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佶
外观
劉佶,明朝軍事人物,名將劉綎的長子。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在劉綎於薩爾滸之戰戰死後,劉佶等家屬四口滯留通州無人照料,直至浙江道監察御史楊鶴上書請求優恤後,朝廷才下令把他們優給護送回籍。[1]泰昌元年十月,劉佶向明熹宗上書,表示自己願意與弟弟劉佐、劉大德、劉之鼎等捐祖父世業,自備鞍馬行糧,並號召兄弟叔侄招集家丁舊將,調川貴兵馬衝鋒破陣,以上雪國恥,下報父仇[2];經過劉家上下變賣家宅上下打點後,劉綎在死後始得到追恤[3]。天啟二年二月,劉佶蔭襲為本衛都指揮使。[4]
参考文献
[编辑]-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八十一):「浙江道監察御史楊鶴言,戰骨堪憐,忠魂未慰,乞恤死士以鼓勤王。頃者東征之役,大將張承胤沒矣,總兵杜松、劉綎與夫王宣、趙夢麟等相繼亡矣...今家眷四口,大小家丁五十餘人見在通州,朝夕所需無人供應。戰亡死事之家,酸淒痛楚之狀,臣誠不忍見聞也。臣仰見聖心惻隱,追薦陣亡死者猶恤,況其生者乎? 謹將劉綎家眷情節據實奏聞,伏乞敕下該部查議,妥確給之資斧,差官護送...有旨,查明優恤立廟等事即酌議來行,劉綎家屬令優給護送回籍。」
- ^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之二):「庚申,原任左都督陣亡劉綎長男劉佶,願同弟劉佐、劉大德、劉之鼎捐祖父世業,自備鞍馬行糧,兄弟叔侄招集家丁舊將,並調川貴總兵衝鋒破陣,上雪國恥,下報父仇。章下所司」
-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九):「河南道御史張捷言,今日有當速下之詔,有當速寢之事。頃遼陽死事文武諸臣殺身取義,生氣凜然...劉綎死事疆埸,忠魂久鬱,其子鬻數宅始邀一恤...」
-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十九):「蔭故帥劉綎男佶本衛都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