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佛羅倫斯圍城戰 (405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羅倫斯圍城戰
拉達蓋蘇斯戰爭英语War of Radagaisus的一部分
日期405年或406年
地点
结果
  • 西羅馬帝國勝利
  • 佛羅倫斯幾近毀滅[1]
参战方
哥德人 西羅馬帝國
匈族帝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拉達蓋蘇斯英语Radagaisus 斯提里科
匈族國王烏爾丁
哥德頭目沙魯斯英语Sarus (Goth)
兵力
20,000人[2] 15,000人—20,000人[3]
伤亡与损失
12,000人以上[2] 未知

拉達蓋蘇斯戰爭英语War of Radagaisus期間的佛羅倫斯圍城戰發生於405或406年的佛羅倫斯英语Florentia (Roman city),交戰雙方分別是西羅馬帝國哥德人

背景

[编辑]

柔然北亞的一個韃靼人游牧民族,於在公元四世紀逐漸取代鮮卑人,成為蒙古西伯利亞廣闊平原上的統治者。402年,他們透過擊敗伏爾加河上游的匈人,擴大了他們的征服範圍,後者曾經是這片土地的主人,而他們先前也是透過勝仗取得這片土地。[4]在東亞遊牧民族的推進之下,匈人進一步向西撤退回歐洲,將據有從維斯瓦河易北河間中歐地區的斯維比人汪達爾人勃艮第人給趕出了家園。[5]

拉達蓋蘇斯英语Radagaisus是名出身於今日麥克倫堡地區的勇士,指揮著這群部落中最強大的部隊。這群部落決心團結起來入侵羅馬帝國,以求奪得充足的定居空間,且不受亞洲蠻族的持續侵擾,後者當時正橫掃今日的波蘭德國地區。[6]

405年底或406年初,拉達蓋蘇斯和他龐大部隊[a]為近期失利所怒,憤而突破未設防的多瑙河邊境並進入雷蒂亞。-而羅馬帝國西部統帥斯提里科,不久前才抽調其他行省[b]的駐軍,用來擊退亞拉里克一世對義大利的首度入侵。[7]這讓拉達蓋蘇斯在遭遇斯提里科的抵抗前,得以橫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

戰役過程

[编辑]

拉達蓋蘇斯向南進軍義大利,留下了該省滿目瘡痍的農田和城市,而斯提里科則在帕維亞定居,並宣布他將這裡設為集合點,從四面八方召集羅馬及蠻族援軍部隊來保衛義大利。[8]與此同時,時任西羅馬帝國懦弱的傀儡皇帝霍諾留躲進了設防城市拉文納,該城於401年亞拉里克一世入侵後,成為了西羅馬帝國的首都[c][9]

出於未知原因,拉達蓋蘇斯教廷了向羅馬的進軍,並包圍偉大而繁榮的佛羅倫斯城。該城由小股守軍駐防,但他們表現出非凡的忠誠和愛國精神。[8]當守軍在蠻族無情的攻擊下搖搖欲墜時,安波羅修主教在夜視中顯現的即時來報鼓舞了他們,報告中安波羅修承諾上帝會為居民提供救助。[10]不久後,斯提里科率軍來到,於菲耶索莱擊潰了圍攻的蠻族部隊。[11]

註腳

[编辑]
  1. ^ 部分招募自奄蔡游牧部落,另一部份則來自亞拉里克一世麾下的哥德人
  2. ^ 包含萊茵河多瑙河附近的行省
  3. ^ 而非更為暴露的米蘭

參考

[编辑]
  1. ^ Edward Gibbon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ume 2 p.227
  2. ^ 2.0 2.1 Peter Heather,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A New History of Rome and the Barbarians, 2nd ed. 2006:198;
  3. ^ Hughes, p. 166
  4. ^ Edward Gibb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Modern Library, 1932), chap. XXX., p. 1,066
  5. ^ Gibbon, p. 1,067
  6. ^ Gibbon, Ibid.
  7. ^ Gibbon, p. 1,057
  8. ^ 8.0 8.1 Gibbon, p. 1,069
  9. ^ Gibbon, pp. 1,068, 1,064-65
  10. ^ Gibbon, Ibid., note 76
  11. ^ Gibbon, p. 1,070, 1,071

參考書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