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 |
---|---|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inting Technology | |
曾用名 | 上海印刷研究所 |
成立时间 | 1956年 |
所有方 | 上海印刷集团 |
地理位置 | 中国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209弄60号 |
地理坐标 | 31°13′57″N 121°27′11″E / 31.232404°N 121.453027°E |
网址 | http://www.printinginst.com/ |
![]() |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印研所,是中国当代广泛使用的宋、黑、楷、仿等印刷字体的发源地[1],与北京新华字模厂、上海字模一厂、文字六〇五厂合称「三厂一所」[2]。
沿革
[编辑]印研所的前身为上海市印刷工业公司试验室,建立于1956年8月[3]。1961年8月正式以「上海印刷研究所」的名义运作。1965年改「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4]。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有一百二十余人。文革期间,字体研究室遭解散,所内仅余六十人左右,并改由上海印刷工业公司领导。1973年后,再归上海市出版局领导[3]。2000年,与上海出版印刷物资公司、上海印刷器材制造厂、上海字模一厂、上海市印刷十厂等合并为上海印刷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後成为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单位,隶属于上海印刷集团[5]。2019年改为现名[4]。
字体设计
[编辑]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改会)连同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成立的标准字形组决定以「印刷体、书写体合一」的原则改革字体。1956年1月,中国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正式拉开了改用简化字的帷幕。1957年,文改会推出《汉字字形整理方案(草案)》。1959年12月,文化部根据「革新铅字字体座谈会」的意见组织成立「汉字字形整理组」。[6][7]同年,文化部副部长胡愈之提出整理并创写新字体的指示。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汤季宏领命筹建印刷字体研究室。1960年8月,印刷字体研究室正式成立,负责字体的整旧创新工作。1961年,将字体研究室从上海市印刷工业公司试验室划入上海印刷研究所,从各单位集合了三十余人,正式开始字体设计工作。[8]

六十年代初,印研所连同北京新华字模厂为《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编制搜集资料,于1962年向文化部提出《印刷通用字表(草稿)》[6][7],为「新字形」的制定提供了参考。随後,为《辞海》、《毛泽东选集》横排本设计了宋一体、黑一体、宋二体、黑二体等字体,後广泛用于一般书籍的排印[1][5][9]。
文革后,向英国蒙纳公司提供宋、黑、楷、仿四种字体的字稿并建成字库,作为留购蒙纳激光照排系统的补偿条件[10][5][11]。後又向「748」工程提供这批字稿,协助印刷业从铅字排版向桌面出版转型。这批字稿日後为方正等字体厂商所用[9]。所研制的点阵汉字被批准为国家标准[12]。
与方正字库合作多次,完成方正书宋等字体。[5]
2009年6月,印研所申报的《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1]。
2023年7月,发布「印研宋七」字体,基于徐学成为毛泽东著作设计的字体原稿制作[13][14]。
编印有《印刷活字研究参考资料》论文集。[5]
其他成就
[编辑]八十年代,引进英国蒙纳激光照排系统,并经五六年的时间消化,编制了自己的排版系统。[12]
研制了预制感光版(PS版)、感光胶、纸基涂塑轧花等生产工艺。[12]
自1972年以来主办《印刷杂志》。[5]
自2020年以来经营上海印刷字体展览馆。[15]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徐颖. 一览汉字印刷字体的源流与发展. 新闻晨报. 2020-10-15 [2025-05-04] (中文(中国大陆)).
- ^ 上海活字 — 徐学成档案:2.文章:京沪鄂印刷活字设计概况. 上海活字. [2025-05-04].
- ^ 3.0 3.1 中华印刷通史. 大中华印艺网. [2025-05-04].
- ^ 4.0 4.1 陈其瑞; 王月. 文字的记忆:坚持与热爱——上海市非遗“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其瑞访谈. 非遗传承研究. 2021, (22): 55.
- ^ 5.0 5.1 5.2 5.3 5.4 5.5 周建宝. 溯改革创新发展探索之路——写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成立60周年之际. 印刷杂志. 2016, (10): 3-7.
- ^ 6.0 6.1 武占坤; 马国凡. 汉字·汉字改革史.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04: 167–168. ISBN 7-217-00325-3.
- ^ 7.0 7.1 陈明远. 《标准现代汉字表》的定量工作. 语文现代化. 1981, (05): 42-43.
- ^ 徐学成; 车茂丰.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记上海印刷字体研究所对汉字印刷字体规范化设计与制作的贡献. 印刷杂志. 2008, (06): 86.
- ^ 9.0 9.1 9.2 字海沉浮:中国现代造字发展缩影. The Type. [2025-05-04] (中文(中国大陆)).
- ^ 徐学成. 蒙纳激光照排字体设计概况. 上海活字. [2025-05-04].
- ^ 王益. 引进英国蒙纳中文激光照排系统纪实. 印刷技术. 1992, (06).
- ^ 12.0 12.1 12.2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办公室. 上海出版十年 1978-1988. 上海: 百家出版社. 1990: 14. ISBN 7-80576-142-6.
- ^ 印研宋七体|Monotype蒙纳字库. Monotype. [2025-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5) (中文(简体)).
- ^ 新华社. 传承印刷业非遗技艺 手工字体“印研宋七”在沪首发. 2023-07-23 [2025-05-04].
- ^ 中国政府网. 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揭牌开馆. 2020-10-15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