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狄塞尔
鲁道夫·狄塞尔 Rudolf Diesel | |
---|---|
![]() | |
出生 | 1858年3月18日![]() |
逝世 | 1913年9月30日 拉芒什海峡 |
国籍 | ![]() |
职业 | 發明家、工程師、企業家 |
雇主 | 蘇爾壽公司、林德集團、MAN集團 |
知名于 | 發明柴油引擎 |
配偶 | 瑪莎·狄塞爾 |
儿女 | 小魯道夫、海蒂和歐根 |
父母 | 西奧多·狄塞爾、愛麗絲·狄塞爾 |
奖项 | 克瑞森獎章 (1901) |
鲁道夫·克里斯蒂安·卡尔·狄塞尔(德語:Rudolf Christian Karl Diesel,发音:[ˈdiːzl̩] (ⓘ);1858年3月18日—1913年9月30日),德国工程師,柴油发动机的發明者,西方语言中的柴油(diesel)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在1892年提出压缩点火式内燃机的原始设计,经过不断的试制和改进,于1897年在德國奥古斯堡工廠制成以煤油為燃料的壓缩點火式引擎,以后很快发展為以柴油為燃料的壓缩點火式内燃机,即柴油引擎。
早年生平
[编辑]狄塞爾於1858年生於巴黎的德裔家庭。他的父母是居住在巴黎的巴伐利亞侨民。特奥多尔·狄塞爾是一名圖書裝訂工,1848年他離開了家鄉巴伐利亞的奧格斯堡。1855年,他在巴黎遇到了他的妻子,一個紐倫堡商人的女兒,並在那裡成為了皮革製品製造商。
出生後不久狄塞尔就被寄送給了万塞讷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在那裡度過了生命的最初9個月。當狄塞爾回到父母怀抱时,其家庭陷入了經濟困難,年輕的魯道夫·狄塞爾不得不在父親的工作室工作,用手推車給客戶運送皮革製品[1]。他就讀於一所法國新教學校,很快就對社會問題和技術產生了興趣。 作為一名非常優秀的學生,12歲的狄塞尔獲得了基礎教育協會的銅牌,併計劃於1870年進入高等初級學院學習(法語:Ecole Primaire Supérieure)。
然而随着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他的家人被驅逐到英國,遂定居在倫敦,狄塞尔在那裡就讀於一所英語學校[2]。然而在戰爭結束之前,狄塞尔的母親將12歲的魯道夫送回了奧格斯堡,與他的姑姑芭芭拉和姑父克里斯托夫·巴尼克爾一起生活,以便能夠流利地掌握德語。鲁道夫就讀於技術高中(Technische Hochschule),同时參觀了他的姑父教学的王家縣職業學院 (Königliche Kreis-Gewerbeschule)[3]。
14歲時,狄塞尔給父母寫了一封信,說他打算成為工程師。1873年,他以班級第一名的成績完成基礎教育後,進入新成立的奧格斯堡工業學校就讀。兩年後他獲得了巴伐利亞王家慕尼黑理工學院(即后来的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獎學金,但他違背了父母的意願接受了這個獎學金,因為他們希望他去工作。
从慕尼黑工業大學畢業後,狄塞爾被聘為冷機工程師,但後來熱衷於引擎設計。狄塞爾不久後設計了數款引擎,1892年時得到德國、瑞士和英國專利,並於美國提出專利申請。
事業
[编辑]
狄塞尔在慕尼黑的一位教授是卡尔·冯林德 (Carl von Linde)。 1879年7月,狄塞尔因傷寒病而無法畢業。 在等待下一個考試日期期間,他在瑞士溫特圖爾的蘇爾壽兄弟機械廠獲得了實際工程經驗。 狄塞尔於1880年1月以最高學術榮譽畢業並返回巴黎,在那裡他協助他的前慕尼黑教授卡尔·冯林德設計和建造了一座現代製冷和製冰廠。一年後,狄塞尔成為該工廠的負責人。
1883年,狄塞尔與马尔塔·弗莱彻(Martha Flasche)結婚,並繼續為林德工作,在德國和法國獲得多項專利[4]。
1890年初,狄塞尔與他的妻子和孩子鲁道夫(Rudolf Jr)、赫迪(Heddy)和欧根(Eugen)搬到柏林,負責管理林德的公司研發部門並加入那裡的其他幾個公司董事會。由於不允許他在林德公司任職期間開發的專利用於自己的目的,因此他擴展到製冷領域之外。他首先使用蒸汽,他對熱效率和燃料效率的研究使他使用氨蒸汽建造了蒸汽機。 然而,在測試期間,發動機爆炸並差點殺死他。他對高壓縮氣缸壓力的研究測試了鋼鐵氣缸蓋的強度。在撞車時一個發動機爆炸,他在醫院住了好幾個月,隨後出現健康和視力問題。
自從參加了卡尔·冯林德的講座後,狄塞尔就打算設計一種可以接近卡諾循環最大理論熱效率的內燃機。他為這個想法工作了幾年,1892年,他認為他的理論已經完成。 同年,狄塞尔獲得了德國專利DRP 67207[5]。 1893 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替代蒸汽機和當今已知的燃燒機的理性熱機的理論和構造》,他從1892年初就開始研究這本書[6]。 這篇論文是他研究和開發柴油機的基礎。 到1893年夏天,狄塞尔意識到他最初的理論是錯誤的,這導致他在1893年為更正的理論提交了另一份專利申請[5]。
狄塞尔了解熱力學以及燃油效率的理論和實踐限制。 他知道燃料中多達90%的可用能量都浪費在蒸汽機上。 他在發動機設計方面的工作受到更高效率比的目標的推動。 在他的發動機中,燃料在壓縮衝程結束時注入,並被壓縮產生的高溫點燃。 從1893年到1897年,奧格斯堡奧格斯堡機械製造廠的主管海因里希·馮·布茲 (Heinrich von Buz) 為魯道夫·狄塞尔 (Rudolf Diesel) 提供了測試和發展他的想法的機會。
第一台成功的柴油發動機Motor 250/400於1897年進行了正式測試,現在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展出。
魯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 的設計在德國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獲得了專利[7][8]。
他於1978年入選汽車名人堂(Automotive Hall of Fame)。
失踪和死亡
[编辑]
1913年9月29号晚上,狄塞尔从安特卫普登上了大东部铁路公司的德累斯顿号邮轮,前往参加一个与加强柴油发动机制造公司(Consolidated Diesel Manufacturing company)在伦敦的会议。他吃完晚饭后10时左右回到他的房间,留下话说第二天早上6:15时叫他。但之后就再没有人见到他[9]。十天以后,荷兰船科尔岑号(Coertsen)的船员看到了一个在海上漂浮的人的尸体。尸体严重腐烂,以至于他们并没有将尸体打捞上船。相反,船员将尸体上的个人物品(药丸,钱包,小刀,眼镜盒)取出,将尸体扔回大海。10月13日鲁道夫的儿子,尤金鲁道夫确认了这些遗物属于他的父亲[10]。
關於迪塞爾的死亡有多種解釋。其他人,如迪賽爾的傳記作者格羅瑟(1978)[11]和西陶爾(1978)[12]認為他是自殺身亡[13]。另一個想法認為,他是被謀殺的,因為他拒絕授予德國軍隊使用他的發明的專有權;事實上,狄塞爾登上德累斯頓號的目的是與英国王家海軍代表會面,討論使用柴油發動機為英國潛艇提供動力的可能性[14]。 另一種理論認為,他的死亡是英國政府為掩蓋他叛逃英國而設下的詭計,他隨後去了加拿大,在蒙特利爾的維克斯造船廠工作,並負責突然加速生產潛艇用柴油發動機[15]。 由於現有證據有限,他的失蹤和死亡仍是未解之谜。

1950年,日本柴油機製造商洋馬公司的創始人山岡孫吉訪問西德時得知,狄塞爾並沒有墓碑或紀念碑,山岡和與狄塞爾有關的人們開始為紀念他做準備。1957年,為紀念狄塞爾誕辰100週年和柴油發動機發明60週年,山岡在巴伐利亞州奧格斯堡的維特爾斯巴赫公園內修建了魯道夫·狄塞爾紀念花園(Rudolf-Diesel-Gedächtnishain),狄塞爾曾在這裡接受早期技術教育和原始發動機研發。
遺產
[编辑]
狄塞尔去世後,他的發動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並在許多應用中成為了蒸汽活塞發動機的非常重要的替代品。由於柴油發動機需要比汽油發動機更重、更堅固的結構,因此它在航空領域的應用有限。 然而,柴油發動機在許多其他應用中變得廣泛,例如固定式發動機、農業機械和一般的非公路機械、潛艇、船舶,以及後來的機車、卡車、和現代汽車。
由於更高的壓縮比和更長的燃燒持續時間,柴油發動機具有比汽油發動機更省油的優點,這意味著溫度上升更慢,允許更多的熱量轉化為機械功。
狄塞尔對使用煤塵[16]或植物油作為燃料很感興趣,事實上,他的發動機使用的是花生油[17]。 儘管這些燃料並未立即流行,但2008年燃料價格上漲,加上對石油儲量的擔憂,導致植物油和生物柴油的使用更加廣泛。
柴油發動機中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同名柴油,源自原油的精煉。 柴油比汽油更安全,因為它的閃點比汽油的高約 175°F(79.4 °C)[18],並且不會爆炸。
引用
[编辑]- ^ Sittauer 1990, p. 50.
- ^ Sittauer 1990, p. 51.
- ^ Rudolf Diesel. Britannica. [2024-08-25] (英国英语).
- ^ James, Ioan. Remarkable Engineers: From Riquet to Shann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29 [2021-12-25]. ISBN 97811394862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 ^ 5.0 5.1 Friedrich Sass: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Verbrennungsmotorenbaus von 1860 bis 1918, Springer, Berlin/Heidelberg 1962, ISBN 978-3-662-11843-6. p. 383
- ^ Friedrich Sass: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Verbrennungsmotorenbaus von 1860 bis 1918, Springer, Berlin/Heidelberg 1962, ISBN 978-3-662-11843-6. p. 394
- ^ 美國專利第542,846号
- ^ 美國專利第608,845号
- ^ Greg Pahl, "Biodiesel: Growing a New Energy Economy",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1-933392-96-7
- ^ Diesel's Fate Learned. The Evening News Star (Washington, D.C.). 14 October 1913: 13.
- ^ Grosser 1978.
- ^ Sittauer 1990, p. 122.
- ^ 存档副本. [201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1).
- ^ The tumultuous history of the diesel engine. Autoblog. [3 September 2018] (英语).
- ^ Brunt, Douglas, The Mysterious Case of Rudolf Diesel, 2023; ISDN 9781982169909
- ^ DE 67207 Rudolf Diesel: "Arbeitsverfahren und Ausführungsart fü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n" p. 4.
- ^ Biodiesel Technical Information (PDF). biodiesel.org. [27 Dec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28).
- ^ Flash Point – Fuels. Engineering ToolBox. 2005 [18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 Cummins., C. Lyle Jr., Diesel's Engine: Volume 1: From Conception To 1918, Wilsonville, OR: Carnot Press, 1993, ISBN 978-0-917308-03-1. (C. Lyle Cummins, Jr. was the son of Clessie Cummins, founder of the Cummins Company).
- Grosser, Morton, Diesel: The Man and the Engine, New York: Atheneum, 1978, ISBN 978-0-689-30652-5, LCCN 78006196
- Moon, John F., Rudolf Diesel and the Diesel Engine
, London: Priory Press, 1974, ISBN 978-0-85078-130-4, LCCN 74182524
- Sittauer, Hans L., Biographien hervorragender Naturwissenschaftler, Techniker und Mediziner, issue 32: Nicolaus August Otto Rudolf Diesel (4th edition), Leipzig, DDR: Springer (BSB Teubner), 1990, ISBN 978-3-322-00762-9
- Brunt, Douglas, The Mysterious Case of Rudolf Diesel, United States: Atria Books,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2023, ISBN 978-198216990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