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郡


基隆郡 | |
---|---|
台北州的郡 | |
1920年—1945年 | |
![]() 1933年,基隆郡管內圖 | |
國家 | 台北州 |
首府 | 基隆市義重町一丁目115番地 |
面积 | |
• 1936年 | 586.422平方公里(226.419平方英里) |
人口 | |
• 1936年 | 114300 |
政府 | |
郡守 | |
• 1920年-1925年 | 遠藤所六 |
• 1942年-? | 荒川美根太 |
歷史 | |
• 成立 | 1920年 |
• 废除 | 1945年 |
行政分區 | 1街、6庄(1932年之後) |
今属于 | ![]() 新北市瑞芳區、萬里區、金山區、貢寮區、雙溪區、平溪區 基隆市全域 |
基隆郡(日语:基隆郡/きいるんぐん Kīrungun */?)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隸屬臺北州。管轄範圍等同於今日的大基隆地區。其版圖外貌像是反轉後的大不列顛島。郡役所設於基隆市。
基隆郡下設基隆街、瑞芳街、萬里庄、金山庄、七堵庄、貢寮庄、雙溪庄、平溪庄。轄域即今新北市瑞芳區、萬里區、金山區、貢寮區、雙溪區、平溪區,以及基隆市全域。其中基隆街於1924年升格為州轄市。平溪庄原屬七星郡,1932年改隸基隆郡。
郡守
[编辑]任次 | 姓名 | 肖像 | 出身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1 | 遠藤所六 | 福井 | 1920年9月1日 | 1925年 | ||
2 | 高橋秀人 | 廣島 | 1925年 | 1926年 | ||
3 | 酒井斌 | 茨城 | 1926年 | 1927年 | ||
4 | 三浦新一 | 熊本 | 1927年 | 1931年 | ||
5 | 清水七郎 | 和歌山 | 1931年 | 1933年 | ||
6 | 安詮院貞熊 | ![]() |
熊本 | 1933年 | 1937年 | |
7 | 田中保 | 山梨 | 1937年 | 1938年 | ||
8 | 須江英雄 | 岡山 | 1938年 | 1939年 | ||
9 | 尾山義一 | 熊本 | 1939年 | 1940年 | ||
10 | 丸木末次郎 | ![]() |
廣島 | 1940年 | 1942年 | |
11 | 荒川美根太 | 岡山 | 1942年 | 1945年 |
人口統計
[编辑]街庄名 | 面積 (km²) |
人口(人) | 人口密度 (人/km²) | |||||
---|---|---|---|---|---|---|---|---|
本籍 | 國籍 | 計 | ||||||
臺灣 | 內地 | 朝鮮 | 中華民國 | 其他國家 | ||||
瑞芳街 | 70.7336 | 57,865 | 3,458 | 22 | 4,043 | 9 | 65,397 | 925 |
萬里庄 | 63.3766 | 10,690 | 33 | 0 | 14 | 0 | 10,737 | 169 |
金山庄 | 49.2132 | 10,207 | 50 | 0 | 51 | 0 | 10,308 | 209 |
七堵庄 | 85.5386 | 18,975 | 575 | 0 | 281 | 0 | 19,831 | 232 |
貢寮庄 | 99.9734 | 12,320 | 109 | 0 | 15 | 0 | 12,444 | 124 |
雙溪庄 | 146.2484 | 15,261 | 156 | 0 | 110 | 0 | 15,527 | 106 |
平溪庄 | 71.3382 | 11,982 | 193 | 0 | 180 | 0 | 12,355 | 173 |
基隆郡 | 586.4220 | 137,300 | 4,574 | 22 | 4,694 | 9 | 146,599 | 250 |
族群分佈
[编辑]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54,500人籍貫為福建、100 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及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及廣東省。)
省份 / 居民(千人) | 福建 54.5 |
廣東 0.1 |
其他 0.0 | ||||||||||
---|---|---|---|---|---|---|---|---|---|---|---|---|---|
州府 / 居民(千人) | 泉州 22.5 |
漳州 20.0 |
汀州 9.9 |
龍巖 1.6 |
福州 0.2 |
興化 0.1 |
永春 0.2 |
潮州 0.1 |
嘉應 0.0 |
惠州 0.0 | |||
地區 / 居民(千人) | 安溪 13.4 |
同安 4.9 |
三邑 4.2 | ||||||||||
語言 【方言】 |
閩南【泉州】 | 客家【南靖、平和、詔安】 閩南【漳州】 |
客家【汀州】 | 客家【汀州】 閩南【龍巖、漳平】 |
閩東【福州】 | 興化【莆田、仙遊】 | 閩南【泉州、大田】 | 客家【豐順、饒平、大埔】 閩南【潮州】 |
客家【四縣、長樂】 | 客家【海陸】 閩南【潮州、漳州】 |
多種語言 |
明、清渡海至基隆開發的人群,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福建省,以福建省泉州府和漳州府為主,泉州籍移民略多於漳州籍,漳州府移民主要分佈於基隆市區,泉州府移民,主要分佈於獅球嶺以南,暖暖一帶的河谷與山地,內部移民籍貫以安溪籍較多;漳泉以外的移民構成福建族群之少數,有福州、汀州和興化移民;廣東移民只有少數潮州府籍分佈在基隆市區。
基隆郡郡歌
[编辑]
北 臺灣 に地 を占 めて
島都 を西 に東 北
基隆港 市 控 えたる
我 等 が郡 は束 の間 も
國防 の責 忘 るなよ
山 また山 と重 なれど
地 下 より出 す鑛産 は
金 銅 石 炭 名 も高 し
白 波 岸 に躍 れども
漁 獲 の富 は無 盡 藏
田 畑 廣 しと いはねども
新 に拓 く餘地 ありて
鍬 ふるものに幸 多 し
更 に進 むろ望
ところどころの
記 念 碑 に
宮 のみ跡 を しのびつゝ
十 有 餘 萬 の はらからが
力 あはせて はげみなば
いよゝ振 はん我 が郡 勢 [3]
後續發展
[编辑]1945年3月重慶國民政府通過之《台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中,基隆郡改制為省三縣,為該地方政制的30個縣之一。 「省三」為清代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之別號,也是為了紀念劉銘傳在此經營,並於西仔反戰役中,收復該區域。
1945年10月,因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認為該政制不符實際,因此「台灣接管計劃地方政制」並未實施,僅將州廳-郡-街、庄各級行政區改稱縣-區-鎮、鄉,基隆郡改稱基隆區,隸屬於臺北縣(今新北市)之下,區署設於瑞芳鎮(今新北市瑞芳區)。1947年所屬七堵鄉劃歸基隆市,改稱七堵區(1949年劃出暖暖區)。1950年基隆區廢止,所轄之鄉鎮直接隸屬臺北縣管轄。
參考資料
[编辑]- 施亞軒,《台灣的行政區變遷》,2003年,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
- 台灣接管綱要專題研究報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洪英聖. 《基隆市地名探索》. 情歸故鄉4 (臺北市: 時報文化). 2004-10-11 [2004]. ISBN 957-134-211-4 (中文).(繁體中文)
參考來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