巒大鋸灰蝶
外观

(重定向自巒大小灰蝶)
巒大鋸灰蝶![]() | |
---|---|
![]() | |
巒大鋸灰蝶 | |
科学分类 ![]() | |
Taxonomy template does not specify a parent(修正): | Polyommatini |
属: | 鋸灰蝶屬 Orthomiella |
种: | 巒大鋸灰蝶 O. rantaizana
|
二名法 | |
Orthomiella rantaizana Wileman, 1910
| |
異名 | |
|
巒大鋸灰蝶(学名:Orthomiella rantaizana),又名巒太鋸灰蝶、巒大山小灰蝶、半瑠璃小灰蝶,为灰蝶科鋸灰蝶屬下的一个种。本種之種小名與中文名係指巒大山[1]。極小型蝶類,主要分部於中部1000公尺以下山區,春季出現,喜歡在溪邊潮濕的地面吸食水液。巒大鋸灰蝶展翅20-25mm,翅型扇子狀,前窄後寬,近似三角型,雄蝶翅面黑褐色,後翅近基部具暗紫色金屬光澤。
描述
[编辑]本種為小型灰蝶,具明顯雌雄二型性。雄蝶頭部與軀體背側為黑褐色,複眼具白色輪緣並被毛,額與下唇鬚有毛叢,下唇鬚第三節細小尖銳,混有白色。觸角黑褐色具白環,錘部扁平;口器黑褐色。胸部與腹部為黑褐色,腹面混有白色;足黑褐色,跗節具白帶紋,前足跗節癒合、末端下彎尖銳。
前翅長11-13 mm,呈三角形且外緣略突,後翅近圓形。翅背面底色黑褐色,雄蝶後翅前側具具金屬光澤的紫色斑塊;雌蝶則無。翅腹面為淡黃褐色,前後翅中央與翅基處有鑲白邊的暗色斑列,前翅中央斑列呈弧形,翅基小斑常消失;後翅中央斑列彎曲排列。兩翅中室端各具一條鑲細白邊的暗色短紋,外緣亦可見模糊的暗色紋列。緣毛為褐色間雜白色。
雌蝶整體外型與雄蝶類似,但前足跗節不癒合,且翅背面無紫色斑塊。[2]
分布
[编辑]本種分布於臺灣本島中、低海拔常綠闊葉林地,中國華東、華南與中南半島北部亦有分布[1]。
生態習性
[编辑]本種幼蟲食性尚未明悉,一年一世代,成蟲於春季出現。雄蝶會到濕地吸水,雌蝶多於樹冠層活動[3]。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徐堉峰. 台灣蝴蝶圖鑑.中(灰蝶). 台中市: 晨星出版社. 2013. ISBN 978-986-177-670-5.
- ^ 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20-04. ISBN 9789865440985.
- ^ 陳建仁、呂志堅. 蝴蝶生活史圖鑑. 台中市: 晨星出版社. 2014. ISBN 978-986-177-784-9.
外部連結
[编辑]- 峦大锯灰蝶 Orthomiella rantaizana Wileman, 1910. 台湾物种名录. 台湾: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台湾)).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巒大鋸灰蝶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巒大鋸灰蝶
![]() | 这是一篇與蝴蝶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