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清泉 (1919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李清泉 (外交官)

李清泉(1919年3月—2014年1月25日),男,江西临川人,出生于鄱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曾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生平

[编辑]

自小跟着从事制瓷业的父母来到景德镇。1935年,杜重远出任江西陶业管理局局长。16岁的李清泉考入杜重远创办的江西陶业人员养成所,一共72名学生,所内大部分教员是东北流亡人士,受到影响。毕业后留在了江西陶业管理局。1937年11月中旬陈毅来到江西陶业管理局秘密做宣传演讲。1937年12月参加革命,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战地服务团团员。1938年4月,任新四军政治部宣教部干事。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转正。1939年6月,任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宣教科干事、科长。1941年2月,任新四军二师四旅十一团政治处主任。1945年6月,任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宣教部部长。[1][2]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部长。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十二团政委。1949年2月第三野战军第21军第61师政治部主任。1949年9月第61师副政委。1949年11月3日至6日与第61师师长兼政委胡炜一起指挥了登步岛战斗,其中李清泉率领181团留守桃花岛,准备攻克登步岛后进攻朱家尖;11月5日下午胡炜起草了“情况紧张,今晚撤出战斗”的简短电报上报第22军并第21军,一面组织登岛部队后退,同时通知留守桃花岛的副政委李清泉组织所有船只,天一黑即来登步岛撤运部队。[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李清泉调入外交部工作。1950年7月,任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政务参赞。1956年1月,任中共中央调查部二局副局长。1959年7月,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大使。驻瑞士期间,1963年12月12日、1964年1月2日、1月9日参与了中法三轮建交谈判。[1][2]

1966年6月,在北京市委帮助工作。1967年5月,任中央调查部业务领导小组成员。1970年9月,任中央调查部山东五七干校党委副书记。1973年6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副部长。[1][2]

1980年5月,任安徽省人民政府秘书长。1981年2月,任副省长。1983年3月,任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91年2月离休。[1][2]

2014年1月25日,李清泉在北京去世,得年95岁。[1]

家庭

[编辑]
  • 夫人孙琪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李清泉同志逝世. 人民网. 2014-01-27 [202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1). 
  2. ^ 2.0 2.1 2.2 2.3 2.4 沈建; 沈力. 五星红旗下的大使们. 新中国大使丛书.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3: 64. ISBN 978-7-2140-1138-1. 
外交職務
前任:
冯铉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大使
1959年7月-1966年3月
繼任:
郑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