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街

坐标22°19′44.9112″N 114°9′25.1202″E / 22.329142000°N 114.156977833°E / 22.329142000; 114.15697783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通州西街
Tung Chau Street
通州街
通州街近長沙灣宇晴軒
原名差館街、福洲街
命名日期1927年11月25日
道路長度2.2公里(1.4英里)
车速限制50公里每小時
车道数單線北行(塘尾道至大角咀道一段)
雙線南行(東京街至大角咀道一段)
雙線雙行(荔枝角道至東京街一段)
地點香港九龍深水埗區
起點塘尾道
終點荔枝角道
Tung Chau West Street
通州西街
通州西街
道路長度210米(690英尺)
车速限制50公里每小時
车道数2線北行
地點香港九龍長沙灣
起點長沙灣道
終點瓊林街

通州街(英語:Tung Chau Street)是香港九龍的一條道路。道路南端連接大角咀塘尾道,北端連接長沙灣荔枝角道,而西九龍走廊則架空於其上。在南昌街欽州街之間的一段通州街旁,設有一個玉器市場[1][2][3][4][5][6][7][8][9][10][11][12]

通州西街[编辑]

通州西街

通州西街位於北長沙灣工業區內,在1920年代初填海規劃中,原本會與通州街連接[13],但及後由於更改土地用途,兩條街最終未能連接,為方便辨識,比較短的一段1970年代改名為通州西街。

歷史[编辑]

通州街建造時名為差館街,後來改名為福州街,再改至現名,名稱取自江苏通州直隸州民國時期改稱南通縣(今南通市),而並非命名於直隸省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1978年之前,通州街是一條海傍道路。及後因填海關係,深水埗的海岸線日漸向西推進[14][15],現時通州街已成為了一條內陸道路。而正因如此,由東京街南昌街的一段通州街,是不設西行線的。

沿線建築物[编辑]

通州街332-338號「時尚華庭」

交匯道路[编辑]

通州街西[编辑]

通州街[编辑]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巴士
專線小巴

參考資料[编辑]

  1. ^ 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日舉行的 城市規劃委員會 第883次會議記錄 (PDF). 香港城市規劃委員會. 2007年6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2. ^ 空置街市攤檔公開競投資料 - 25/06/2021 - (一年短期租約) (PDF). 食物環境衞生署. 2021年6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3. ^ 要求盡快召開跨政府部門會議討論棚仔遷拆事宜 (PDF). 棚仔關注組 致立法會 文件. 2016年1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4. ^ 要求舒緩通州街石器巿場販商營商情況 (PDF). 深水埗區議會文件. 2008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5. ^ 有關深水埗電器回收商阻街事宜的改善建議 (PDF). 環境及衞生委員會文件. 2018年5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6. ^ 披露記錄 (PDF). 建築署. 2020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7. ^ 黃碧虹. 消失的空間與湮沒的歷史 ── 「都市革命」下的街道文化 (PDF). 文化研究@嶺南. 2007年7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8. ^ 提升香港易行度研究(Study on Enhancing Walkability in Hong Kong) (PDF). 運輸署 - 香港好.易行. 2021年12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9. ^ 深水埗故事2 (PDF). 深水埗區議會市區更新及歷史建築保育工作小組. 2011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10. ^ 深水埗市區更新 地區願景研究報告 108個受訪者的訪談記錄 (PDF). 香港中文大學環境政策與資源管理研究中心. 2010年4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11. ^ Developing Hong Kong into a Walkable City: Proposed Strategy and Conceptual Pedestrian Plans in Central and Sham Shui Po Pilot Areas (PDF). Task Force on Water-land Interface and Harbourfront Activation. 2019年7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12. ^ 匡扶弱勢 (PDF).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2013年4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13. ^ Development of New Kowloon. [202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6). 
  14. ^ 王煒文.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海港城市的發展歷程和現貌 (PDF). Const-Infobank.org. 2019年3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15. ^ 規劃我城. 嶺南大學「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2016年9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