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乾運
杨乾运(?—554年),字玄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将领,傥城郡兴势县(今陕西洋县东北二十里兴势山上)人。
生平
[编辑]他是南朝齐安康郡太守杨天兴之子,弱冠之年被征召至北魏梁州担任主簿。孝昌元年(525年),被任命为宣威将军、奉朝请,不久后任梁州治中,转任别驾,后又被任命为安康郡太守。大统元年(535年),西魏建国时,梁州百姓皇甫圆、姜晏反叛归附南朝梁,南梁将领兰钦率军接应,汉中陷落,杨乾运也随之归入南梁。同年(南梁大同元年),他被任命为飙武将军、西益潼二州刺史,不久后转任信武将军、黎州刺史。太清三年(549年),转任潼南梁二州刺史。
天正元年(551年),西魏达奚武包围南郑,杨乾运奉南梁武陵王萧纪之命救援南郑,却被达奚武击败。天正二年(552年),萧纪称帝后,杨乾运在其麾下担任车骑将军、都督十三州诸军事、梁州刺史,驻守潼州,被封为万春县公。当时南梁内部,萧纪与兄长湘东王萧绎为争夺帝位陷入混乱,杨乾运采纳侄子杨略的建议,决定归附西魏。他派杨略率两千人驻守剑阁,命女婿乐广驻守安州。当宇文泰派杨乾运的孙子杨法洛及使者牛伯友等人前来时,杨乾运将使者李若等人送往关中,表达归附之意。宇文泰暗中赐予杨乾运铁券,任命他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梁州刺史,封为安康郡公。随后,尉迟迥以开府侯吕陵始为前军,进军剑南。杨略迫使乐广退军,又担心军将任电等人不同意,便先将其擒获,随后开城与侯吕陵始会面。侯吕陵始进入安州后,杨略与乐广等人向杨乾运报告情况,杨乾运遂向尉迟迥投降。尉迟迥因此进军成都,数十日内便取得胜利。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杨乾运至长安朝觐,受到宇文泰的礼遇,不久后在长安去世。除原有官职外,朝廷追赠他为直巴集三州刺史、尚书右仆射。[1][2]
子
[编辑]其子杨端,朝廷以杨乾运归附之功,即任命他担任梁州刺史、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杨乾运去世后,杨端继承其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