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帕岭
外观
(重定向自南帕冷)
南帕岭 Nam Phak Leun | |
---|---|
村 | |
နမ့်ဖလင်း | |
![]() | |
坐标:22°34′57″N 98°31′37″E / 22.5825727°N 98.5268117°E | |
国家 | ![]() |
邦 | ![]() |
縣 | 当阳县 |
鎮區 | 当阳镇区 |
村组 | 弄帕村组 |
时区 | 缅甸标准时间(UTC+6:30) |
南帕岭(緬甸語:နမ့်ဖလင်း,佤语:Nam Phak Leun),又译南帕冷[1][2],是缅甸掸邦当阳县当阳镇区弄帕村组下辖的一个村。南帕岭村人口以佤族为主,另有部分汉族和少量缅族。
历史
[编辑]南帕岭佤、汉两族村民祖籍中国云南省沧源县岩帅镇。20世纪50年代初,国共两党在云南边境激烈斗争。1951年,佤族头人出身的沧源县长田兴武和田兴文最终投靠云南反共救国军,带领部分民众随之退往缅甸,定居勐冒新地方永乐寨。1970年缅甸人民军占领勐冒后,永乐寨村民在二田兄弟的带领下,再跨过萨尔温江,西迁徙至当阳南帕岭定居。[3][4]
教育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鲍有宇副总书记率佤邦代表团赴当阳南帕冷村亲切拜访并看望佤民族同胞. 微信公众号佤邦南邓特区资讯网. 2016-08-02 [2025-02-25].
- ^ 佤邦赴内比都高级代表团顺利归来(多图). 微信公众号佤邦南邓特区资讯网. 2016-08-02 [2025-02-25].
- ^ 记佤族第一位知识分子肖子生同志. 马绍忠学术文选. 2016. ISBN 978-7-5482-2590-4.
其间,他多次到勐冒(新地方)赶街,遇到不少流亡在外的岩帅老乡,最后被领到“二田”的兵营,再由兵营到了永乐寨,见到了两位“老上级”。田兴武表示同意收留他,请他在永乐寨创办一所汉文小学。在他主持下学校很快办起来了,有学生30余人。办了一年,缅共人民军占领新地方,逼近永乐。永乐人不愿接受缅共领导,就西迁至南帕冷。子生随迁至南帕冷重新办学,有学生40人,但老师只有他一人。他采取复式教学,辛辛苦苦地办了一年,缅政府称“汉文学校非法”,又被迫停办。
- ^ 缅甸当阳南帕岭村举办建村45周年庆典 我邦代表应邀参加庆典活动. 微信公众号佤邦南邓特区资讯网. 2016-02-26 [2025-02-25].
- ^ 缅北果文文教会圆满举办当阳地区首届校际华语演讲比赛. 金凤凰报. 2024-12-22 [2025-02-25].
- ^ 缅北华文教育协会在当阳地区华文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圆满结束. 缅华网. 2016-05-20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