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忽里
外观
(重定向自纳忽里)
南忽里(蒙古语:Nom Quli),元朝皇族,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后裔,《元史》等汉籍记作南忽里、喃忽里、纳忽里、那木忽里,波斯语史料《集史》等记作نوم قولی(Nūm qūlī)。他是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统治酒泉、敦煌、哈密一带的豳王出伯的嫡长子,继承了父亲的地位。
生平
[编辑]南忽里首次在史料中出现是在大德七年(1303年),此时他已获元成宗铁穆耳赏赐钞币[1]。《完者都史》记载,在彻底灭亡窝阔台汗国的也儿的石河之战中,南忽里与丞相脱火赤率一部军队与海都军交战。元武宗海山即位前后,约至大二年至皇庆二年(1309年-1313年),南忽里继承亡父之位,开始以豳王身份统治出伯兀鲁思[2][3][4]。
自元成宗与察合台汗国达成和平后,双方关系趋于稳定,但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双边关系破裂并爆发军事冲突。据《完者都史》记载,延祐元年(1314年)前后,出伯之子南忽里、不颜那木达失及出伯侄子宽彻率十二万大军,从肃州至畏兀儿地区屯驻,与察合台汗国君主也先不花之弟埃米尔・火者率领的二万军队对峙。因南忽里部多次陷入补给困境,元仁宗曾数次调拨马匹、金银支援[5]。南忽里的去世时间不详,推测在元英宗硕德八剌即位前后。
南忽里之后的豳王家族记载渐趋零散,帖木儿朝编纂的《贵显世系》记载那木忽里有喃答失和卜颜帖木儿二子。
参考文献
[编辑]- ^ 《元史》卷21:大德七年五月「乙卯……賜諸王那木忽里鈔千錠、幣三十匹。」
- ^ 《元史》卷21::至大元年十一月「乙丑、賜諸王那木忽里金印。」
- ^ 《元史》卷21:至大三年春正月「癸未……賜諸王那木忽里等鈔万二千錠,賜宣徽院使拙忽難所隷酒人鈔万五百八十八錠。」
- ^ 《元史》卷21:至大三年三月「乙酉……遣刑部尚書馬儿往甘肃和市羊馬,分賚諸王那木忽里蒙古軍,給鈔七万錠。」
- ^ 《元史》卷24:皇慶二年五月「甲申……給馬万匹与豳王南忽里等軍士之貧乏者。」《元史》卷24:皇慶二年秋七月「丁未、賜諸王火羅思迷、脱欢、南忽里、駙馬忙兀带金二百两、銀一千二百两、鈔一千六百錠,幣帛各有差。」《元史》卷25:延祐二年五月「戊戌、豳王南忽里等部困乏,給鈔俾買馬羊以济之。」《元史》卷25:延祐三年冬十月「乙未,賜豳王南忽里部鈔四万錠。」《元史》卷25:延祐四年閏月「壬辰,給豳王南忽里部鈔十二万錠買馬。」《元史》卷25:延祐五年八月「丙寅……豳王南忽里等部貧乏,命甘肃省市馬万匹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