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飛龍白粉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輕海紋白蝶
飛龍白粉蝶
台灣亞種(T. n. karumii)雌蝶
台灣亞種(T. n. karumii)雌蝶背面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粉蝶科 Pieridae
属: 飞龙粉蝶属 Talbotia
种:
飛龍白粉蝶 T. naganum
二名法
Talbotia naganum
Bernardi, 1958

飛龍白粉蝶Talbotia naganum)也稱大紋白蝶輕海紋白蝶嬌鸞紋白蝶鐘萼木白粉蝶那迦粉蝶飛龍粉蝶,是飛龍白粉蝶屬的一種蝴蝶。該屬為單種屬,其下僅本種;亦有學者主張將本種併至粉蝶屬之中[1]。本種因雌蝶背面的飛龍形花紋而得名,台灣特有亞種之亞種名(karumii)與俗名「輕海紋白蝶」則係紀念發現者,日治時期於蘇澳任教的輕海軍馬[2]

描述

[编辑]

雄蝶頭部有毛,白色混黑褐色;黑褐色觸角帶白鱗;口器黑褐色,下唇鬚白色前伸,腹側有白與褐毛。胸部黑褐色,背面有灰白毛,腹面白色。腹部背面黑褐色,散布白鱗,腹面白。足為白色,腿內側有明顯毛。

前翅長27-35 mm,呈細長三角形,翅緣多近直,外緣略凸。翅背面底色白,前翅M3與CuA2室常有黑褐斑,翅尖有鋸齒狀黑帶,靠近中室有黑褐條帶,翅基多帶黑鱗。腹面紋路類似,但後翅、翅尖及前緣脈區為乳黃色,翅尖無黑帶。雌蝶翅紋較寬,前翅背面多一長條帶,後翅Sc+R1室與翅室外端各具黑褐斑點。[3]

分布

[编辑]

本種見於東亞地區,包括印度東北部、中國華西華南海南島中南半島本部與台灣。台灣於本島東北角、北部地區可見[1]

生態習性

[编辑]

本種幼蟲以疊珠樹科鐘萼木為食,一年多世代,以蛹態越冬。

資料來源

[编辑]
  1. ^ 1.0 1.1 徐堉峰. 台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 台中市: 晨星出版社. 2013. ISBN 978-986-177-669-9. 
  2. ^ 陳建仁、呂志堅. 蝴蝶生活史圖鑑. 台中市: 晨星出版社. 2014. ISBN 978-986-177-784-9. 
  3. ^ 徐堉峰, 黃嘉龍, 梁家源. 臺灣蝶類誌第二卷粉蝶科.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ISBN 9789860551563.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