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椎關節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脊椎關節退化

椎關節病[1](英語:spondylosis)是脊椎退行性病變,典型的特徵是韌帶肥大、椎間盤退變和骨贅形成,這些變化可能導致神經結構受到撞擊或夾擠,引起疼痛或功能障礙,包括力量、協調、感覺和內臟功能的喪失[2]。椎關節病是脊柱病英語Spinal disease(spinal disease)或脊椎病英語Spondylopathy(spondylopathy)的一種。椎關節病依病理機制翻譯有許多異名,如:脊椎關節退化椎關節粘連椎關節強硬[3][4]退化性脊椎炎(但事實上此病主要不是炎症性疾病[5][6])。

頸椎段則稱為頸椎病[7]cervical spondylosis)或頸椎關節病[8][9]

常見病因[編輯]

  1. 職業原因,長期從事低頭伏案工作的人員最易患頸椎病,如作家、教師、會計、繪圖、縫紉工、IT業工作者及機關工作人員等,還有長期仰頭工作的人員例如天花板的粉刷工人。
  2. 吸煙,飲食不當等因素會影響淋巴回流,間接對頸椎不利。
  3. 開車等慣性損傷,高速行車中的突然剎車而造成頸椎病已是相當常見,我們常常稱之為「揮鞭」樣損傷。
  4. 外傷,指外力暴力造成的頸椎受傷。
  5. 氣候環境,頸椎病病人常因風寒、潮濕等環境改變、季節氣候變化而加重。
  6. 年老退變,隨着老年人的機體、內臟、形態、功能的逐步衰老退化,運動系統也會隨着衰老而退變。

分類及症狀[編輯]

頸椎病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和其他型,臨床常表現為、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區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縮,甚至四肢癱瘓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多。但隨着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積極預防保健的不足,近年來在青少年中亦不罕見。

治療[編輯]

頸椎病是多種疾病的根源,其退行性病變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它也是一種疑難疾病,發病後需要醫生進行專業的診斷並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按摩治療頸椎病屬於患者可以接受的常見治療方式,具有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滑利關節、整復錯縫等作用,對神經根型的效果較為明顯,對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也有一定的療效。對脊髓型頸椎病,按摩療法應慎用。

頸椎病治療的根本原則,是促使頸椎恢復原有正常、穩定的生物力學結構,其中最主要的是恢復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前屈),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通過姿勢調整、特別是睡姿調整,適當休息以及正確的頸肩背部肌肉鍛煉就能恢復。藥物具有止痛、消炎等作用,針灸、推拿、物理治療等能緩解頸部肌肉痙攣、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均有一定療效,但這些方法在促進頸椎恢復正常生物力學結構方面沒有作用。當然比治療更重要的是日常保健,如姿勢調節等。牽引無助於頸椎恢復正常的生物力學結構,甚至有拉直頸椎生理彎曲(前屈)的弊端,應當慎用。

外部連結[編輯]

參考[編輯]

  1. ^ 椎關節病. 樂詞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繁體中文)
  2. ^ M. Mahan, S.W. Chang, Encyclopedia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Seco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2014, Page 293, ISBN 9780123851581,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385157-4.00787-9.
  3. ^ 黃仲蓀; 金淑然. 最新英漢醫學大辭典. 中央圖書出版社. 2005: 1417. ISBN 9789576375408. 
  4. ^ 肖希喆. 張蘭清 , 編. 医学术语构词手册.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 
  5. ^ Anderson G, The epidemiology of spinal disorders. in: Frymoyer J.W The adult spin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Raven Press, New York, 1991: 107-146
  6. ^ Michael Devereaux,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Volume 93, Issue 2, 2009, Pages 477-501, ISSN 0025-7125, https://doi.org/10.1016/j.mcna.2008.09.013.
  7. ^ 張文娣,陳朝暉,王婷婷,等. 基於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的頸椎病中樞重塑機制研究進展[J]. 磁共振成像,2023,14(12):166-171.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3.12.030
  8. ^ 頸椎關節病. 樂詞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繁體中文)
  9. ^ 蔡忠憲.頸椎病證治淺析[J].內蒙古中醫藥, 2011, 030(001):17-18.DOI:CNKI:SUN:NZYY.0.2011-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