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馬
外观
(重定向自報馬仔)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7年9月26日) |
報馬亦稱報馬仔、探仔馬,簡意就是探路、報信,因此會走在遶境隊伍前方,常見於媽祖娘娘遶境陣頭。報馬功能除了探路外,遇到沿途有居民觸犯禁忌,得需通知避開,以及告知居民準備香案迎轎[1]。但各地宗教習俗不同,並非每個遶境隊伍皆有報馬:在台南、高雄一帶則以「路關」取代之;在學甲上白礁謁祖祭典則分成另外分出「報兵」,報兵功能與報馬極為相似[2]。
目前在台灣可見得遶境隊伍出現報馬有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大甲鎮瀾宮、西螺福興宮、艋舺青山宮、小琉球三隆宮等,並且雲林縣出現「報馬廳」特殊文化的建築物[3]。
報馬的裝備
[编辑]身穿藍衣、頭戴帽子的報馬所穿服飾其實深具含意,寓意著媽祖「知足、長善、感恩、惜福」的四大精神。 報馬每項附掛物皆有含意,報馬會出現裝扮有:
- 身穿黑衫:德高望重。
- 頭戴紅櫻帽:「負責盡職」的意思。
- 單片眼鏡:意指「明辨是非」,另一意為看破世情。
- 留八字燕尾鬚:諧音「言非虛」,寓意言而有信。
- 旱菸斗:抽菸時會有含煙的動作,台語諧音為「感恩」之意。
- 菸草袋:是裝盛「香」菸菸草的「袋」子,從諧音方面來取義,有類似香火的意涵因而進一步發展「代代相傳」之意。
- 反穿羊皮襖:知人情冷暖。反穿羊毛襖為倍受煎熬帶給他人溫暖。
- 手持銅鑼:同心勞心勞力。
- 肩荷長紙傘:紙傘國語的諧音為「直善」,也勸世人要做人正直、和善積德。傘為長柄之紙合傘,代表「長期行善」。
- 韭菜:諧音「久久長長」,表示友情、感情、恩情,永無止盡天長地久之意。
- 錫酒壺:諧音「惜福」,勸誡世人懂得「惜福祈福」珍惜一切。
- 壽酒:諧音「壽久」,喝壽酒可長命百歲
- 豬蹄:台語諧音做人「知足」常樂。
- 紅線:報馬所攜帶的紅絲線這幾年來也成為未婚男女求取的「聖品」,報馬身上所掛的紅絲線,原本祇是報馬用來綁豬腳及其他物品東西之用,2000年大甲媽進香時,轉播時聽信徒說道,有人向報馬求取紅絲線,果然得到好姻緣,自此報馬的紅絲線便成為未婚青年求取的對象。現今每年大甲媽進香報馬都必需準備一大捆紅絲線供應民眾求取。但可以給小朋友或大人戴在手上保平安用的。
- 捲起褲管一高一低長短褲:為不道人長短。
- 腳生瘡:此處不但暗喻「勿揭人瘡疤」,告誡人們要記取每一次的失敗經驗,不再重蹈覆轍犯下相同錯誤。
- 草鞋:用意提醒世人要做人腳踏實地;而另一足赤腳,暗指世路不平,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出來。
雖然各地習俗不同,報馬的裝備不一定相同,但其勸人向善的精神,始終沒有變過。
禁忌
[编辑]擔任「報馬」時的主要禁忌如下:
- 不得接近任何婚喪吉慶相關事物習俗
- 孕婦不得接近,以免衝動胎氣(大忌)
- 腳步嚴禁輕浮焦躁,態度不得不佳
- 如身有沾染到其他不潔之事物,不得擔任之
- 在路上無論是誰呼喊都不得回頭
参考資料
[编辑]- ^ 《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迎神卷〕1994年 劉還月著 臺原出版 第96頁
- ^ 《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迎神卷〕1994年 劉還月著 臺原出版 第98頁
- ^ 蘇縣長主持北港鎮報馬廳開館典禮 (新闻稿). 雲林縣政府. 200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