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法郎

瑞士法郎 | |||||
---|---|---|---|---|---|
Schweizer Franken (德文) franc suisse (法文) franco svizzero (意大利文) franc svizzer (羅曼什語) | |||||
| |||||
标准代码 | |||||
ISO代码 | CHF | ||||
数字代码 | 756 | ||||
GB名称 | 瑞士法郎[1] (简体中文) | ||||
使用地区 | |||||
法定货币 | ![]() ![]() ![]() | ||||
流通货币 | ![]() | ||||
货币单位 | |||||
1/100 | Rappen (德文) centime (法文) centesimo (意大利文) rap (羅曼什語) | ||||
货币符号 | CHF, SFr. (old) | ||||
别称 | Stutz (1 CHF coin), 2-Fränkler (2 CHF coin), 5-Liiber (5 CHF coin) (瑞士德语), balle(s) (≥1 CHF) thune (=5 CHF) (法文) | ||||
发行面额 | |||||
硬币 | 5, 10 & 20 rappen, ½, 1, 2 & 5 francs | ||||
纸币 | 10, 20, 50, 100, 200 & 1,000 francs | ||||
发行制造 | |||||
中央银行 | 瑞士国家银行 | ||||
- 网址: | www.snb.ch | ||||
印钞机构 | Orell Füssli Arts Graphiques SA (Zürich) | ||||
造币机构 | Swissmint | ||||
- 网址: | www.swissmint.ch | ||||
货币估值 | |||||
通胀率 | 0.6% (2021) | ||||
- 数据来源: | (de) Statistik Schweiz | ||||
即期汇率 | |||||
1 USD= | 0.8248 CHF | ||||
1 EUR= | 0.9380 CHF | ||||
1 GBP= | 1.102 CHF | ||||
1 CNY= | 0.1136 CHF | ||||
1 JPY= | 0.005787 CHF | ||||
(2025年4月30日) |
瑞士法郎,简称瑞郎(ISO代码:CHF,数字代码:756,法語:Franc Suisse,德語:Schweizer Franken)。是瑞士和列支敦士登的法定货币,由瑞士国家银行发行。由于瑞士稳定的政治环境及财政政策,瑞郎一直被视为是世界强势货币之一。
瑞士地处欧洲中心,被大部分使用欧元的欧盟国家所包围,所以瑞士境内大城市中很多商铺及机构接受欧元支付。
意大利金皮庸(Campione d'Italia)和德国布辛根(Büsingen am Hochrhein)邻近瑞士本土,是瑞士的内飞地。金皮庸以瑞郎为主要货币,布辛根虽以欧元为法定货币,但日常生活主要使用瑞郎。
歷史
[编辑]瑞士法郎的起源
[编辑]在1798年成立赫爾維蒂共和國之前,鑄造貨幣的權力屬於各州、城市、修道院和個別領主所有,彼此之間互不隸屬。
直到1798年,由法國人引入了一種統一的法郎貨幣,並稱為瑞士法郎(法語:franc de Suisse)。而1瑞士法郎等於10個伯尔尼巴岑(Batzen),或6.614克純銀,或1.4597法國法郎;而瑞士法郎可被劃分為10個巴岑或100個拉彭(Rappen),在此之前,於伯爾尼等地作為記帳貨幣所使用的克朗單位相當於25個巴岑。
隨著1803年的《調解法令》(Mediationsakte),鑄幣權重新回到各州。然而,瑞士邦联议会(Tagsatzung)決定將瑞士法郎作為統一貨幣,並將其價值設定為6.77025克純銀,或1.5法國法郎。各州的主要流通貨幣依照這一標準鑄造,但輔幣仍然沿用舊有單位。
1850年貨幣改革
[编辑]1848年,瑞士成為聯邦制國家,貨幣政策改由聯邦政府負責。1850年5月7日,瑞士通過了《聯邦貨幣法》,正式確立法郎為瑞士貨幣,並採用與法國(銀)法郎相同的貨幣標準。在貨幣引入之前,瑞士國內曾進行激烈辯論,討論應該與法國法郎掛鉤,還是與南德意志地區的古尔登(Gulden)系統接軌[4]。
其中,法语区的巴塞尔支持與法國接軌,而其餘德语区則支持南德模式。
從1850年起,瑞士開始鑄造新貨幣,並於次年發行。在1850年和1851年發行的瑞士法郎硬幣邊緣,可以看到著名瑞士雕塑家、錢幣雕刻師兼勳章設計師安東·博維(Antoine Bovy)的簽名(A. BOVY)。
拉丁貨幣聯盟(1865–1927)與經濟大蕭條時期
[编辑]從1865年到1927年,瑞士加入了拉丁货币同盟,這意味著來自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和希臘的金幣和銀幣可以在瑞士作為法定貨幣流通。根據貨幣同盟的規定,各國貨幣單位的價值標準為4.5克銀或0.290322克金。
但就在1910年代,貨幣同盟已逐漸失去影響力,並於1927年正式解散,但瑞士法郎仍維持其金本位制,直到1936年,後來由於發生了全球經濟大蕭條,瑞士不得不將法郎貶值30%。
根據金本位制的標準[5] ,1912年瑞士法郎對德國馬克的匯率為0.81[6],並保持不變至1932年[7]。
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1949–1973)
[编辑]從1945年到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潰前,瑞士法郎與美元掛鉤。1945年至1949年間,1美元可兌換4.30521瑞士法郎;1949年至1973年間,1美元可兌換4.375瑞士法郎,相當於每法郎含有0.203125克黃金。自1973年以來,美元相對於瑞士法郎不斷貶值。
穩定時期(1973–2011)
[编辑]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瑞士法郎一直被視為穩定且抗風險的貨幣,並受益於瑞士經濟的發展。投資者對瑞士作為金融中心的信任,以及該國經濟與政治的穩定性,使瑞士法郎成為國際市場上備受追捧的避險貨幣。
歷史上,每當全球發生政治或經濟危機,國際投資者往往將瑞士法郎視為「安全避風港」。這種信任導致國際金融市場上對瑞士法郎的需求增加,進一步推動法郎升值。
固定匯率時期 (2011–2015)
[编辑]歐洲中央銀行長期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讓歐羅貶值,國際資金因此轉向瑞士法郎。不過,瑞士認為本地貨幣的匯率過高,對國家經濟构成威脅。2011年9月11日,瑞士国家银行宣布無限量購入外匯(欧元),以阻止瑞郎過度升值。歐元兌瑞郎的匯率上限定為1.2[8][9],貶值則無下限。
2015年1月15日,瑞士央行突然放棄實施三年的掛勾機制,准许瑞郎自由浮動。瑞郎兌歐元當日大升三成[10]。同時,把負利率進一步下降至-0.75%。不少投資基金、銀行及外匯交易商出現巨額損失,美國外匯交易商福匯(FXCM)虧損就達到2.25億美元,紐西蘭外匯券商Excel Markets宣布破產,花旗銀行損失超過1.5億美元。[11]
流通面值
[编辑]硬幣
[编辑]目前在瑞士货币市场上流通的硬币为5分、10分、20分、50分、1瑞郎、2瑞郎和5瑞郎。
纸币
[编辑]目前在瑞士货币市场上流通的纸币的面额为10瑞郎、20瑞郎、50瑞郎、100瑞郎、200瑞郎和1000瑞郎。
1995年出版第八版纸币用色明快,设计与印工皆精,至今仍在流通使用。2016年瑞士国家银行推出了第九版瑞郎,由瑞士艺术家 Manuela Pfrunder 设计, 计划从2016年至2019年陆续推出新款第九版纸币以循序渐进地取代第八版纸币。
自2016年起已成功发行10、20及50瑞郎纸币。2018年8月22日,瑞士央行宣布200瑞郎新版纸币正式上市流通, 其图案主题为“科学探索”。 第九版1000瑞郎面值纸钞于2019年3月13日向公众揭晓,主题为“交流沟通”。而最后一款100瑞郎新币,在2019年9月3日公開,主題為“水”,並已正式開始流通。[12]
- 新版10瑞郎于2017年10月18日发行,其设计传达了“时间”的概念。
- 新版20瑞郎的主题是“光”,于2016年5月17日发行。
- 新版50瑞郎于2016年4月12日开始流通,主题为“风”。[13]
1995年推出的第八版纸币同样在流通中,采用人物肖像作为主题:
- 10元纸币上为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虽生在瑞士但重要建筑作品多在瑞士以外。
- 20元紙幣上為音乐家霍尼格(Arthur Honegger),知名樂曲《太平洋231》作者,法国六人团成员。
- 50元纸币上为女性画家苏菲·陶柏·阿尔普(Sophie Taeuber-Arp),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几何抽象艺术家之一。
- 100元纸币上为雕塑家阿爾伯托·賈科梅蒂(義大利語:Alberto Giacometti),他比较擅长用立体方法去创作作品。
- 200元纸币上为作家查理斯·菲迪南德·拉缪(Charles-Ferdinand Ramuz),他常使用法语写作田园浪漫派诗歌和散文。
- 1000元纸币上为文化歷史學家雅各·布克哈特(Jacob Christoph Burckhardt),他的研究重点在于欧洲艺术史与人文主义。
第八版(1995) | |||||||
---|---|---|---|---|---|---|---|
图像 | 币值 | 技术参数 | 主题 | 人物 | |||
正面 | 背面 | ||||||
![]() |
![]() |
10法郎 | 74 × 126 mm | 黃色 | 勒·柯布西耶 | ||
![]() |
![]() |
20法郎 | 74 × 137 mm | 紅色 | 霍尼格 | ||
![]() |
![]() |
50法郎 | 74 ×148 mm | 綠色 | 蘇菲·陶柏·阿爾普 | ||
![]() |
![]() |
100法郎 | 74 × 159 mm | 藍色 | 阿爾伯托·賈科梅蒂 | ||
![]() |
![]() |
200法郎 | 74 × 170 mm | 褐色 | 查尔斯-费迪南德·拉穆兹 (Ramuz Charles Ferdinand Ramuz) | ||
![]() |
![]() |
1000法郎 | 74 × 181 mm | 紫色 | 雅各·布克哈特 |
流通硬幣
[编辑]瑞士硬幣由瑞士官方造幣廠(前聯邦造幣廠)製造,以下為至今仍在流通的瑞士法郎硬幣。
幣值 | 圖像 | 正面 | 反面 | 成分 | 直徑 | 厚度 | 重量 | 齒邊壓花 | 製造成本[16] |
---|---|---|---|---|---|---|---|---|---|
5 Rappen | ![]() |
自主神 | 藤蔓 | 92 % 銅, 6 % 铝, 2 % 鎳 | 17,15 mm | 1,25 mm | 1,8 g | 光滑 | 4,22 Rp. |
10 Rappen | ![]() |
自主神 | 橡樹葉 | 75 % 銅, 25 % 鎳 | 19,15 mm | 1,45 mm | 3 g | 光滑 | 6,63 Rp. |
20 Rappen | ![]() |
自主神 | 阿爾卑斯杜鵑 | 75 % 銅, 25 % 鎳 | 21,05 mm | 1,65 mm | 4 g | 光滑 | 8,47 Rp. |
½ 法郎 | ![]() |
赫爾維蒂婭 | 左:橡樹葉 右:阿爾卑斯杜鵑 | 75 % 銅, 25 % 鎳 | 18,20 mm | 1,25 mm | 2,2 g | 棱紋 | 7,10 Rp. |
1 法郎 | ![]() |
赫爾維蒂婭 | 左:橡樹葉 右:阿爾卑斯杜鵑 | 75 % 銅, 25 % 鎳 | 23,20 mm | 1,55 mm | 4,4 g | 棱紋 | 9,93 Rp. |
2 法郎 | ![]() |
赫爾維蒂婭 | 左:橡樹葉 右:阿爾卑斯杜鵑 | 75 % 銅, 25 % 鎳 | 27,40 mm | 2,15 mm | 8,8 g | 棱紋 | 19,40 Rp. |
5 法郎 | ![]() |
Alphirt | 左:雪絨花 右:龍膽 | 75 % 銅, 25 % 鎳 | 31,45 mm | 2,35 mm | 13,2 g | ★★★ DOMINUS PROVIDEBIT ★★★★★★★★★★ | 36,30 Rp. |
歷史鈔樣
[编辑]初版紙鈔(1907)
[编辑]第一版紙幣包括 50、100、500 和 1000 瑞士法郎。當時,1000 瑞士法郎的紙幣價值極高,按今日的購買力計算,相當於11,800瑞士法郎。這些紙幣於 1907 年瑞士國家銀行成立時發行,並作為臨時紙幣使用,因為從國家銀行成立到正式發行紙幣的時間太短,來不及設計新的鈔票。
- 發行日期:1907 年 6 月 20 日
- 召回日期:1925 年 7 月 1 日
- 流通期限:1945 年 6 月 30 日
這些紙幣的模具由倫敦的布拉德伯里威尔金森製作,油墨印刷則由 Stämpfli & Co. 負責,而銅版印刷則在艾恩西德尔恩的 Benziger 公司進行。[17]
面額(瑞士法郎) | 正面 | 反面 | 尺寸 (mm) | 發行日期 |
---|---|---|---|---|
50 | ![]() |
![]() |
103×166 | 1907 年 6 月 20 日 |
100 | ![]() |
![]() |
116×183 | |
500 | ![]() |
![]() |
126×199 | |
1000 | ![]() |
![]() |
132×215 |
第二版紙幣(1911)
[编辑]1911年發行的第二版紙幣面額包括 5、10、20、40、50、100、500 和 1000 瑞士法郎。這套紙幣有效時間超過 67 年,但其中 10 瑞士法郎和 40 瑞士法郎的紙幣從未正式流通。
- 發行時間:1911 年 9 月 16 日
- 召回日期:1958 年 10 月 1 日
- 流通期限:1978 年 9 月 30 日
其中,5 瑞士法郎紙幣的召回時間較晚,直到1980年5月1日才召回,並且有效期限延至2000年4月30日。
1000、500、100、50 和 10 瑞士法郎的紙幣由倫敦的 Waterlow 公司印製,而 40、20 和 5 瑞士法郎的紙幣則由 Orell Füssli 公司印製。
第三版紙幣(1918)
[编辑]第三版紙幣包含兩種面額,於 1918 至 1930 年間作為「戰時紙幣」發行。此版包含三種不同設計的 20 瑞士法郎紙幣和兩種不同設計的 100 瑞士法郎紙幣,但每種面額僅有一款實際發行。
- 100 瑞士法郎紙幣:1925 年 7 月 1 日召回,1945 年 7 月 1 日失效。
- 20 瑞士法郎紙幣:1956 年 4 月 1 日召回,1976 年 4 月 1 日失效。
面額(瑞士法郎) | 正面 | 反面 | 尺寸 (mm) | 發行日期 |
---|---|---|---|---|
20 | ![]() |
![]() |
86×143 | 1930年7月15日 |
![]() |
![]() |
86×143 | –
(無正式流通) | |
![]() |
![]() |
88×141 | –
(無正式流通) | |
100 | ![]() |
![]() |
115×180 | 1918年9月27日 |
![]() |
![]() |
115×180 | –
(無正式流通) |
第四版紙幣(1938)
[编辑]第四版紙幣包括 50、100、500 和 1000 瑞士法郎。這是一組儲備貨幣,由 Orell Füssli 公司印製,從未正式發行使用。其中,500 瑞士法郎紙幣僅製作了樣張。
- 50、500 和 1000 瑞士法郎紙幣由 Hans Erni 設計。
- 100 瑞士法郎紙幣由 Victor Surbek 設計。[18]
面額(瑞士法郎) | 正面 | 反面 | 尺寸 (mm) | 發行日期 |
---|---|---|---|---|
50 | ![]() |
![]() |
96 × 167 | – |
100 | ![]() |
![]() |
106 × 190 | – |
500 | ![]() |
![]() |
116 × 210 | – |
1000 | ![]() |
![]() |
125 × 228 | – |
第五版紙幣(1956)
[编辑]第五版紙幣包括 10、20、50、100、500 和 1000 瑞士法郎。
- 發行時間:從 1956 年 3 月 29 日起分批發行。
- 召回日期:1980 年 5 月 1 日。
- 流通期限:2000 年 4 月 30 日。
其中,10 和 20 瑞士法郎紙幣由 Hermann Eidenbenz 設計,並由蘇黎世的 Orell Füssli 公司印製;面額較高的紙幣則由 Pierre Gauchat 設計,並分別由 Waterlow 和 De La Rue 公司印製。[19]
面額(瑞士法郎) | 正面 | 反面 | 尺寸 (mm) | 發行日期 |
---|---|---|---|---|
10 | ![]() |
![]() |
75×137 | 1956年10月1日 |
20 | ![]() |
![]() |
85×155 | 1956年3月29日 |
50 | ![]() |
![]() |
95×173 | 1957年6月14日 |
100 | ![]() |
![]() |
105×191 | 1957年6月14日 |
500 | ![]() |
![]() |
115×210 | |
1000 | ![]() |
![]() |
125×228 |
第六版紙幣(1976)
[编辑]第六版紙幣由Ernst 和 Ursula Hiestand 設計,並由蘇黎世的 Orell Füssli 印製。該系列包含10、20、50、100、500 和 1000 瑞士法郎的面額。
這些紙幣從 1976 年 10 月 4 日起分批發行,並於 2000 年 5 月 1 日正式回收。然而,瑞士國家銀行仍然無限期接受這些紙幣,並可按照面值全額兌換。[20]
面額(瑞士法郎) | 正面 | 反面 | 尺寸 (mm) | 發行日期 |
---|---|---|---|---|
10 | ![]() |
![]() |
66×137 | 1979年11月5日 |
20 | ![]() |
![]() |
70×148 | 1979年4月4日 |
50 | ![]() |
![]() |
74×159 | 1978年10月4日 |
100 | ![]() |
![]() |
78×170 | 1976年10月4日 |
500 | ![]() |
![]() |
82×181 | 1978年4月4日 |
1000 | ![]() |
![]() |
86×192 | 1978年4月4日 |
第七版紙幣(1984)
[编辑]第七版紙幣於 1980 年代設計,屬於儲備貨幣,其外觀與相關資訊未向公眾公開(被稱為秘密儲備貨幣)。這些紙幣的設計是為了應對當時流通紙幣遭到大規模偽造的情況。然而,這也是最後一套儲備紙幣。從第八版開始,瑞士國家銀行選擇不再發行儲備紙幣,而是持續改進現有紙幣的安全技術。
目前,第七版紙幣的設計已被公開[21]。該系列與第六版相似,紙幣上描繪的人物基本相同,但採用了不同的設計參考。唯一的人物變動是1000法郎上的奧古斯特-亨利·福雷爾被路易·阿加西取代。
面額(瑞士法郎) | 正面 | 反面 | 尺寸 (mm) | 發行日期 |
---|---|---|---|---|
10 | ![]() |
![]() |
66×137 | 沒有流通 |
20 | ![]() |
![]() |
70×148 | |
50 | ![]() |
![]() |
74×159 | |
100 | ![]() |
![]() |
78×170 | |
500 | ![]() |
![]() |
82×181 | |
1000 | ![]() |
![]() |
86×192 |
匯率
[编辑]當前 CHF 匯率 | |
---|---|
根據Google财经: | AUD CAD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新浪财经: | AUD CAD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雅虎財經: | AUD CAD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雅虎香港財經: | AUD CAD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Yahoo奇摩股市: | AUD CAD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XE.com : | AUD CAD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OANDA : | AUD CAD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备注
[编辑]- ^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GB/T 12406—2008/ISO 4217: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7-01.
- ^ 瑞士法郎被廣泛使用,但歐元為法定貨幣。
- ^ 瑞士法郎是法定貨幣,但歐元也被廣泛使用。
- ^ Andrej Abplanalp: Der erste Schweizer Franken im Blog des Schweizerischen Nationalmuseums vom 29. November 2021
- ^ Vgl. Liste der Wechselkurse (Goldstandard).
- ^ Carl Otto: Der Haussekretär. Berlin 1913, S. 485, 3. Umschlagseite.
- ^ Von A–Z: Das Konversationslexikon. Berlin 1932, Sp. 417 ff.
- ^ Nationalbank legt Mindestkurs von 1.20 Franken pro Euro fest. Schweizerische Nationalbank (SNB), 6. September 2011 (Medienmitteilung; PDF; 55 kB).
- ^ SNB-Präsident Hildebrand äussert sich zu den Massnahmen der Nationalbank. In: SRF News. 6. September 2011 (Video; 2 min).
- ^ Nationalbank hebt Mindestkurs auf und senkt Zins auf −0,75 %. Weitere Verschiebung des Zielbandes in den negativen Bereich. SNB, 15. Januar 2015 (Medienmitteilung; PDF; 85 kB).
- ^ 當獅子不再哀傷-從瑞郎與歐羅脫鉤談起. 2015年2月13日 [2016-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 ^ 瑞士推出新版200瑞郎. Swissinfo. [2018年11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日).
- ^ 尺寸最小的瑞士法郎诞生了!. 知乎. [2018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5日).
- ^ XE.com的匯率近似值(四捨五入至整數位)(2019-04-14 00:00 UTC)
- ^ 面值1000瑞郎的货币_瑞郎-千元大钞-世界第二大钞票. [2018-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 ^ Roland Rino Büchel: Wie viel kostet die Herstellung der Schweizer Münzen und Banknot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parlament.ch (Antwort des Bundesrates vom 10. Juni 2013).
- ^ Erste Banknotenserie (1907). SNB.
- ^ Vierte Banknotenserie (1938). SNB.
- ^ Fünfte Banknotenserie (1956). SNB.
- ^ Merkblatt zum Umtausch von zurückgerufenen Banknoten. SNB, 14. November 2019 (PDF; 0,8 MB).
- ^ Siebte Banknotenserie (1984). SNB.
外部連結
[编辑]- (德文) Schweizer-Franken.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Swiss Franc
- (英文) Colnect.com, Swiss banknotes catalog
- (英文) 瑞士硬幣 (目錄和畫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