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
![]() | 此條目含有過多、重複或不必要的内部链接。 (2022年8月14日) |
![]() | 此條目包含了電視或廣播節目表。 (2015年2月8日) |
我要當歌手 Super Star | |
---|---|
类型 | 娛樂綜藝類 |
主持 | 張小燕、黃子佼 |
制作国家/地区 | ![]() |
语言 | 國語 |
标语 | (第1~51集)黃子佼: (第52~98集)黃子佼和上週衛冕者:「這裡是《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 |
每集长度 | 120分鐘(含廣告) |
制作 | |
制作人 | 薛聖棻、陳俊良、黃琳容、 黃婉婷、翁偉祥、沈丹桂 |
制作公司 | 友松傳播 |
播出信息 | |
首播频道 | 台視主頻、台視HD台(全球首播) |
图像制式 | HDTV |
播出国家/地区 | ![]() |
播出日期 | 2013年5月26日—2015年4月12日 |
相关节目 | |
前作 | 《百萬大明星》 |
续作 | 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2 |
外部链接 | |
官方网站 |
《我要當歌手》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綜藝節目,是《紅白紅白我勝利》、《綜藝十八班》、《百萬大明星》的續作,號稱全台最大格局選秀節目,友松傳播製作,製作人為薛聖棻、陳俊良、黃琳容、黃婉婷、翁偉祥、沈丹桂,主持人為「綜藝教母」張小燕、黃子佼,阿毛老師率領Super Band伴奏,2013年5月26日起每星期日晚上08:00首播。[1]
2014年5月11日起,本节目在凤凰卫视欧洲台、美洲台和澳洲版播出,根据协议将播出11集,播出至7月20日结束。[2]
贊助商冠名
[编辑]2014年6月1日-6月15日所播出的節目,美國國際棉花協會(Cotton Council International)以美國棉(Cotton USA)冠名贊助,其正式節目名稱變更為《美國棉Super Star我要當歌手》。
節目流程
[编辑]每週在台視週五晚上八點《金牌麥克風》中表現優異的素人歌手,將取得繼續參加《Super Star我要當歌手》的比賽資格。第一集號稱打造臺灣選秀最大格局,挑戰五大現場同步錄製(第二集後改為四大現場),首創演唱分數即是高額獎金,累積獎金到達指定金額即可發行個人單曲。
節目現場配置與錄製方式如下:
集數 | 第一現場 | 第二現場 | 第三現場 | 第四現場 | 第五現場 |
第1集 | 千萬圓夢舞台 | 三百位觀眾評審 | 選手導師休息區 | 藝人選手準備區 | 素人選手準備區 |
第2~93、95~98集 | 千萬圓夢舞台 | 三百位觀眾評審 | 衛冕者準備區 | 挑戰者準備區 | (無) |
第94集 | 千萬圓夢舞台 | (無) | (無) | (無) | (無) |
「千萬圓夢舞台」是參賽者唱歌的舞台,現場有五位專業評審,還有參賽者的親友團。為了保持公正性,親友團不能是素人評審的其中一部份。
「三百位觀眾評審」除了有三百位觀眾外,還有樂隊現場同步演奏。素人評審除了可以說出參賽者演唱的感覺外,手中還可以持有兩張票選。票選除了可以將落敗的參賽者之其中一位給「救回」外,還可以在票數最高者隨機抽出固定配額,以獲得獎品。
節目進行
[编辑]


一開始會有挑戰者。挑戰者站上舞台,與評審長(張小燕)稍微談過後,評審長會以《超級大富翁》的〈機會?命運!〉遊戲方式,要挑戰者選擇「機會」或「命運」的其中一項。製作單位會事先準備好其中一個較強之或較不強之衛冕者,藏身在「機會」與「命運」之後。因為是電腦亂數決定,故製作單位也不知道背後是誰。挑戰者選擇好後,與其相互較量。
參賽者可以自行選擇拿手之曲目一較高下。參賽者唱歌之際,三百位觀眾評審之現場,會有樂隊同步演奏。由於參賽者歌唱的現場就沒有樂隊,參賽者自身必須要注意與拿捏音樂節奏起始。
兩名參賽者演唱完畢後,首先先由五位在場專業評審對兩名參賽者做一番講評。五位專業評審講評完畢後,主持人黃子佼會在三百位觀眾評審之現場,隨機訪問幾位素人評審,讓他們說出參賽者歌唱的感覺。素人評審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麥克風與屏幕的方式傳送給現場參賽者。當然,素人評審的言語,也可能會影響專業評審的觀點,故這三百位觀眾評審代表之言論,也可以說是很重要的一環。
不過,在第15集節目,因陳思瑋與范揚景的比賽,卻有「先由素人評審發言,再由專業評審發言」的情形,這是屬於比較特殊的情況。
成績計算
[编辑]由於節目是強調「多少分就有多少獎金」,故參賽者在比賽之中,由專業評審給予的分數,就能獲得獎金。專業評審給分則是每次以100分為單位,最低可不給分,即以0分計;最高可以給2,000分。故一位參賽者有最高可一次獲得10,000分的機會。
在此節目中,分數是可以換算成新臺幣的,也就是100分等於新臺幣100元整計算,故假設五位評審都給予某位參賽者1,600分,則參賽者可獲得1,600 × 5 = 8,000分的成績,也可在該集就獲得新臺幣8,000元整的獎金。當然,因為在實際的比賽中,每位評審不見得都有相同的看法與意見,每一位評審的給分,不一定彼此會有一樣的情形。
2013年5月26日~2014年3月30日的節目為止,若參賽者累計到達新臺幣90,000元整的獎金,除了應有的累計獎金,還可取得透過唱片公司發行單曲的機會。故若參賽者每集可獲得新臺幣10,000元整的獎金,最快只要連續在9集節目當中持續衛冕成功,除了可獲得新臺幣90,000元整的獎金外,再取得透過唱片公司發行單曲的機會。但節目賽制更改之原因,自2014年4月6日~2015年4月12日,累積獎金到達新臺幣100,000元整發行單曲。
基於賽制變更,以加強參賽選手的素質,並回應觀眾等理由(如為何不到8,000分仍可晉級下一次比賽,拚到9,000分卻不能晉級下一次比賽等類似意見與疑問),如果參賽者未獲得8,000分以上(包含8,000分),就算贏了對手也必須到失敗區。例如第48集的參賽者劉又榕與陳曉怡,劉又榕雖然以7,700分的成績,贏過陳曉怡的7,600分的成績,但兩者分數均未滿8,000分,故兩者均必須到失敗區,等待300位觀眾評審救援。
若參賽者為該集成績最高者,則可成為該集的「MVP」(most valuable player),可獨自獲得價值較高之獎品。例如參賽者蕭閎仁,在前三集因成績優異,均在前三集各自獲得了價值新臺幣100,000元整的獎品,第三次的時候,還被主持人黃子佼開玩笑說「他已經連續三次我們節目當中『搶劫』啦!」
特別注意的是,只有衛冕者,取得的積分才能得到真實的獎金,否則落敗者就不能取得獎金。而若累計到某程度的金額而落敗者,落敗的那一次比賽也就不能獲得獎金。而若是被現場觀眾以投票救回的參賽者,自2013年10月13日前的參賽者,取得的分數皆降為6,000分作為獎金計算。自2013年10月20日播出的節目起,被現場觀眾以投票救回的參賽者,無論名次有多少(即包括遞補名次),當週參賽的分數以0分計算,只保留參賽資格。
同分之情形與處理
[编辑]若是兩位參賽者同分,則依照評審長的決定,進行延長賽。一般而言,是30秒清唱,此時的參賽者可以自選歌曲分出高下。唱完後,主持人黃子佼與張小燕以外的四位評審,再決定誰的表現較好,就可以晉級並取得衛冕資格;反之則暫入失敗區。所謂「誰的表現好」,即誰可被評審認同的意思。一般而言,通常參賽者若得到三票或以上的認可,就可認定晉級(因僅獲得兩票或以下的參賽者怎樣也不可能贏得對手)。至於發表支持者的投票順序,第一票通常由在第四攝影棚的主持人黃子佼發表,其次再由評審長張小燕隨意決定人選。無論是在第四攝影棚的主持人黃子佼,還是在第一攝影棚的其餘四位評審,被張小燕指定到者均不能拒絕,必須直接說出他們肯定的參賽者是哪一位。一般而言,四位評審與主持人黃子佼的投票抉擇,是看當時張小燕的抉擇是否要被指定者全部說出。故有時候主持人黃子佼與剩餘的四位評審都會全數說出,有時候只要有參賽者獲得三票者,剩餘者就不說。
但在第15集當中最後一場陳思瑋與范揚景的對決最後同分,依照慣例應需進行延長賽。但因評審認為兩位分數皆已達到90,000分標準,且歌唱水準已獲肯定,故決議無須進行延長賽,直接獲得發行單曲的機會,也是本節目開播以來首次對決同分無須進行30秒PK對決賽的一次。
素人評審投票
[编辑]兩位相互較量的參賽者若能得到較高成績者,則可理所當然地到衛冕者座位區;反之較低成績者,則會暫時到失敗區,讓素人評審以投票的方式決定誰可以是能衛冕的參賽者。素人評審有每人兩票的權益,可以投票給自己支持的暫時落敗參賽者。投票可以分散投給兩個不同之暫時落敗參賽者,也可以兩票都給同一位暫時落敗的參賽者。
由於參賽者關係到是否能晉級,還有發行單曲的機會,故製作單位在每集會邀請專業律師加以見證與驗證。在攝影機全程錄影與製作單位邀請之專業律師見證下,工作人員將統計這些暫時落敗參賽者獲得的票數。但票數顯示則是以百分比計算,不是以獲得票數顯示。
通常報分者,為評審長張小燕。在前期,張小燕可以先報前四位落敗者的票數,取一位票數較高者,請票數低之三位落敗者離場,再由剩餘兩位看得票率,取票數最高者為取得晉級衛冕的資格,而此時票數低者同樣也會被請離場。第8集後,則為所有暫時落敗參賽者的得票數同時一起顯示者的報分方式。得票數低者也是同樣被請離場;高者則取得衛冕資格。
一般而言,只要落敗參賽者的得票數過半(50.0%或以上),也可以說該名參賽者直接取得衛冕資格(因為其餘五名暫時落敗者的個別分數,甚至即使共同加起來的票數,是怎樣也不可能贏過得票數過半之參賽者)。因此,第7集前的「前四位、後兩位」的報分方式當中,若前四位有一人取得過半的得票數,這樣「分兩次報票數」的方式沒有實質上的意義。但在少部分的情況下,這仍然可說是營造緊張氣氛的元素。
順帶一提,從第1集至當季節目結束為止,沒有彼此兩參賽者同票數出現的情況。而若是同票數之處理情形,製作單位也沒有交代如何處理此情形。
暫時落入失敗區的參賽者當中,獲得票數最高者,則可成為衛冕的參賽者,其餘則成為正式落敗之參賽者。無論救回幾位暫時落敗的選手,投票給票數最高挑戰者之素人評審,製作單位則以隨機抽出固定額度之人數,可獲得贊助商提供之獎品。如第1集就有20位觀眾,可獲得化妝品禮盒。不過,若是有相同的兩人獲得兩次得獎機會者,仍是以一次中獎機會為主,以第1集為例,獎品有20人獲得,不會有19人或低於其數字等的「一人得兩份獎品」情況。
七強
[编辑]節目也以阿拉伯數字「7」作為節目主打,故一集的衛冕者會固定有七位,也就是該節目的一項特徵。
如果七強當中,有參賽者因通過發行單曲的門檻條件,則該強就會順理成章地從該節目「畢業」。而暫時落敗區除了得票數最高者可以成為七強之一外,主持人也會取票數第二高或更多者(視當集「畢業」人數而定)遞補。
如第11集,蕭閎仁雖與范揚景決賽後,僅以100分之差飲恨而暫入落敗區,但在觀眾投票之際,獲得了48%的得票率,被觀眾「救回」後,除了成為該節目第一個發行單曲者,也從該節目「畢業」。而節目必須要符合「七強」的特徵,故由徐詣帆的40%第二高得票率,遞補成為七強之一。
又以第15集的節目為例,陳思瑋與范揚景因張小燕的一席話,可以同時「畢業」,此時的衛冕者就剩下五位。這時,素人評審的投票結果,以何立烜的36.3%得票率與鄞雅茹的36.6%均能獲得衛冕者資格。當然,何立烜與鄞雅茹的累計獎金,也就降成為6,000。
六強
[编辑]2014年4月6日起,因節目規則更改,衛冕者由以前的7位改為6位,故此節目不再以阿拉伯數字「7」作為主打。故開頭的動畫,也從阿拉伯數字「7」改為金色麥克風。
特別企劃
[编辑]特別企劃是其他領域的專業歌手等曾經發過片者,與節目中已經「畢業」的歌手(已達發片標準之參賽者)進行對決。在兩參賽者相互對決後,五位專業評審老師不介入投票,靠三百位評審觀眾以舉紅白牌(即一面為紅色,另一面為白色的珍珠板)決定誰可以獲得價值很高的贈品,或者是獎金。在工作人員計算好票數後,以票數顯示程式其百分比,得票數高者獲勝,並獲得新臺幣10,000元整。
在每位踢館對手出現前,會先以黑影側臉的方式清唱一小段歌曲,讓參賽者與在場來賓先有一股神秘感,接著就由主持人張小燕告知各位踢館來賓是誰。
一鳴驚人
[编辑]此為六組參賽者正式比賽結束後與素人評審投票前的比賽。製作單位與《中國好聲音》節目合作。從《中國好聲音》來的參賽者,在固定的「畢業歌手」人數中,抽出一位與其對決。參賽者同樣也可以自選歌曲,並由專業樂團伴奏,或者自備樂器或伴奏者均可,參賽者進行歌曲演唱。
誰是K歌之王
[编辑]此為參賽者正式比賽前的比賽。〈K歌之王〉則是專業歌手與「畢業歌手」進行歌曲對決。同樣由對手抽出一位對決者,進行捉對廝殺的對決。對手與畢業歌手也可以自選歌曲,也由專業樂團伴奏,或者自備樂器或伴奏者均可,參賽者進行歌曲演唱。
K歌之王合作賽
[编辑]此為參賽者正式比賽前的比賽。〈K歌之王合作賽〉則是專業歌手與2位「畢業歌手」進行合作歌曲對決。 第28集的節目開始,主持人黃子佼會將空箱子秀給觀眾看時,再請三位畢業選手的名牌投入箱子內,表示箱子確實只有三位歌手的名牌。製作單位如此要求,主要是因為觀眾懷疑箱子只有固定歌手或固定人選,造成其他未抽中者的不公平感。順帶一提,由於箱子是黑色的,而黃子佼也曾經開玩笑說過這是「黑箱作業」。
每集評審
[编辑]比賽內容
[编辑]累積獎金賽制
[编辑]下列為曾經參加過比賽的參賽者,與其獲得獎金,或素人評審投票結果。
- 選手分數顯示方式為(本週獎金/本週累積獎金)
- 黑粗體字為本週晉級或被300位觀眾評審救回
- 紅粗體字為本週MVP最高分數
- 橘粗體字為累積獎金到達指定金額即可發行單曲
集數 | 日期 | 挑戰組 | 衛冕組 | 救回選手 |
1 | 2013/05/26 |
黃睿騰 (7600/7600) |
張宇 (7100/0) |
張宇 (1.7%) |
2 | 2013/06/02 |
陳信瑞 (7500/7500) |
黃睿騰 (6900/7600) |
黃睿騰 (2.2%) |
3 | 2013/06/09 |
龍俞安 (7200/0) |
唐從聖 (7200/22700) |
龍俞安 (25.3%) |
4 | 2013/06/16 |
任爸 (7700/6000) |
李建盛 (7700/23000) |
任爸 (1.2%) |
5 | 2013/06/23 |
方宥心 (8100/0) |
李建盛 (8200/31200) |
方宥心 (9.5%) |
6 | 2013/06/30 |
蘇煜勝 (7700/0) |
范揚景 (8300/23800) |
蘇煜勝 (1.4%) |
7 | 2013/07/07 |
李思諭 (7300/0) |
黃莉 (8700/25800) |
李思諭 (0.5%) |
8 | 2013/07/14 |
王芃文 (7500/0) |
黃莉 (8100/33900) |
王芃文 (8.4%) |
9 | 2013/07/21 |
蔡青芬 (7200/0) |
方琳 (7800/33300) |
蔡青芬 (15.9%) |
10 | 2013/07/28 |
盧學叡 (8700/0) |
潘裕文 (8900/43500) |
盧學叡 (24.6%) |
11 | 2013/08/04 |
余尚丞 (7700/0) |
黃莉 (8100/59000) |
余尚丞 (0.2%) |
12 | 2013/08/11 |
盧巧宜 (7400/0) |
黃夏欣 (8200/25300) |
盧巧宜 (2.2%) |
13 | 2013/08/18 |
張靜心 (7500/0) |
范揚景 (8400/76200) |
張靜心 (6.6%) |
14 | 2013/08/25 |
江韋儀 (7600/6000) |
范揚景 (8100/84300) |
江韋儀 (9.3%) |
15 | 2013/09/01 |
殷之趯 (7500/0) |
黃夏欣 (7800/49100) |
殷之趯 (15.1%) |
16 | 2013/09/08 |
陳予新 (8000→6000/6000) |
張庭萱 (8100/25600) |
陳予新 (30.2%)→遞補2 |
17 | 2013/09/15 |
李沅翰 李沅叡 (7200/0) |
鄞雅茹 (7900/22700) |
李沅翰 李沅叡 (2.0%) |
18 | 2013/09/22 |
伍培欣 (7400/0) |
黃夏欣 (7700/73700) |
伍培欣 (5.0%) |
19 | 2013/09/29 |
蔡欣臻 (8500/8500) |
陳予新 (8400/23100) |
陳予新 (19.3%) |
20 | 2013/10/06 |
林俊一 (7900/0) |
鄞雅茹 (8800/49200) |
林俊一 (4.2%) |
21 | 2013/10/13 |
全聖文 (7900/0) |
黃夏欣 (8700/97100)
|
全聖文 (4.4%) |
22 | 2013/10/20 |
江金龍 (7900/6000) |
李崗霖 (8500/34700)
|
江金龍 (2.2%) |
23 | 2013/10/27 |
盧苑呈 (7800/0) |
李詩涵 (8200/22300) |
盧苑呈 (10.2%) |
24 | 2013/11/03 |
馬靖 (9200/9200) |
阿爆 (8600/8800) |
阿爆 (6.1%) |
25 | 2013/11/10 |
洪婉瑄 (7900/0) |
柯嘉惠 (8700/26100) |
洪婉瑄 (4.2%) |
26 | 2013/11/17 |
王芃文 (7900/0) |
鄭又軒 (8400/17400) |
王芃文 (7.9%) |
27 | 2013/11/24 |
謝士凱 (8800/8800) |
鄭又軒 (8700/17400) |
鄭又軒 (53.5%) |
28 | 2013/12/01 |
許勝為 (8100/0) |
柯嘉惠 (8400/43100) |
許勝為 (14.7%) |
29 | 2013/12/08 |
彭彥婷 (7700/0) |
張博盛 (8400/42400) |
彭彥婷 (4.6%) |
30 | 2013/12/15 |
羅光捷 (7500/0) |
張博盛 (8400/50800) |
羅光捷 (4.2%) |
31 | 2013/12/22 |
顧子歆 (7600/0) |
柯嘉惠 (8400/68600) |
顧子歆 (1.3%) |
32 | 2013/12/29 |
曾玫菁 (8100/0) |
柯嘉惠 (8700/77300) |
曾玫菁 (1.2%) |
33 | 2014/01/05 |
束之凡 (7800/0) |
潘嘉麗 (8600/8600) |
束之凡 (7.5%) |
34 | 2014/01/12 |
林孟君 (8000/0) |
鄭又軒 (8000/79900) |
林孟君 (15.0%) |
35 | 2014/01/19 |
鄭羽涵 (7900/0) |
陳薇 (8600/17400) |
鄭羽涵 (7.4%) |
36 | 2014/01/26 |
伍玟蓉 (8000/0) |
陳薇 (8400/25800) |
伍玟蓉 (6.1%) |
37 | 2014/02/02 |
范瑤 (7500/0) |
石勝凱 (8000/25100) |
范瑤 (5.8%) |
38 | 2014/02/09 |
曾思潔 (7900/0) |
潘嘉麗 (9000/51500) |
曾思潔 (4.8%) |
39 | 2014/02/16 |
鄧孟亞 (7900/0) |
陳薇 (8700/52400) |
鄧孟亞 (18.8%) |
40 | 2014/02/23 |
溫依蓉 (7900/0) |
陳薇 (8700/61100) |
溫依蓉 (11.7%) |
41 | 2014/03/02 |
蔡昌益 (8300/8300) |
陳瑽 (8300/44500) |
陳瑽 (7.5%) |
42 | 2014/03/09 |
李銘真 (7800/0) |
潘嘉麗 (8400/86500) |
李銘真 (3.0%) |
43 | 2014/03/16 |
房柏景 (8300/0) |
康峻維 (8300/16900) |
房柏景 (37.0%)→遞補1 |
44 | 2014/03/23 |
陳剛 (7800/7800) |
趙晏婷 (7400/0) |
趙晏婷 (2.1%) |
45 | 2014/03/30 |
蘇意惠 (8200/0) |
房柏景 (8400/17100) |
蘇意惠 (5.6%) |
46 | 2014/04/06 |
卓迪生 (7900/0) |
陳剛 (8000/23900) |
卓迪生 (4.6%) |
47 | 2014/04/13 |
楊辭彙 (8500/8500) |
陳剛 (8300/23900) |
陳剛 (16.4%) |
48 | 2014/04/20 |
劉又榕 (7700/0) |
陳曉怡 (7600/17000) |
劉又榕 (8.0%) |
49 | 2014/04/27 |
嚴思涵 (8100/0) |
呂曉倩 呂曉清 (8800/17500) |
嚴思涵 (15.2%) |
50 | 2014/05/04 |
吳宇婕 (8000/0) |
戴晏青 (8500/17000) |
吳宇婕 (16.6%) |
51 | 2014/05/11 |
白勝安 (7900/0) |
蘇柏旭 (8700/51800) |
白勝安 (2.2%) |
52 | 2014/05/18 |
方祖蘄 (7600/0) |
戴晏青 (8600/34000) |
方祖蘄 (10.1%) |
53 | 2014/05/25 |
陳嘉君 (7600/0) |
杜蘭絲 (8400/16900) |
陳嘉君 (10.6%) |
54 | 2014/06/01 |
顧子歆 (7500/0) |
杜蘭絲 (8200/25100) |
顧子歆 (2.7%) |
55 | 2014/06/08 |
鄧玉娟 (8100/0) |
戴晏青 (8500/59100) |
鄧玉娟 (6.6%) |
56 | 2014/06/15 |
蔡文萱 (8100/0) |
全悅 黃德霖 (8300/34100) |
蔡文萱 (12.3%) |
57 | 2014/06/22 |
李宜璇 (7900/0) |
陳莘太 (8300/17200) |
李宜璇 (2.9%) |
58 | 2014/06/29 |
陳宥希 (8800/8800) |
陳莘太 (8200/17200) |
陳莘太 (5.0%) |
59 | 2014/07/06 |
李鈺祥 趙姮安 (8400/0) |
黃聖文 (8800/17800) |
李鈺祥 趙姮安 (6.4%) |
60 | 2014/07/13 |
林雅雯 (7700/0) |
田顏玫 (8700/26800) |
林雅雯 (3.0%) |
61 | 2014/07/20 |
陸維倫 (7900/0) |
陳宥希 (7900/25800) |
陸維倫 (19.8%) |
62 | 2014/07/27 |
吳迪 (7800/0) |
田顏玫 (8600/44500) |
吳迪 (6.8%) |
63 | 2014/08/03 |
張慈倩 (7700/0) |
田顏玫 (8400/52900) |
張慈倩 (5.4%) |
64 | 2014/08/10 |
張甯 (7700/0) |
林晏如 (8500/17200) |
張甯 (8.2%) |
65 | 2014/08/17 |
楊鐘寧 (8000/0) |
林晏如 (8400/25600) |
楊鐘寧 (5.4%) |
66 | 2014/08/24 |
謝佳殷 (8500/0) |
雅妮 (9300/65000) |
謝佳殷 (11.1%) |
67 | 2014/08/31 |
蔡東儒 (8400/8400) |
林暐淳 (8400/8600) |
林暐淳 (9.8%) |
68 | 2014/09/07 |
洪子惠 (8300/8300) |
Lisa (8200/9200) |
Lisa (9.1%) |
69 | 2014/09/14 |
周弘濤 (8600/8600) |
蔡東儒 (8400/17200) |
蔡東儒 (12.3%) |
70 | 2014/09/21 |
黎慶琪 (8000/0) |
陳至柔 (8900/26900) |
黎慶琪 (8.9%) |
71 | 2014/09/28 |
郭諺勳 (7900/0) |
林晏如 (8700/59800) |
郭諺勳 (5.7%) |
72 | 2014/10/05 |
洗菜 (7900/0) |
張家元 (8300/8300) |
洗菜 (22.8%) |
73 | 2014/10/12 |
武川基 (8700/8700) |
陳至柔 (8700/35500) |
陳至柔 (19.1%) |
74 | 2014/10/19 |
丁曄 (7600/0) |
陳韻安 (8100/25500) |
丁曄 (19.2%) |
75 | 2014/10/26 |
鐘泳晴 (7800/0) |
林殷如 (8400/16500) |
鐘泳晴 (3.0%) |
76 | 2014/11/02 |
白庭竹 (8800/8800) |
陳韻安 (8200/33500) |
陳韻安 (19.2%) |
77 | 2014/11/09 |
黃凱欣 (7900/0) |
林殷如 (8600/33900) |
黃凱欣 (9.8%) |
78 | 2014/11/16 |
蕭遊 (8600/8600) |
霍聲揚 (7900/8600) |
霍聲揚 (12.2%) |
79 | 2014/11/23 |
左佩婷 (7800/0) |
林殷如 (8500/50400) |
左佩婷 (7.6%) |
80 | 2014/11/30 |
魏妙如 (8600/0) |
林殷如 (8700/59100) |
魏妙如 (21.8%) |
81 | 2014/12/07 |
孟慶而 (9000/0) |
裘芝 (9000/18100) |
孟慶而 (26.7%) |
82 | 2014/12/14 |
盧冠霖 (9200/9200) |
林亞黎 (8900/9300) |
林亞黎 (35.3%) |
83 | 2014/12/21 |
劉潔蓉 (8300/0) |
裘芝 (8900/35900) |
劉潔蓉 (13.8%) |
84 | 2014/12/28 |
焦曉凡 (7600/0) |
張旻華 (8400/43600) |
焦曉凡 (2.6%) |
85 | 2015/01/04 |
徐薇絜 (7600/0) |
張旻華 (8000/51600) |
徐薇絜 (11.4%) |
86 | 2015/01/11 |
雷柆 (7700/0) |
蘇文 (8200/16900) |
雷柆 (11.5%) |
87 | 2015/01/18 |
符潔盈 (8200/0) |
張旻華 (8600/68600) |
符潔盈 (14.4%) |
88 | 2015/01/25 |
楊雨蓁 (7700/0) |
陳章健 (8900/27000) |
楊雨蓁 (22.9%) |
89 | 2015/02/01 |
郭子綺 (7800/0) |
陳章健 (8800/35800) |
郭子綺 (11.1%) |
90 | 2015/02/15 |
林子芸 (8700/0) |
陳章健 (8900/44700) |
林子芸 (18.5%) |
91 | 2015/02/22 |
劉學甫 (8300/0) |
陳章健 (9200/53900) |
劉學甫 (10.0%) |
92 | 2015/03/01 |
劉中陞 (8400/0) |
陳章健 (9000/62900) |
劉中陞 (28.4%)→遞補2 |
93 | 2015/03/08 |
驢馬 (8000/0) |
何佳穎 (8200/8200) |
驢馬 (1.4%) |
94 | 2015/03/15敗部復活賽 |
蘇柏旭 (1票) |
黃怡瑄 (3票) |
蘇柏旭 |
95 | 2015/03/22 |
陳廷軒 (8000/0) |
杜家慶 杜紹穎 (8400/35600) |
陳廷軒 (34.1%)→遞補2 |
96 | 2015/03/29 |
鄭如婷 (7700/0) |
黃家萬 (8500/8500) |
鄭如婷 (3.3%) |
97 | 2015/04/05 |
小蕾 (8400/0) |
葉奕麟 (8800/25800) |
小蕾 (7.9%) |
98 | 2015/04/12 |
張孟凌 (8100/0) |
黃家萬 (9000/26300) |
無救回選手 |
獲得發行單曲資格之參賽者
[编辑]累積獎金達到$90,000畢業選手有16位
- 蕭閎仁(11關/94,300)。發行歌曲:因為我愛你
- 陳思瑋(12關/97,100)。發行歌曲:木頭
- 范揚景(12關/93,300)。發行歌曲:孤單不孤單
- 潘裕文(11關/96,300)。發行歌曲:渴
- 黃夏欣(12關/97,100)。發行歌曲:偷偷,愛
- 徐詣帆(11關/96,000)。發行歌曲:飛起來Mqa-ras
- 鄞雅茹(12關/93,900)。發行歌曲:星星在唱歌
- 李詩涵(12關/97,000)。
- 李崗霖(14關/97,900)。發行歌曲:好嗎
- 柯嘉惠(13關/95,200)。
- 鄭又軒(12關/98,200)。
- 王振鴻(15關/98,800)。
- 潘嘉麗(12關/94,700)。發行歌曲:情人嘉麗
- 楊蒨時(10關/92,300)。
- 陳薇(11關/96,200)。
- 石勝凱(11關/94,200)。
累積獎金達到$100,000畢業選手有7位
- 顏伊雯(15關/107,500)。
- 陳莉秝(13關/101,000)。
- 雅妮(13關/102,000)。
- 柯俊傑(11關/102,000)。
- 張旻華(13關/103,500)。
- Birdy(11關/103,400)。
- 陳章健(12關/108,600)。
參賽者個人分數紀錄
[编辑]參賽者(最高分/最低分/初登場得分/最後一場得分)
獲得發行單曲資格之選手
[编辑]- 蕭閎仁(9300分/8500分/8800分/9300分)
- 陳思瑋(9000分/8500分/8900分/9000分)
- 范揚景(9400分/7600分/7600分/9000分)
- 潘裕文(9300分/8200分/8500分/9200分)
- 黃夏欣(8800分/7700分/8800分/8700分)
- 徐詣帆(9600分/8700分/9300分/9600分)
- 鄞雅茹(9300分/7800分/7800分/8900分)
- 李詩涵(8700分/7800分/7800分/8700分)
- 李崗霖(9500分/8500分/8800分/9500分)
- 柯嘉惠(9000分/8200分/8200分/8900分)
- 鄭又軒(9500分/8000分/9000分/9000分)
- 王振鴻(9300分/8700分/9100分/9300分)
- 潘嘉麗(9300分/8200分/8300分/8200分)
- 楊蒨時(9700分/8800分/9200分/9700分)
- 陳薇(9200分/8400分/8800分/9200分)
- 石勝凱(9600分/8000分/8500分/9600分)
- 顏伊雯(9200分/8600分/9100分/8700分)
- 陳莉秝(9600分/8700分/9300分/9600分)
- 雅妮(9600分/8300分/9200分/9100分)
- 柯俊傑(9800分/8900分/9300分/9800分)
- 張旻華(9200分/8000分/8900分/9200分)
- Birdy(10000分/9100分/9400分/10000分)
- 陳章健(9600分/8800分/9000分/9600分)
外部連結
[编辑]相關報導
[编辑]節目的變遷
[编辑]![]() | ||
---|---|---|
接档 | 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 (2013年5月26日-2015年4月12日) | 被接档 |
百萬大明星 (2012年8月21日-2013年5月19日) | 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2 (2015年4月18日-2015年12月6日) |
![]() 美洲台:週日07:55-09:55、20:00-22:05(太平洋时区) 澳洲版:周日18:35-20:40、周一05:30-07:35(悉尼时间) | ||
---|---|---|
接档 | 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至第11集) (2014年5月11日-2014年7月20日) | 被接档 |
王子的約會(至第39集) (2014年2月9日-2014年5月4日) | 斗味(同时播出其他节目) (2014年7月27日-2014年9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