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F·W·穆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F·W·茂瑙
F·W·穆瑙
导演
本名F. W. Murnau
出生
Friedrich Wilhelm Plumpe

(1888-12-28)1888年12月28日
逝世1931年3月11日(1931歲—03—11)(42歲)
死因車禍
墓地施塔恩斯多夫西南公墓英语Stahnsdorf South-Western Cemetery
母校腓特烈-威廉-大學
海德堡大學
活跃年代1919年-1931年
签名
「Murnau」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国大陸茂瑙、穆尔瑙
港澳茂瑙
臺灣穆瑙

弗里德里希·威廉·穆瑙德語Friedrich Wilhelm Murnau、1888年12月28日—1931年3月11日)是默片時代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出生於德國,後來前往好萊塢發展。

生平

[编辑]

1888年生於德意志帝國比勒費爾德,原名弗里德里希·威廉·普伦佩(Friedrich Wilhelm Plumpe),七岁之后搬到卡塞尔[1],并在那里长大。他有两个兄弟,伯恩哈德和罗伯特,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伊达和安娜。他妈妈奥蒂莉·福尔布拉赫特是他父亲海因里希·普伦佩的第二个妻子。海因里希·普伦佩是德国西北部一家制衣厂的老板[2] 。他们的别墅常常被改造成舞台,上演穆瑙导演的小戏剧。他12岁就已阅读过叔本华尼采莎士比亚易卜生的戏剧了[3][4]

弗里德里希·威廉·普倫佩後來改名為穆瑙(Murnau),名稱是來自一座巴伐利亞小鎮施塔弗尔湖畔穆尔瑙,他曾在此住過一陣子[5]

穆瑙在柏林大学学习语言学,后来在海德堡大學攻讀艺术史文学。导演馬克斯·萊因哈特在学校的一次学生表演中看中了他,并决定邀请他去自己的演员学校。不久后他成为弗兰茨·马尔克拉斯克-许勒漢斯·艾倫鮑姆-德格勒德语Hans Ehrenbaum-Degele的朋友。

一戰期間曾從軍參戰,並於戰後1919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作品《穿藍衣的男孩德语Der Knabe in Blau》。

1926年時,穆瑙前往美國好萊塢發展,拍下了《日出》等經典名片。

車禍去世

[编辑]

1931年3月10日,即電影《禁忌》上映前一周,F·W·穆瑙駕駛一輛租來的帕卡德旅行車,沿著太平洋海岸公路從加州洛杉磯出發。F·W·穆瑙的貼身男僕埃利亞扎·加西亞·史蒂文森(Eliazar Garcia Stevenson)為了避開一輛意外轉向北行的卡車而急轉彎[6]。汽車撞上路堤後翻車,車內所有人員都被拋出車外[7]。F·W·穆瑙頭部受傷,隔天在聖塔芭芭拉醫院去世[1][8]

1931年3月19日,好萊塢路德教會為F·W·穆瑙舉行了追悼會。他的遺體被運往德國[9] ,4月13日被安葬在柏林附近的施塔恩斯多夫西南公墓[10][11]。參加他第二次葬禮的人有羅伯·佛萊厄提埃米爾·傑寧斯弗里茨·朗,他們致了悼詞。葛麗泰·嘉寶請人製作了一個F·W·穆瑙的死亡面具,在好萊塢工作期間,她一直把它放在自己的桌子上。

2015年7月,F·W·穆瑙的墳墓被人闖入,遺體遭到翻動,頭骨被不明的人士偷走[12]

主要作品

[编辑]
年分 電影
譯名 原名
1919 穿藍衣的男孩德语Der Knabe in Blau Der Knabe in Blau
1920 駝背人與舞女德语Der Bucklige und die Tänzerin Der Bucklige und die Tänzerin
魔王德语Satanas Satanas
兩面神的頭德语Der Januskopf Der Januskopf
夜晚‐深夜‐清晨德语Abend – Nacht – Morgen Abend - Nacht - Morgen
1921 古堡驚魂 Schloß Vogelöd
欲望德语Sehnsucht (1921) Sehnsucht
夜中行德语Der Gang in die Nacht Der Gang in die Nacht
1922 女走私犯瑪麗莎德语Marizza, genannt die Schmugglermadonna Marizza, genannt die Schmugglermadonna
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 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魅影德语Phantom (1922) Phantom
燃燒的大地德语Der brennende Acker Der brennende Acker
1923 驅逐德语Die Austreibung Die Austreibung
1924 最卑賤的人德语Der letzte Mann (1924) Der letzte Mann
公爵的錢財德语Die Finanzen des Großherzogs (1924) Die Finanzen des Großherzogs
1925 塔度夫德语Tartüff (Film) Herr Tartüff
1926 浮士德 Faust
1927 日出 Sunrise
1928 四魔鬼英语4 Devils 4 Devils
1930 都市女郎英语City Girl (1930 film) City Girl / Our Daily Bread
1931 禁忌英语Tabu: A Story of the South Seas Tabu: A Story of the South Seas

後世

[编辑]

2000年,E·艾利亞·梅希英语E. Elias Merhige曾根據穆瑙導演《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時的經歷拍攝了一部電影,名為《我和殭屍有份合約》;在該片中,穆瑙由尊·麥高維治扮演,而梅希更假設穆瑙為了電影的真實感,竟然請來了真正的吸血鬼來飾演主角。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F. W. Murnau. TCM.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21, 2015). 
  2. ^ Plumpe, Heinrich. www.deutsche-biographie.de. [December 28,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10, 2018) (德语). 
  3. ^ Friedrich Wilhelm Murnau. internettrash.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24, 2005). 
  4. ^ Hergemöller, Bernd-Ulrich. Mann für Mann. LIT Verlag. 2010 [September 19, 2020]. ISBN 978-3-643-10693-3.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13, 2020). 
  5. ^ Room, Adrian. Dictionary of Pseudonyms: 13,000 Assumed Names and Their Origins 5. McFarland. 2012: 340. ISBN 978-0-7864-5763-2. 
  6. ^ "Nevada, U.S., Death Index, 1980-2012." Nevada State Health Division, Office of Vital Statistics. State Death Index. Nevada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arson City, Nevada. Ancestry.com.
  7. ^ Transcript of the coroner's inquest for Frederick [sic] Wilhelm Murnau, held on March 11, 1931 in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Superior Court. Case number 1195.
  8. ^ F. W. Murnau Killed in Coast Auto Crash..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2, 1931 [January 2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23, 2018). 
  9. ^ Hollywood Daily Citizen; March 20, 1931.
  10. ^ 'Nosferatu' director F.W. Murnau's skull stolen by grave robber. Mercury News. Associated Press. July 15, 2015 [January 28,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28, 2018). 
  11. ^ Wilson, Scott. Resting Places: The Burial Sites of More Than 14,000 Famous Persons 3rd. McFarland & Company, Inc. 2016. ISBN 978-0-7864-7992-4. 
  12. ^ Nosferatu director's skull believed stolen. BBC News. July 15, 2015 [July 15,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2, 2018).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