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彗星
外观
![]() | |
發現 | |
---|---|
發現者 | 扎克厄斯·丹尼爾 |
發現日 | 1909年12月7日 |
臨時編號 | P/1909 X1, P/1937 B1 |
軌道特性考 | |
曆元 | June 25, 2000 |
遠日點 | 5.89 AU |
近日點 | 2.157 AU |
半長軸 | 4.021 AU |
離心率 | 0.4635 |
週期 | 8.065 a |
軌道傾角 | 22.41° |
與木星軌道相交 最小距離 | 0.152 AU(22,700,000 km)[3] |
彗核尺寸 | 2.6 km[3] |
歷次近日點 日期 | 2024年11月11日[1][2]、2016年8月22日[3] |
下次近日點 日期 | 2033年2月19日[4] |
丹尼爾彗星(33P/Daniel)是一顆週期彗星,由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哈爾斯特德天文台扎克厄斯·丹尼爾(Zaccheus Daniel)於1909年12月7日發現,估計星等為9等。丹尼爾彗星彗核直徑估計為2.6公里[3]。
在丹尼爾彗星被發現之後,科學家曾預測1916年、1923年和1930年的回歸,但每次都失準。
1937年1月31日,静岡縣島田市清水真一根據東京廣瀬秀雄計算出的新軌道後,再次成功發現丹尼爾彗星。
此後1957年至1971年間的回歸都成功被觀測到[3]。
自首次發現以來,丹尼爾彗星由於多次與木星近距離接觸,軌道周期穩步增加。
參考資料
[编辑]- ^ [1]
- ^ Kinoshita, Kazuo. 33P/Daniel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rbital elements. Comet Orbit. 2018-07-18 [202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0).
- ^ 3.0 3.1 3.2 3.3 3.4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33P/Daniel.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10-02-26].
2009-04-24 last obs
- ^ Horizons System.
外部連結
[编辑]- Orbital simulation from JPL (Java) / Horizons Ephemeris
- 33P at Kronk's Cometography
- 33P at Seiichi Yoshida's Comet Catalog
週期彗星 | ||
---|---|---|
前一顆彗星 科馬斯·索拉彗星 |
丹尼爾彗星 | 後一顆彗星 蓋爾彗星 |
週期彗星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