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乌咖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咖哩
乌咖哩和卷心菜
别称Sima, sembe, posho
类型主食
地区非洲
主要成分玉米面
类似菜餚班庫富富

乌咖哩斯瓦希里語ugali,有时也称作 sima、sembe或posho)是用水、牛奶煮熟的玉米粉面团料理,是东部非洲大湖地区南部非洲饮食中最常见的淀粉类主食。传统吃法是用手一次滚出一个小球,然后用三个手指捏制成饼,一般也与肉、鱼、豆类或蔬菜烹饪的酱汁搭配食用,乌咖哩的价格相对低廉,在一些非洲国家的餐厅也容易点到。[1][2]

在2017年,UNESCO將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中少數的料理。[3]

名稱

[编辑]

「Ugali」一詞源自斯瓦希里語,在如齊切瓦語通布卡语馬拉威語言中,這道料理也廣泛被稱為「nsima」。[3]肯亞部分地區,該菜餚也有「sembe」或「ugali」等非正式名稱。在辛巴威紹納語中稱其為「sadza」、恩德贝莱语則稱「isitshwala」。「(mielie) pap」是南非荷蘭語的名稱,來自荷蘭語,該詞意指(玉米)[4][5]

而在非洲其他國家,烏咖哩另有數十種不同名稱。[5]

與牛肉醬一同食用的烏咖哩

歷史

[编辑]

16至17世紀間,葡萄牙人美洲將玉米引入非洲。在此之前,大多數漠南非洲主要種植的穀物高粱小米。由於玉米的栽培方式與高粱相似,但產量顯著較高,因此非洲農民迅速接受了玉米。除較乾旱地區外,玉米約在20世紀末取代高粱成為主要作物。而烏咖哩因此開始流行。[2][5]

在馬拉威,當地有句諺語「chimanga ndi moyo」,意即「玉米就是生命」。[6]除玉米粉外,也可使用高粱、樹薯粉與玉米粉混合製作。在馬拉威沿湖地區較常以樹薯製作,若玉米歉收,則全國各地皆可見以樹薯製作。[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范仕骏. 坦桑尼亚饮食及其文化. 《中国投资》. 2024, (Z1): 94–95. CNKI ZGTZ2024Z1014需注册账号查阅. 
  2. ^ 2.0 2.1 Cockburn, Julie A. Authentic Ugali Recipe - Kenyan Cornmeal. Taste OfThe Place. 2017-10-16 [2025-05-05] (美国英语). 
  3. ^ 3.0 3.1 Nsima, culinary tradition of Malawi. UNESCO. [2025-05-05] (英语). 
  4. ^ Tanzanian Ugali / Nguna Recipe. Gayathri's Cook Spot. 2015-09-01 [2018-08-23] (美国英语). 
  5. ^ 5.0 5.1 5.2 McCann, James. Stirring the pot: a history of African cuisine. Africa in world history. Athens, Ohio: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09. ISBN 978-0-89680-272-8. 
  6. ^ Food & Daily life. Our Africa. [2015-05-07]. 
  7. ^ Emma Kambewa. Cassava Commercialization in Malawi (PDF) (MSU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201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