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
外觀

文昌閣或文昌樓、魁星閣、奎閣、奎星閣、魁星樓等,是中國一種傳統祭祀建築,為祭祀傳說中掌管文運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風昌盛而建[1][2]。
古代儒生,在文廟祭孔的同時,也崇拜主宰文運諸神。有「五文昌」之說,即文昌帝君、魁星、朱衣神、孚佑帝君(呂祖師)、文衡帝君(關帝君)。但各地文昌閣內所祀神祇數目不一,也有同時修建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閣和祭祀魁星的魁星閣的情況。
文昌閣多建在市井中心地帶或地勢較高處,一般為磚木結構樓閣式建築,攢尖頂,二、三層居多,每層皆有檐面,四、六、八角不一。一層多為磚牆,開窗設大門[1][2];二層以上為木牆或木柵欄,可憑欄遠眺。因此文昌閣除祭祀功能外還成了當地文人雅士聚會的場所。
著名文昌閣
[編輯]

北京
[編輯]- 頤和園文昌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津
[編輯]- 天津文昌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風貌建築
河北
[編輯]山西
[編輯]吉林
[編輯]江蘇
[編輯]浙江
[編輯]江西
[編輯]山東
[編輯]廣東
[編輯]四川
[編輯]貴州
[編輯]雲南
[編輯]陝西
[編輯]台灣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 ^ 1.0 1.1 郭哲銘. 《浯乡小事典》. 金門縣文化局. 2006年12月: 101、102頁. ISBN 978-986-00-6631-9.
- ^ 2.0 2.1 黃振良、陳炳容. 《前人的足迹 金门的古迹与先贤》. 金門縣金城鎮: 金門縣文化局. 2009年11月: 222頁. ISBN 978-986-02-10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