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马
外观

(重定向自Wismar)
维斯马 Wismar | |
---|---|
![]() | |
![]() | |
在西北梅克伦堡县的位置 | |
坐标:53°53′33″N 11°27′54″E / 53.8925°N 11.465°E | |
国家 | ![]() |
联邦州 | ![]() |
县 | 西北梅克伦堡县 |
面积1 | |
• 总计 | 41.72 平方公里(16.11 平方英里) |
人口(2022-12-31)[1] | |
• 總計 | 43,878人 |
• 密度 | 1,052人/平方公里(2,724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CET(UTC+01:00) |
• 夏时制 | CEST(UTC+02:00) |
邮政编码 | 23952、23966、23970 |
市镇编码 | 13074087 |
电话区号 | 03841 |
車輛號牌 | HWI、WIS |
網站 | https://www.wismar.de/ |
维斯马(德語:Wismar,發音:[ˈvɪsmaʁ] ⓘ;低地德語:Wismer)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西北梅克伦堡县的城市,也是西北梅克伦堡县的县治,面积41.72平方千米,2023年12月31日人口为44,022人,是该州第六大城市,也是梅克伦堡地区继罗斯托克、什未林和新勃兰登堡之后的第四大城市。
这座波罗的海城市曾是汉萨同盟成员,并在中世紀後期繁荣发展。时至今日,许多这一时期的建筑仍然保存完好。2002年6月27日,維斯馬老城與施特拉爾松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
[编辑]维斯马或于1226年由梅克倫堡王朝的海因里希·博尔温一世建立。1259年,这座城市成为汉萨同盟的一部分。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后,维斯马正式成为瑞典帝国的一部分。1803年,瑞典将维斯马归还给梅克倫堡-什未林大公國,但保留了100年后的赎回权。1903年,瑞典正式放弃对此地的主权要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维斯马遭受了多次空袭。1945年5月2日,英国第6空降师占领了维斯马。1945年7月1日起,维斯马成为德国苏占区的一部分。
1949年—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时期,维斯马成为东德仅次于罗斯托克的第二大港口,并发展了造船业。
姊妹城市
[编辑]维斯马共与以下城市结为姊妹城市关系:
芬兰 凯米(1959年)
丹麦 奥尔堡(1961年)
法國 加来(1966年)
德国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吕贝克(1987年)
瑞典 卡尔马(2002年)
阿尔巴尼亚 波格拉德茨(2019年)
乌克兰 喬爾諾莫爾斯克(2023年)
此外,维斯马还与下列城市建立了友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