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全国体育大会 (韩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国体育大会
諺文전국체육대회
汉字
文观部式Jeon-guk Cheyuk Daehoe
马-赖式Chŏn'guk Ch'eyuk Taehoe
Logo

全國體育大會韩国年度竞技体育大型综合性赛事。每年10月的一周时间,16个道或直辖市的大约2万名运动员参与40个项目的角逐。在大城市轮流举办,使用中学、学院、专业体育场地。

历史

[编辑]

起源於1920年的全朝鮮棒球大會以及朝鮮體育會(조선체육회)的成立。1925年日本殖民政府舉辦了一項多項運動競賽,但朝鮮體育會於1934年首次成為全國性的多項運動競賽,包含棒球、足球、網球、田徑及籃球。

1938年,朝鮮體育會遭殖民政府強制解散。該活動在1945年朝鮮解放後重新舉辦,並編為第26屆。隨著1948年大韓民國的成立,該活動更名為「全國運動會」,並將個人競賽改為城市與省份之間的競賽。1951年,由於韓戰爆發,該活動被取消。

歷屆大會

[编辑]
  • 大韓體育會全國體育大會沿革[1]

1950年因韓戰,2020年因韓國COVID-19疫情的影響未能舉辦。

屆次 年度 日期 地點 成績 備註
第1屆 1920年 11月4日至11月6日 京城府 朝鮮體育會主辦單一項目全國大會(棒球)
第2屆 1921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京城府 棒球、網球、足球三項目分別舉辦
第3屆 1922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京城府 棒球、網球、足球三項目分別舉辦
第4屆 1923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京城府 棒球、網球、足球三項目分別舉辦
第5屆 1924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京城府 田徑、棒球、網球、足球四項目分別舉辦
第6屆 1925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京城府 田徑、棒球、網球、足球四項目分別舉辦
第7屆 1926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京城府 棒球、網球、足球三項目分別舉辦
第8屆 1927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按項目地點不同
第9屆 1928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按項目地點不同
第10屆 1929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按項目地點不同
第11屆 1930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按項目地點不同
第12屆 1931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按項目地點不同
第13屆 1932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按項目地點不同
第14屆 1933年 按項目分別舉辦 按項目地點不同
第15屆 1934年 11月2日至11月5日 京城運動場 採用綜合競技大會方式
第16屆 1935年 10月22日至10月26日 京城運動場
第17屆 1936年 9月6日至10月?? 京城運動場
第18屆 1937年 9月8日至10月?? 京城運動場
第26屆 1945年 10月27日至10月30日 京城府 以「朝鮮綜合競技大會」名義舉行,為解放後首場比賽,南北韓共同參加
第27屆 1946年 10月16日至10月20日 首爾特別自由市 軍政下舉行,駐韓美國軍政廳廳長參觀,學生體育活動活躍
第28屆 1947年 10月13日至10月19日 首爾特別自由市 更名為全國體育大會
第29屆 1948年 10月20日至10月26日 首爾特別自由市 以各道之間對抗賽形式舉行
第30屆 1949年 10月15日至10月23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南,第3名:京畿 制訂體育大會歌(尹錫中作詞,金順愛作曲)
第32屆 1951年 10月27日至10月31日 全羅南道 光州市 第1名:全南,第2名:慶南,第3名:慶北 因韓戰改於地方舉辦
第33屆 1952年 10月18日至10月24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北,第3名:慶南 前線仍在作戰,特設列車運送選手
第34屆 1953年 10月17日至10月22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北,第3名:全南 制訂大會憲章及裁判規則,首次有在日僑胞選手參賽(足球項目)
第35屆 1954年 10月19日至10月25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北,第3名:慶南
第36屆 1955年 10月15日至10月22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南,第3名:京畿 首次火炬傳遞(最終火炬手:孫基禎)
第37屆 1956年 10月3日至10月9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南,第3名:慶北 美式足球項目被取消
第38屆 1957年 10月18日至10月24日 慶尚南道 釜山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南,第3名:慶北 首次在地方舉辦,首次實施現代團體操表演
第39屆 1958年 10月3日至10月9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南,第3名:慶北 成為全民節日的契機
第40屆 1959年 10月3日至10月9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南,第3名:慶北 首次實施體育周,舉辦體育展覽會
第41屆 1960年 10月10日至10月16日 忠清南道 大田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南,第3名:慶北 實施比賽計分規則
第42屆 1961年 10月11日至10月15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南,第3名:全南
第43屆 1962年 10月24日至10月29日 慶尚北道 大邱市 第1名:首爾,第2名:全南,第3名:慶北 修訂比賽及計分規則
第44屆 1963年 10月4日至10月9日 全羅北道 全州市 第1名:首爾,第2名:全南,第3名:慶北 總統盃設立,跆拳道項目首次舉行
第45屆 1964年 9月3日至9月8日 京畿道 仁川市 第1名:首爾,第2名:京畿,第3名:釜山 大幅修改計分規則、裁判規則及比賽規則
第46屆 1965年 10月5日至10月10日 全羅南道 光州市 第1名:首爾,第2名:全南,第3名:京畿 修訂選手參賽規則,在日僑胞選手規定明文化,開幕式期間因觀眾擁擠造成14人死亡
第47屆 1966年 10月10日至10月15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忠北,第3名:全南 首次實施入場獎制度,大韓體育會直接主辦比賽
第48屆 1967年 10月5日至10月10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北,第3名:京畿 修改參賽指南,首次實施卡片表演
第49屆 1968年 9月12日至9月17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慶北,第2名:首爾,第3名:全南 設立模範選手獎,首次由總統直接頒發入場獎
第50屆 1969年 10月28日至11月2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北,第3名:京畿 首次進行全國火炬傳遞
第51屆 1970年 10月6日至10月11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慶北,第2名:首爾,第3名:全南 首次推動全國和諧的口號
第52屆 1971年 10月8日至10月13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北,第3名:京畿 新增參賽申請書事前閱覽制度(4天)
第53屆 1972年 10月6日至10月11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釜山,第3名:慶北 有22名在美僑胞參賽,另設少年體育大會
第54屆 1973年 10月12日至10月17日 釜山直轄市 第1名:首爾,第2名:釜山,第3名:京畿 普通部採用本籍地參賽規定
第55屆 1974年 10月8日至10月13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全北,第3名:京畿
第56屆 1975年 10月7日至10月12日 慶尚北道 大邱市 第1名:首爾,第2名:慶北,第3名:京畿 放寬職業隊規定,擴大參賽申請書的分發範圍
第57屆 1976年 10月12日至10月17日 釜山直轄市 第1名:首爾,第2名:京畿,第3名:慶北 職業隊規定(1976年5月31日)僅限當時註冊隊伍參賽資格
第58屆 1977年 10月10日至10月15日 全羅南道 光州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全北 德國僑胞代表團參賽(官員17人,選手18人),加拿大僑胞代表團參賽(官員12人,選手19人)
第59屆 1978年 10月12日至10月17日 京畿道 仁川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忠南 沙烏地阿拉伯代表團參賽(官員8人,選手18人)
第60屆 1979年 10月12日至10月17日 忠清南道 第1名:首爾,第2名:京畿,第3名:忠南 設立最佳選手獎,採用獎牌加分制度,科威特及香港僑胞參賽
第61屆 1980年 10月8日至10月13日 全羅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全南 首次分散舉辦,實施身體表演,取消入場獎
第62屆 1981年 10月10日至10月15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全南,第3名:忠南 大邱及仁川升格為直轄市後首次參賽,瑞典僑胞參賽,因奧運申辦形成全國節日氛圍
第63屆 1982年 10月14日至10月19日 慶尚南道 第1名:首爾,第2名:全南,第3名:慶南 關島僑胞代表團參賽,海外僑胞選手另行設綜合排名制度
第64屆 1983年 10月6日至10月11日 仁川直轄市 第1名:首爾,第2名:全南,第3名:忠南 直轄市升格後首次舉辦,模範選手團獎改為秩序獎,入場式時自由步伐行進,設立成就獎
第65屆 1984年 10月11日至10月16日 大邱直轄市 第1名:首爾,第2名:全南,第3名:忠南 直轄市升格後首次舉辦,恢復入場獎,奧運比賽項目列為示範項目
第66屆 1985年 10月10日至10月15日 江原道 第1名:首爾,第2名:全南,第3名:釜山 奧運及亞運正式項目,運營選手村公寓,卡片表演呈現立體畫面
第67屆 1986年 6月20日至6月25日 首爾京畿忠南 第1名:京畿,第2名:全南,第3名:忠南 光州直轄市升格後首次參賽,86年亞運會預演,採用高爾夫為正式項目
第68屆 1987年 10月13日至10月18日 光州直轄市 第1名:首爾,第2名:京畿,第3名:釜山 直轄市升格後首次舉辦,KAIST自研的電腦系統(GIONS)快速處理比賽結果,實施部門綜合頒獎制度
第69屆 1988年 5月9日至5月22日 全國各地 與各項目全國規模比賽合併舉行,僅進行項目綜合頒獎
第70屆 1989年 9月26日至10月1日 京畿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慶南 大田直轄市升格後首次參賽,與世界韓民族體育大會同步舉行開幕式,取消入場獎,將秩序獎改為模範選手團獎,觀眾區進行演出
第71屆 1990年 10月15日至10月21日 忠清北道 第1名:首爾,第2名:京畿,第3名:忠北 新增海外僑胞比賽,忠清北道全域進行聖火傳遞,採用健美比賽為示範項目
第72屆 1991年 10月7日至10月13日 全羅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全北 全羅北道全域分散舉辦,聖火全域傳遞,健美比賽成為正式項目
第73屆 1992年 10月10日至10月16日 大邱直轄市 第1名:首爾,第2名:京畿,第3名:大邱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榮耀獎牌得主參加開幕式遊行,首次展示由一般市民(主婦)組成的健康體操,採用水下自由參賽項目
第74屆 1993年 10月11日至10月17日 光州直轄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全北 文民政府成立後首次民族體育大會,促進民族融合,直轄市升格後第二次舉辦,武術成為示範項目
第75屆 1994年 10月27日至11月2日 大田直轄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大田 直轄市升格後首次舉辦,結合國樂公開活動,通過提前比賽避免大會規模膨脹
第76屆 1995年 10月2日至10月8日 慶尚北道 第1名:首爾,第2名:京畿,第3名:慶北 首次在地方中小城市舉辦,距1975年第56屆大會20年後再次舉辦,分離大邱廣域市後首次舉辦,紀念光復50周年
第77屆 1996年 10月7日至10月13日 江原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江原 距離1985年第66屆大會後時隔11年再次舉辦,首次採用大會吉祥物「달곰이」,改變最優秀選手獎頒發者署名
第78屆 1997年 10月8日至10月13日 慶尚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慶南 距離1982年第63屆大會後時隔15年再次舉辦,全國體育大會首次舉行夜間開幕式,因蔚山升格為廣域市,參賽單位從15個增至16個,武術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第79屆 1998年 9月25日至10月1日 濟州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忠南 首次舉辦全國體育大會(1984年第13屆全國少年體育大會曾在此舉辦),紀念首爾奧運會十周年及奧運聖火首次抵達濟州,部分特殊設施項目分散至首都圈舉辦,實現節約型大會
第80屆 1999年 10月11日至10月17日 仁川廣域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仁川 距離1983年第64屆大會後時隔16年再次舉辦,首次通過互聯網提供比賽結果資訊
第81屆 2000年 10月12日至10月18日 釜山廣域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釜山 距離1976年第57屆大會後時隔24年再次舉辦,為2002年釜山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奠定基礎
第82屆 2001年 10月10日至10月16日 忠清南道 第1名:忠南,第2名:首爾,第3名:京畿 距離1979年後時隔21年再次舉辦(忠南與大田分離後首次舉辦),部分特殊設施項目分散舉辦,實現節約型大會
第83屆 2002年 11月9日至11月15日 濟州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忠南 距離1998年第79屆大會後時隔4年再次舉辦,部分特殊設施項目分散舉辦,實現節約型大會
第84屆 2003年 10月10日至10月16日 全羅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全北 距離1991年第72屆大會後時隔12年再次舉辦,採用大會吉祥物「신명이」,新增展示項目(登山、圍棋),首次進行反興奮劑檢測及引入贊助商
第85屆 2004年 10月8日至10月14日 忠清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忠北
第86屆 2005年 10月14日至10月20日 蔚山廣域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慶北 蔚山升格為廣域市後首次舉辦
第87屆 2006年 10月17日至10月23日 慶尚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慶北,第3名:首爾
第88屆 2007年 10月8日至10月14日 光州廣域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光州
第89屆 2008年 10月10日至10月16日 全羅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全南
第90屆 2009年 10月20日至10月26日 大田廣域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大田 因受2009年流感大流行影響,加強衛生與健康管理措施
第91屆 2010年 10月6日至10月12日 慶尚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慶南,第3名:首爾
第92屆 2011年 10月6日至10月12日 京畿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慶南 首次在非體育場地(如一山湖水公園)舉行開閉幕式
第93屆 2012年 10月11日至10月17日 大邱廣域市 第1名:京畿,第2名:大邱,第3名:首爾
第94屆 2013年 10月18日至10月24日 仁川廣域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仁川
第95屆 2014年 10月28日至11月3日 濟州特別自治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慶南
第96屆 2015年 10月16日至10月22日 江原道 第1名:京畿,第2名:江原,第3名:首爾
第97屆 2016年 10月7日至10月13日 忠清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忠南,第3名:首爾
第98屆 2017年 10月20日至10月26日 忠清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忠北,第3名:首爾
第99屆 2018年 10月12日至10月18日 全羅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全北
第100屆 2019年 10月4日至10月10日 首爾特別市 第1名:首爾,第2名:京畿,第3名:慶北
第102屆 2021年 10月8日至10月14日 慶尚北道 無綜合排名[2] 原定2020年由慶尚北道舉辦第101屆全國體育大會,因韓國新冠疫情影響取消,延至2021年舉行,僅進行高中組比賽
第103屆 2022年 10月7日至10月13日 蔚山廣域市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慶北
第104屆 2023年 10月13日至10月19日 全羅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首爾,第3名:慶北
第105屆 2024年 10月11日至10月17日 慶尚南道 第1名:京畿,第2名:慶南,第3名:首爾
第106屆 2025年 10月17日至10月23日 釜山廣域市
第107屆 2026年 濟州特別自治道
第108屆 2027年 京畿道

其他全国体育赛事

[编辑]
  • 全国少年体育大会
  • 全国冬季体育大会
  • 全国残疾人体育大会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