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資訊處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指信息相对于观察者来说的处理、变化过程或方式。電腦的功用是將資料經過處理後變成資訊,思维是软件,大脑是硬件。[1]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40至50年代。[2]電腦使用指令來執行處理動作,所謂指令是告訴電腦如何執行特定工作的步驟。而將一組相關指令為共同目的而組織再一起的集合則稱為軟體。電腦通常儲存資料、資訊和指令,以供未來使用。有些人將輸入、處理、輸出和儲存這一連串的動作,合稱為資訊處理週期。現在大部份電腦都可以和其他電腦溝通。因此,通訊也已經成為資料處理週期中的要素。

两种类型

[编辑]

信息处理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可以是集中式的,也可以是分散式(分布式)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分布式处理方法以联结主义的名义开始流行。连接主网络由不同的节点组成,它通过“启动效应”起作用,当“主节点激活连接的节点”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但“与语义网络不同,它不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单个节点,而是知识以不同激活节点的组合来表示”(Goldstein,引自 Sternberg,2012 年)。

認知心理學領域

[编辑]

認知心理學中,資訊處理是指人類思考一件事情在人體內(特別是腦部)所途經的流程、迴路。

  1. ^ Shannon & Weaver 1963.
  2. ^ Sternberg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