道台时复按临康熙十四年道台李按部刺史任暄猷详请酌修拥节至者始有攸跻后巡道不复按临署遂废其地为民居僦处东前止尸来巷东后止州判衙署墙角南止官街西前止帅姓墙角西后止铁炉巷为界今新建普济育婴堂于其地 
  10. ^ 曾晖春等. 道光义宁州志. 鉴悬堂藏版. 卷十一·秩官志·统辖,第一页:国朝康熙六年七月奉裁 
  11. ^ 曾晖春等. 道光义宁州志. 鉴悬堂藏版. 卷十一·秩官志·统辖,第一至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