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購
外观
(重定向自搶購潮)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08年4月3日) |
搶購,是一種異常的購買行為,市場上某商品嚴重地「求過於供」,即使是片刻泡沫經濟現象,顧客多數處身於恐慌,作出非理性採購、超買。
例子
[编辑]搶購的商品未必一定是如駕駛者常用的汽油、日用品、白米、奶粉、午餐肉、蔬菜[1][2]等必需品,還有絕版CD、演唱會入場票、IPO股票、住宅單位、酒店房間、車牌、二手家具、古董、紀念幣[3]等有數量限制的具紀念性物品、稀有物品、時尚物品或奢侈品。




原因
[编辑]搶購的原因,多數是有傳聞該產品現在是超低價、機會難相逢,即將加價、禁售等。買家們多數是身處於羊群心理的處境,例如超長的排隊人龍、親戚朋友奔走相告、報紙推波助瀾、商人明示暗示即將加價或停產。
引发抢购的另一个原因,有可能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恶性通货膨胀,如不将手中的货币换成实物,会遭受剧烈贬值的风险和损失,这种情况下引发的抢购会更加非理性,更加疯狂。
還有當遇到天災或瘟疫時,也常因為未來物資取得或供應的不確定性而爆發搶購潮。[4][5]
在金融市場,错失恐惧症令散户非理性購入股票或他們並不了解的金融商品(如比特币)。
在某些时候,抢购行为也是为了表示对商家的敬谢。
结果
[编辑]非理性的抢购常常导致社会资源错配,大量物资被分配到并不需要的人手中,而真正需要使用物资的人却无法以合理价格获得,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和浪费。因此非理性的搶購是政府試圖避免的事[6],通常政府會用各種方法解決,像是天災或瘟疫時的物資分配與管制[7]。
参见
[编辑]外部連線
[编辑]- ^ 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丹娜絲颱風逼近! 假日湧現搶購潮 賣場來客量暴增五成. 民視新聞網. 2025-07-05 [2025-07-06] (中文(繁體)).
- ^ 聯合新聞網. 颱風逼近台中!連鎖超市食材搶購一空 百貨部分櫃位提早打烊. 聯合新聞網. [2025-07-06] (中文(臺灣)).
- ^ 12強紀念銀幣吸6萬多人搶購 央行提醒:中籤民眾須期限內繳款. Yahoo News. 2025-07-03 [2025-07-06] (中文(臺灣)).
- ^ 聯合新聞網. 颱風逼近!屏東百貨公司宣布營業至下午5時 麵包店瞬間搶購一空. 聯合新聞網. [2025-07-06] (中文(臺灣)).
- ^ TVBS. 丹娜絲直衝澎湖!逾5千名遊客滯留 超市食材搶購一空│TVBS新聞網. TVBS. [2025-07-06] (中文(臺灣)).
- ^ 丹娜絲逼近 北市市場處:農產品充分供應無需搶購. Yahoo News. 2025-07-06 [2025-07-06] (中文(臺灣)).
- ^ 中央健康保險署. 口罩實名制2/6上路 國人及外籍人士購買相關規定. 中央健康保險署. 2020-02-05 [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