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齐民
外观
余齐民(?—458年),《南史》为唐太宗避讳作余齐人,南朝宋晋陵郡晋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余齐民年轻时有孝行,担任县书吏。父亲余殖,大明二年(458年),在家病亡,家人以其父有病告知他。消息未至,余齐民对人说 :“近来身上肉痛心烦,有如刀子在割,平时常感恐慌,一定有别的原因。”收到消息,四百余里,一天便赶回了。到达家门,知道父亲去世,顿足大哭,悲痛昏厥,良久后才苏醒。问其母,父亲的遗言。母亲说:“你父亲临终,遗憾没有见到你。”他说:“相见何难。”于是在出殡的地方号哭,须臾就死了。州郡上言,有司上奏曰:"收贤旌善,万代无殊,心至自天,古今岂异。齐民至性由中,情非外感,淳情凝至,深心天彻,跪讯遗旨,一恸殒亡。说他事迹虽与曾参、高柴不同,但诚心与丘吾子、赵至相等。改其里为孝义里,蠲免租布,赐其母一百斛谷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