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皇后 (明熹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張寶珠
懿安皇后
明朝皇后
前任:孝端顯皇后王喜姐
繼任:莊烈愍皇后周氏
國家明朝
张姓
祖娥
尊號懿安皇后
小字寶珠
出生1610年
祥符
婚年天启元年(1621年)
婚姻名份皇后
逝世1644年
北京
谥号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
坟墓德陵
親屬
父親太康侯張國紀
明熹宗朱由校
夫之父明光宗朱常洛
夫之嫡母孝元貞皇后郭氏
夫之母孝和皇太后王氏
夫之側室皇贵妃任氏
皇贵妃范氏
成妃李氏
良妃王氏
純妃段氏
裕妃張氏
贵人冯氏
贵人胡氏
懷沖太子朱慈燃

懿安皇后(1606年—1644年),张姓,河南祥符县人,父張國紀明熹宗皇后弘光帝上谥号“孝哀悊皇后”。

生平

[编辑]

万历三十五年十月初六日,明朝儒生張國紀因家境貧困,清晨起來為人代收租金,途中在路邊看到一個被遺棄的女嬰,躺在霜雪之中。那孩子雖未死亡,卻也不哭鬧,讓他感到奇怪便走近查看。有一異僧路過,告訴他此女將來必定大富大貴,甚至會嫁入皇室,建議好好撫養。於是他把女嬰帶回家撫養。窈窕端丽,绝世无双。張國紀有一個甥兒從小喪親,也寄養在家中,兩人年紀相仿,因此有人提議讓兩人成婚。但甥兒往往大病一場,此事便作罷。之後張嫣也避嫌,不再見他。清紀昀記載“厥体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发如春云,眼同秋水,口如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上下三十有八。丰硕广额,倩辅宜人,颈白而长,肩圆而正,背厚而平。行步如轻云之出远岫,吐音如白石之过幽泉。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诸病。 ”[1]

被徵入宮

[编辑]

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初六禮部請選淑女以正宫,天啟帝下詔令选天下十三到十六岁的淑女。從五千人中被徵選。五千人中只選出五十位進宮,這些人都被授予妃嬪的名份。當時主導選妃事宜的是太監劉克敬,他每次見到張氏,總會讚嘆不已,認為她是其中最優秀的,便推薦給太后代理昭姬劉氏。劉氏親自接見這五十人,與她們談話,又考察她們的書法、算術、詩畫等才藝,最後選出三位最出色者,分別是張氏、王氏與段氏。天啟帝親自召見這三人,也親自選擇。當時熹宗的乳母客氏已三十歲,憑妖艷容貌受到寵愛,被封為奉聖夫人。見到張氏後因驚艷而心生忌妒,便故意皺眉說:“此女年十五而已若是,他日长成必更肥硕,少风趣,安得为正选?”指王氏說:“此女甚婀娜。”天啟帝心中偏愛張氏,於是請光宗的嬪妃趙選侍來作最後裁決,趙說:“三人皆姝艳绝伦,古之昭君、玉环不能过。若论端庄有福、贞洁不佻,则张氏女又其上也。““此女端重”[2]於是決定張氏为中宫,而以王氏为良妃,段氏为纯纪妃。”

四月冊為皇后。其父張國紀以女貴先封鴻臚寺卿,再封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後封太康伯,崇禎朝因助餉加封太康侯。

張氏個性嚴正。她非常不齒宦官魏忠賢和熹宗乳母奉聖夫人客氏兩人聯手為非作歹的行徑,經常數次在熹宗面前提起兩人的過失,更曾以身為皇后的身分懲處過客氏,因此造成魏忠賢和客氏對她恨之入骨。客氏见天启帝宠爱中宫皇后,内心嫉妒,非常不悦,常诘问天启帝:“陛下取少艾而忘我乎!”但因為張氏是皇后,不同於其他嬪妃一般容易對付,因此兩人在背地裡造謠說,張皇后非張國紀之親生女兒,生父是大盜孫二,以混淆熹宗的視聽。天启帝曾怀疑,几次打算废后。天启帝到坤宁宫见皇后,又恋恋不舍,便开玩笑说:“你是重犯孙二之女吗?”皇后答道:“皇上若信浮言,妾岂敢久辱宫禁,愿早赐废斥。”张后起身进入内室,天启帝跟过去道歉。两人对坐御膳,和睦如初。熹宗道:“只要女兒好,管她父親是誰。”

天啟三年(1623年)張皇后懷有身孕,即懷沖太子朱慈燃,傳說客氏與魏忠賢將宮中所有對他們有異議的宮人全數趕走,改以自己的人手伺候。皇后懷孕期間腰肋疼痛,召喚宮人幫忙按摩。這名宮人暗中想害她腹中的孩子,故意下手過重,結果導致胎兒受損,生下死胎,此後張氏一生未曾再生育。除去痛恨客氏與魏忠賢兩人的行徑外,張皇后經常不動聲色的勸諫明熹宗,期望熹宗能「遠小人,近賢人」。明熹宗有次見皇后正手握書卷在讀著,便問是讀何書,張氏回說:「趙高傳。」,明熹宗默然不應。

一次宮門上有人投書,信中寫滿了魏忠賢的罪狀,魏忠賢懷疑是皇后之父—張國紀和其朋黨邵輔忠孫傑等人在幕後指揮,因而下令大殺東林黨臣,希望藉此動搖皇后的地位。同時希望能將張氏趕下皇后的位子,好讓自己的侄孫女—魏良卿之女成為皇后。當魏忠賢在大殺東林黨臣時,朝中開始有幾位大臣察覺到魏忠賢的心意,因而紛紛上奏彈劾張國紀等人。大学士李国普调解道:“皇帝和皇后,相当于一国的父母。怎能煽动父亲去陷害母亲呢?”張國紀才得保命,被免官放歸故鄉。後來魏忠賢又欲唆御史陷害皇后父與信王(日後的明思宗朱由檢)通氣謀反,司禮監太監王體乾提醒他:“主上凡事昏聵,惟于夫婦手足間不薄,一著不慎,倘或他明白了,我等無遺類矣。”方已。

之後明熹宗病危,張皇后察覺客魏的呂不韋式陰謀,堅定主張傳位五弟信王。而明思宗之所以能夠順利登基為帝,其中天啟皇后出了很大的力,因此在思宗登基後,上張氏尊号曰懿安皇后,晋封她的父亲为太康伯,朔旦十五日一朝,宮中行嫂叔禮。曾養育田貴妃所生皇子,甲申死亡。

一日,皇后晨起,宫人说:“宫监陈德润,人品清雅,性亦谨厚,皇后何不召之入侍,使为菜户,用破岑寂,诸事有所倚托?”張氏奏报崇祯帝,命贬陈德润到南京明孝陵去种菜。

死亡

[编辑]
明德陵。2019年拍摄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都城,明朝亡國。崇禎帝命自己的周皇后自缢,又揮劍砍伤了袁貴妃、砍斷了長女—十五歲的長平公主之左臂、刺死年僅六歲的么女—昭仁公主。再派太监去传口谕要皇嫂懿安皇后和李太妃也自缢。最後崇禎帝登上煤山自缢而亡。

当日李自成进入皇宫,懿安皇后从此再无下落。贺宿《懿安事略》、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据宦官王永寿的说法称义军攻入京城后,“宫中鼎沸,后闻变自缢”。在自己的寢宮中上吊自殺身亡。周同谷的《霜猿集》中记载大順官兵西安人张孟坚親自見到她死亡。[3]任容妃 (明熹宗)冒稱她。[4].清世祖順治元年,順治帝命將張氏和明熹宗合葬於德陵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甲申朔己亥十六日,弘光帝上懿安皇后謚曰孝哀慈靖恭惠溫貞偕天協聖悊皇后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懿安皇后外传》
  2. ^ 李逊之《三朝野记》卷5
  3. ^ 明懿安皇后死事疑案考
  4. ^ 贺宿《懿安後事略》
前任:
孝端顯皇后
明朝皇后
1621年—1627年
繼任:
周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