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秦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秦凤
秦鳳
大明卫辉府同知
籍貫直隶庐州府舒城縣
出生八月初四日
逝世宣德元年丙午
配偶娶葛氏
出身
  • 建文二年庚辰科進士出身

秦鳳(1374年—1426年),字子儀,號高岗,直隸廬州府舒城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编辑]

縣學生,建文元年(1399年)己卯科應天府鄉試第五十五名。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會試第一百九名,殿試進士。授知湖广兴山县,以贤能著声,简留礼科。升行在刑部郎中。以言事,改卫辉府同知,卒于官。持守清约,人无遗论。所撰有《永乐太平歌》《白玉祯祥诗》《营建宫阙赋》《进洪熙辅政策》二十五道,称旨,付史馆。有《高岗遗稿》,藏于家。后以孙秦民悦贵,赠太子少保、正治上卿、南京兵部尚书。[1]

家族

[编辑]

曾祖秦原五、祖父秦添祐,父亲秦璧。母許氏。慈侍下[2]

參考

[编辑]
  1. ^ 《龙舒友鹿堂秦氏宗谱》《先祖刑部郎中墓表》:我先祖諱鳳,字子儀,别號高崗。生九歲,喪父奉化縣丞府君。母許氏,元行樞密院事同邑許公諱榮之女,孀居守節,紡緝教子。先祖性至孝,曾祖母有弗豫,則終日不解衣帶。治《書經》,善吟作,讀書每徹夜,祁寒盛暑之時,未嘗有間。飛潛蠢動之物,不忍傷殘。時芒文縝典教舒庠,朱學淵作宰舒邑,二公每異之,謂其有公輔之器。洪武己卯,領應天鄉薦。登庚辰進士第,授知湖廣興山縣事。先是,興民以山狹貧困,有典僱子女之風,先祖督勉里鄰,收贖於家,無家者擇配而嫁娶之,民不忍犯;又爲民奏請於朝,准免馬站等船,開除户絶糧税,學校復及四里,縣分三年歲貢一人;其他濟民禱雨之壇、祝神驅虎之事,凡有益於民者,靡不爲之,民用以寧。永樂己丑,九載考最,揀留禮科,建言八事,皆救時之急務,雖權貴,有不避。暨奉命署應天府事,則又兩言民情,三獻詩歌。戊戌,拜行在刑部陝西清吏司郎中,執政者忌之,改河南衛輝府同知。善政及民,民被其惠,嘖嘖之稱,如出一口。嘗巡行屬邑,抵中道,從者饑甚,見民間棗熟,剝食之,先祖呼其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受,先祖乃以楮幣數串,懸於樹而去。吾邑胡君文佩通判於彼,聞衛人至今以爲美談。洪熙改元,先祖進《輔政策》二十五條,其條各引經傳,依附以論説,皆有稽之言,稱旨。嗚呼!以先祖之存心制行如此,雖躋上壽亦宜也,乃僅五十有三,遽考終命,弗克至於大用。天何奪我先祖壽算之早耶!所作詩文,但主乎理,而不爲奇怪雕琢之言。翰林學士許公道中(即许彬)謂其“温厚和平,深沉純正”,林公簡謂其“言柔婉而切實,忠愛之心,溢於言表,皆止乎理義。道德性情之正,足爲後學之法”,少傅劉公叔温(即刘珝)謂其“句句言言,率出自然,如樸士端人,衣冠言動,淳有古風,而浮靡之氣不作”,亦可以見先祖學問之大較矣。距葬之年在宣德丙午,以今弘治改元戊申,計之凡六十三年也,而不肖孫民悦始得以表諸墓。不肖之罪,實何逭焉!嘗讀先祖《訓子歌》,有“尚欲盡事於君,以希天佑吾子孫”之語,其平日積德裕後之心,又可知矣。昊天罔極,莫能報稱,謹招其實,勒之貞珉。嗣秦氏者,尚當勿替。是歲夏四月朔賜進士第中奉大夫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孫秦民悦謹書。
  2. ^ 屈萬里主編《明代進士登科錄》(建文二年庚辰科),台灣學生書局,第一卷,第30-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