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基隆關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Keelung Customs, CA, MOF英語
財政部關務署署徽
機構概要
成立时间1969年7月1日
前身机构
  • 財政部基隆關、財政部基隆關稅局
類型中央四級行政機關
管轄范围中華民國
驻地200202 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6號
人员数1217人
首长
  • 關務長:張世棟
  • 副關務長:曾武郎吳慧燕
  • 主任秘書:成樹芳
任命者財政部關務署署長
任期無任期保障
上级部门財政部關務署
內部單位6組、5室、4分關
授權法源
網站hhttps://web.customs.gov.tw/keelung/
影像资料

基隆海關大樓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簡稱基隆關)為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所轄4個海關之一,扼守台灣北部沿海之國境大門,職司基隆港花蓮港和平工業專用港蘇澳港臺北港福澳港白沙港花蓮機場之旅客入出境、貨物進出口通關事宜,肩負關稅稽徵、查緝走私及代徵監管等任務,以充裕國庫稅收、維護國家安全。截至民國112年度(2023年度),關稅收入達新臺幣876.62億元,占全國關稅總收入57.48%,代徵稅款則達新臺幣1,865.2億元,均居臺灣各海關之冠[1]

關本部設於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6號海港大樓,並於主樓旁建有「基隆海關大樓」,均地處基隆港西岸1號碼頭邊;另在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花蓮縣宜蘭縣連江縣分設八里分關、五堵分關、桃園分關、花蓮分關、花蓮分關蘇澳派出課、花蓮分關馬祖派出課等派出機關,獨立辦理各該地區之前揭各項業務。

組織

[编辑]
  • 關務長
    • 副關務長(二人)
      • 主任秘書

內部單位

[编辑]
行政單位
  • 人事室
  • 主計室
  • 秘書室
  • 政風室
  • 資訊室
業務單位
  • 業務一組
  • 業務二組
  • 稽查組
  • 倉棧組
  • 機動稽核組
  • 法務緝案組
分關
  • 五堵分關
  • 八里分關
  • 桃園分關
  • 花蓮分關
  • 六堵分關(已裁撤)

歷任首長

[编辑]
任別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財政部基隆關 稅務司
1 夏廷耀 1945年12月 1947年10月
2 李桐華 1947年10月 1948年11月
3 張申福 1948年11月 1956年9月
4 周彼得 1956年9月 1959年6月
5 謝從周 1959年6月 1961年8月
6 吳 熙 1961年8月 1963年8月
7 劉蓂章 1963年8月 1969年9月
8 王樹德 1969年9月 1971年4月
9 譚業波 1971年4月 1972年6月
10 劉立中 1972年6月 1975年12月
11 盧海鳴 1975年12月 1982年9月
12 毛志偉 1982年9月 1987年8月
13 王蘭文 1987年8月 1989年2月
14 蔡星平 1989年2月 1991年2月3日
財政部基隆關稅局 局長
1 蔡星平 1991年2月4日 1993年2月
2 趙國安 1993年2月 1997年8月
3 張力雄 1997年8月 1999年1月
4 張朝欽 1999年1月 2001年1月
5 朱恩烈 2001年1月 2002年8月
6 洪啟清 2001年1月 2004年7月
7 朱恩烈 2004年7月 2005年7月
8 李榮達 2005年7月 2006年9月
9 陳天生 2005年7月 2007年3月
代理 丘 欣 2007年3月 2007年8月
10 丘 欣 2007年8月 2008年7月
11 呂財益 2008年7月 2009年10月
12 蔡秋吉 2009年10月 2011年8月
代理 黃宋龍 2011年8月 2011年9月
13 馬幼竹 2011年9月 2013年1月1日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關務長
1 馬幼竹 2013年1月1日 2014年1月
2 廖超祥 2014年1月 2015年12月
3 宋汝堯 2015年12月 2016年7月
代理 楊崇悟 2016年7月 2016年7月
4 陳瑜朗 2016年7月 2018年1月
5 蘇淑貞 2018年1月 2020年3月
6 楊崇悟 2020年3月 2022年6月
7 呂敬銘 2022年6月 2023年1月16日
代理 張世棟 2023年1月17日 2023年2月28日
8 陳世鋒 2023年3月1日 2024年1月15日
9 張世棟 2024年1月16日 現任

歷史

[编辑]
位於海港大樓正門的基隆關銜牌
  • 1858年(咸豐8年)中英、中法天津條約開放安平港、淡水港為通商口岸。1863年(同治2年)在台灣北部設立淡水海關暨基隆關支關。
  • 1895年(光緒21年),台灣進入日治時代日本海關接管台灣關務,基隆海關改為「基隆稅關」,迄1945年(民國34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為止。
  • 台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後,1945年12月1日海關總稅務司署接收台灣關務,在台北市設立台北關稅務司公署(本關前身),管轄濁水溪以北之通關事務,並於基隆設立支關。
  • 1947年(民國36年)9月1日,台北關稅務司公署遷至基隆市,同時裁撤基隆支關。
  • 1967年(民國56年)12月1日,海港大樓旁新建之基隆海關大樓奠基,海關總稅務司署總稅務司曲樹楨奠基石題字。
  • 1969年(民國58年)7月1日,海關為因應業務成長,加強組織功能,重新調整關區,劃分業務。將台北關稅務司公署原轄退稅課及位於台北市之駐台北機場支所、駐台北郵局支所,劃歸新設立之財政部台北關管轄。原台北關稅務司公署則改名為財政部基隆關。
  • 1991年(民國80年)2月3日,為因應組織法制化,財政部基隆關正式改制為財政部基隆關稅局。
  • 2013年(民國102年)1月1日,為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財政部基隆關稅局改制為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基隆關中文版網站 > 認識基隆關 > 機關簡介 > 機關業務. [2024-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