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同兹
蕭同茲 | |
---|---|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95年![]() |
逝世 | 1973年(77—78歲)![]() |
墓地 | 陽明山第一公墓 |
籍贯 | 湖南常寧 |
国籍 | ![]() ![]() |
政党 | ![]() |
学历
| |
经历
|
蕭同茲(1895年11月4日—1973年11月11日)原名異,字同茲,以字行,號涵虛,湖南省常寧人,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委員、中央通訊社創社社社長。育有一子蕭孟能。
生平
[编辑]
1895年11月4日,蕭同茲生於湖南常寧縣。1911年,從衡郡聯合中學畢業,1917年,從湖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畢業並在湖南電燈公司任職,就讀湖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期間加入中華革命黨。1918年,赴天津市,在法國投資的永和機械廠擔任設計師。1920年冬,和黃愛、庞人铨兩人密切合作,參加湖南勞工運動。1922年秋,擔任湖南省立乙種工業學校數學教師。1923年9月,被譚延闓聘為湖南討賊軍總司令部行政委員。[1]
1924年,追隨孫文,加入中國國民黨。1928年,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秘書。自1932年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總社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一職約20年,同年與陳再君(約1912[2]-1960年10月7日[3])結婚。1935年12月,在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後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常委。
抗日戰爭時期,蕭同茲在重慶國民政府時期當選為全國新聞聯合會主席。1949年4月前往臺灣,先後擔任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總社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1964年12月21日,卸任後由曾虛白接任。晚年曾任臺北市報業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董事長、復興劇藝實驗學校董事長。
1973年11月11日晚上10點15分,蕭同茲在臺北市寓所水晶大廈(1970年11月10日開工興建,1972年12月22日竣工[4][5])十一樓病逝[6],享壽78歲。[7]現設有蕭同茲先生新聞獎學金、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1974年,楊英風創作蕭同茲銅像。2009年9月1日,中央通訊社舉行蕭同茲銅像安座揭幕儀式,蕭同茲的孫女蕭近仁及其夫婿周其新一家人共同為蕭同茲銅像揭幕。
參考資料
[编辑]- 馮志翔. 蕭同茲傳. 傳記文學雜誌社. 1975.
外部連結
[编辑]- ^ 馮志翔(2015年)
- ^ 萧同兹. geni_family_tree. 2015-03-27 [2025-04-24] (美国英语).
- ^ 蕭同茲夫人昨病逝台北.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60-10-08 (中文(臺灣)).
- ^ 台北市建管處建照記錄. tpebuilding.g0v.ronny.tw. [2025-04-24].
- ^ 水晶大廈: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1號 | 社區介紹 | 社區. 好房網Housefun買屋. [2025-04-24] (中文(臺灣)).
- ^ 沈宗琳. 在茲集. 台北: 蕭同茲文化基金會. 1974: 9.
- ^ 馮志翔. 蕭同茲傳. 臺北市永康街七巷十八號之三: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