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法務部矯正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矯正署
法務部矯正署
Agency of Corrections, MOJ英語
法務部矯正署署徽
機構概要
成立时间2011年1月1日
前身机构
  • 法務部矯正司
類型中央三級行政機關
管轄范围中華民國
驻地333222 桃園市龜山區宏德新村180號
人员数8,445人(含所屬機關)
年度預算新台幣157.73億元(2023年)
首长
  • 署長:周輝煌
  • 副署長:林明達、林憲明
  • 主任秘書:蘇坤銘
任命者法務部部長
任期無任期保障
上级部门法務部
內部單位5組、5室
下設机构
  • 51所
授權法源
網站https://www.mjac.moj.gov.tw/
影像资料

矯正署大門

法務部矯正署(簡稱矯正署)是中華民國有關受刑人被告少年犯、毒品犯等犯罪矯治事務,並管理各地區矯正機關的專責機關,直屬於法務部

沿革[1]

[编辑]
  • 光緒三十二年間,掌理全國刑罰政令的刑部更名為「法部」,並於法部設「典獄司」,置郎中3人、員外郎主事各4人,主管各省監獄、習藝所之罪犯名冊囚衣、囚糧、編纂規則、統計等事項;為矯正署前身。
  •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依《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將法部改為司法部(今法務部),典獄司更名為「監獄司」,首任司長為田荊華。
  • 1980年7月1日實施審檢分隸,司法行政部改制為「法務部」,監獄司改為「監所司」,承辦全國犯罪矯治業務。
  • 1984年11月,法務部研擬《法務部矯正局組織條例》草案函報行政院審議,但於1985年自行撤回。
  • 1990年7月9日,法務部召開研商法務部組織法修正草案會議,時任司長陳豪曾提案設矯正局,惟未能如願。
  • 1994年8月4日,法務部於矯治人員訓練中心召開年度獄政研討會,臺灣臺北看守所提案設立矯正局,將監所行政業務一元化。
  • 1997年6月,矯正司完成「法務部矯正司改制為矯正局(署)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之研究報告。
  • 2005年1月27日,法務部長陳定南卸任前針對本部組織規劃案,正式批示同意成立矯正署。
  • 2008年10月6日法務部將《法務部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法務部矯正署組織法草案》陳報行政院。
  • 2010年4月22日行政院通過法務部所擬的兩法草案。8月1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法務部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法務部矯正署組織法》草案。同年9月1日修訂公布。
  • 2011年1月1日法務部矯正司改制為「法務部矯正署」。

歷任首長

[编辑]

法務部矯正署署長

[编辑]
任次 姓名 任職期間 備註
1 吳憲璋 2011年1月1日─2015年3月31日 中央警官學校正科37期,日本明治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原法務部矯正司司長兼代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所長,因身體健康因素提前退休。
2 巫滿盈 2015年4月1日─2017年1月15日 中央警官學校正科41期,原法務部矯正署嘉義監獄典獄長。屆齡退休。
3 黃俊棠 2017年1月16日─2023年1月15日 中央警官學校正科45期,原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監獄典獄長。屆齡退休。
4 周輝煌 2023年1月16日─現任 中央警官學校正科47期,原法務部矯正署屏東監獄典獄長。

[2]

組織

[编辑]
  • 署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
    • 副署長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
      • 主任秘書,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

行政部門

[编辑]
  • 綜合規劃組
    • 矯正機關年度施政方針、施政計畫、研究發展之彙編、管制及考核。
    • 矯正機關業務評鑑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國際矯正機關(構)之聯繫、交流及推動。
    • 矯正人員教育、訓練、進修、考察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矯正法規、制度之釐定、研擬及闡釋。
    • 法制之諮詢、研究、分析及評估。
    • 國家賠償、申訴及訴願事件之處理。
    • 矯正資料之蒐集、整理及研究編譯。
    • 矯正管理資訊系統之規劃、建置、推動及監督。
    • 其他有關綜合規劃事項。
  • 教化輔導組
    • 調查分類、鑑別、個案調查、心理測驗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教誨教育、諮商輔導、文康活動業務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假釋、撤銷假釋之監督及審核。
    • 累進處遇、縮短刑期、性行考核等案件之監督及審核。
    • 技能訓練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委託加工作業與自營作業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作業導師、職業訓練師等專業訓練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就業輔導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作業技訓設備、勞作金、獎勵金、慰問金之監督及審核。
    • 其他有關教化輔導事項。
  • 安全督導組
    • 戒護安全、管理制度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武器、彈藥、戒具、消防器材之使用、保養與防護訓練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分類收容、移禁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返家探視、眷屬同住、違規處理之監督及審核。
    • 戒護警力與矯正役役男勤務調遣及配置。
    • 矯正機關勤前教育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矯正機關囚情動態之通報、預警、管制及處理。
    • 矯正機關災害、防救演習、緊急事故應變措施之規劃、協調及督導。
    • 矯正機關與警察機關警力支援之規劃、協調及督導。
    • 其他有關安全督導事項。
  • 後勤資源組
    • 矯正機關名籍、檔案管理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收容人生活給養、金錢與物品保管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矯正機關勒戒、戒治費用收取業務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矯正機關收容人福利事項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矯正機關合作社業務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矯正機關新建、遷建、擴建、整建計畫之研擬、審核及督導。
    • 矯正機關建築修繕、設施改善、設備採購計畫之規劃、審核及督導。
    • 矯正機關經費出納之管理及監督。
    • 矯正機關財產、物品、車輛及宿舍等事務管理之監督。
    • 其他有關後勤資源事項。
  • 矯正醫療組
    • 觀察勒戒、強制戒治業務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毒品處遇業務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收容人傳染病防治、食品衛生營養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收容人疾病、死亡與保外醫治之監督及審核。
    • 矯正機關衛生與醫療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性侵害、家庭暴力、身心障礙等特殊收容人心理治療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 其他有關矯正醫療事項。
  • 秘書室
    • 印信典守及文書、檔案之管理。
    • 出納、財物、營繕、採購及其他事務管理。
    • 國會聯絡、媒體公關及新聞發布業務。
    • 會報及議事之處理。
    • 公產及公物之管理。
    • 工友(含技工、駕駛)之管理。
    • 不屬其他各組、室事項。
  • 人事室
    • 職員任免、遷調之核簽擬辦事項。
    • 俸級之簽擬、待遇標準之審核事項。
    • 差假及勤惰之考查事項。
    • 獎懲核議事項。
    • 訓練、進修及考察之擬辦事項。
    • 考績之籌辦及核轉事項。
    • 退休、資遣、撫卹案件之審議及核轉事項。
    • 福利及文康活動事項。
    • 各項人事資料報表之登記填報事項。
    • 人事證明書類之核發事項。
    • 公務人員保險及全民健康保險事項。
    • 所屬機關人事業務之監督、考核事項。
    • 有關人力資源管理及相關人事事項。
  • 政風室
    • 廉政之宣導及社會參與。
    • 廉政法令、預防措施之擬訂、推動及執行。
    • 廉政興革建議之擬訂、協調及推動。
    •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利益衝突迴避及廉政倫理相關業務。
    • 機關有關之貪瀆與不法事項之處理。
    • 對於具有貪瀆風險業務之清查。
    • 機關公務機密維護之處理及協調。
    • 機關安全維護之處理及協調。
    • 其他有關政風事項。
  • 會計室
    • 本署及所屬機關歲入、歲出概(預)算及決算之籌劃、審核與彙編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歲入、歲出分配預算及修改分配預算之審核、編製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歲入、歲出預算之追加、追減及第一預備金、第二預備金之審核彙轉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經費流用及預算保留之申請、核轉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年度重要行政計畫預算之彙核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歲計事務之建議及督導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各項採購案件之監辦事項。
    • 本署及所屬各監、院、所、校收容人給養之分配事項。
    • 本署預算執行控管、經費流用及預算保留之申請、編製與決算之辦理事項。
    • 本署資本支出預算執行進度之督催及檢討改進之簽核事項。
    • 本署財產類傳票之編製、統制帳之登載、財產增減結存表及月報表之審核與盤點之會辦事項。
    • 本署經管各類款項會計憑證之審核、編製及送審核銷事項。
    • 本署會計報告及績效報告之編製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有關財務收支之查核事項。
    • 本署各項採購案件之監標、監驗及書面審核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會計人員編制、任免、遷調、考績(成)、考核、獎懲、訓練、退休、資遣、撫卹之處理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交代案件會計部分之審查事項。
    • 本室及所屬會計機構工作報告之彙編、核轉事項。
    • 本署及所屬各監獄、技能訓練所、戒治所、少年輔育院、少年矯正學校各項原始憑證之核轉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會計事務及預算執行之督導事項。
    • 本室及所屬會計機構會計事務電腦化推動事項。
    • 本署及所屬機關國有財產增減結存表之審核事項。
    • 本室文書、收發及印信典守事項。
    • 不屬於本室其他各科之事項。
    • 監所作業基金預算及決算之籌編事項。
    • 監所作業基金分期實施計畫及收支估計表之彙編事項。
    • 監所作業基金固定資產建設、改良、擴充預算項目變更及保留事項。
    • 監所作業基金會計報告及半年結算報告之編製事項。
    • 監所作業基金固定資產建設、改良、擴充預算執行督導考核事項。
    • 監所作業基金管理委員會會計事務之處理事項。
    • 監所作業基金各項採購案件之監辦事項。
    • 監所作業基金財產增減結存表之審核事項。
    • 本署監督法務財團法人會計事務之督導事項。
  • 統計室
    • 矯正統計方案、計畫之執行事項。
    • 統計調查之規劃、辦理事項。
    • 統計業務電腦化之規劃研擬事項。
    • 矯正公務統計報告之規劃事項。
    • 矯正業務統計及績效考核之規劃事項
    • 所屬矯正機關統計資料、報告之審核及管理事項。
    • 矯正統計報告之彙編、陳報及管理事項。
    • 矯正業務統計報告及績效考核之彙編、陳報及管理事項
    • 撤銷假釋案件資料之建置及報表編製事項。
    • 統計資料庫之建立及管理事項。
    • 矯正統計資料之發布及管理事項
    • 矯正統計分析之撰擬及審核事項。
    • 所屬矯正機關統計業務之監督、考核事項。
    • 矯正機關統計人員之考績(成)考核、獎懲、訓練、退休、資遣及撫卹核轉事項。

[3][4]

所屬機關

[编辑]

所屬51個矯正機關、依性質可分為監獄技能訓練所看守所戒治所少年觀護所矯正學校等6類。

  • 監獄:執行經刑事判決確定的受刑人。
  • 技能訓練所:收容強制作工作受處分人(如慣竊)。(備註:配合110年12月10日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812號解釋宣告強制工作違憲,現已無收容強制作工作受處分人,刻規劃改制為監獄,以使機關名稱(功能)與實際收容對象相符。)
  • 看守所:羈押或審判中的刑事被告。
  • 戒治所:受戒治人之心理輔導、階段性處遇。
  • 少年觀護所:收容調查、偵查及審判中的未滿十八歲少年。
  • 矯正學校:少年徒刑、拘役及感化教育受處分人。
  • 特殊矯正學校:政大附屬少年感化院

[5][6]

制服與階級

[编辑]

制服

[编辑]
服飾介紹
物品 說明
襯衣 淡藍色
常服外套 深海藍色
褲子 黑色
大盤帽 顏色為深海藍色,帽徽上方為矯正署署徽,並依據官職大小有其數量
禮帽(女性) 顏色為深海藍色,帽徽上方為矯正署署徽,並依據官職大小有其數量
勤務便帽 上繡矯正署署徽
臂章 上面有服務單位,下方為矯正署署徽。
領章 金質MJAC,在領口左右兩端
階級胸章 依據官職大小所搭配。
參考文獻 [7]

階級

[编辑]

矯正署人員階級章採「胸章」配階,章面為深海藍色(長9公分,寬3.5公分)、邊框為黑色(0.2公分),階級圖案由金色幸運草(由四顆心所組成,象徵信心、希望、真愛及幸福)與金線(0.2至0.5公分)組成。

《矯正人員配階表》
配 階 法務部矯正署 矯正署所屬機關
署長
副署長、主任秘書、組長
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機關首長
副組長、秘書室主任、專門委員、簡任視察
其餘機關首長、簡任副首長
科長、薦任視察
薦任副首長、秘書、監長
編審、專員
科長、女監主任、警衛隊隊長、女所主任
專員兼股長

教誨師兼股長

教導員兼組長

薦任科員
教誨師、調查員、輔導員、教導員
委任科員
科員兼股長、科(課、組)員
助理員
主任管理員
管理員

參考文獻

[编辑]
  1. ^ 矯正署之沿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務部矯正署.104-01-30
  2. ^ 資料來源:法務部矯正署全球資訊網署長簡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務部矯正署.106-01-16
  3. ^ 組織架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務部矯正署.104-01-30
  4. ^ 業務職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務部矯正署.104-01-30
  5. ^ 所屬機關介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務部矯正署.106-12-13
  6. ^ 矯正機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務部矯正署.110-08-01
  7. ^ 法務部所屬矯正機關人員服制要點 (PDF). [2019-06-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4-01).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