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慈濟大學

坐标23°59′35″N 121°35′24″E / 23.99313°N 121.58989°E / 23.99313; 121.589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佛教慈濟大學
慈濟大學
Tzu Chi University
慈濟大學校徽
慈濟大學和敬樓
其他名字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校训慈悲喜捨(四梵住
创办时间1994年10月16日
學校代碼1027
学校类型私立大學綜合型大學
宗教背景佛教慈濟宗
董事長釋證嚴
校长劉怡均
副校长戴昌賢(資深副校長)

何縕琪

陳宗鷹
教师人數專任450人
兼任51人(2024年)[1]
学生人數5285(2024年)[1]
校址臺灣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
23°59′35″N 121°35′24″E / 23.99313°N 121.58989°E / 23.99313; 121.58989
校區中央校區:臺灣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
介仁校區:臺灣花蓮縣花蓮市介仁街67號
总面积58.52公頃(不含附屬學校)[2]
建筑面积27.4公頃
附屬學校附屬高級中學
花蓮縣花蓮市介仁街178號
代表色灰色 
綠色 
昵称慈大、TCU
所屬法人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基金會
隶属泛太平洋大學聯盟
臺灣教育學術聯盟
國際導向開放線上教育者聯盟
邮政编码97004
網站www.tcu.edu.tw
位置
地图
慈濟大學實習廣播電臺
所屬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總部所在 臺灣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 教育傳播學院大愛樓12樓
播放地區台灣花蓮
開播日期2006年1月
主要語言國語
隸屬慈濟大學
擁有者慈濟大學
官網www.radio.tcu.edu.tw
慈濟花蓮靜思堂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英語:Tzu Chi University;縮寫:TCU),簡稱慈濟大學慈大,為一所座落於臺灣花蓮市佛教綜合型大學,由慈濟基金會捐助創立。前身為慈濟醫學院,創辦於1994年,為東臺灣第一座醫學院

慈大以高品質教學聞名,為臺灣低師生比大學之一,師生比達1:5,其慈濟事業旗下大愛電視慈濟醫院等與慈大在教學、科研有深度關係。慈大雖由慈濟基金會創立,但教職員生仍享有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三條所保障之宗教自由[3],學生社團亦有與其他宗教信仰聖經真理生命社、儒學社、觸愛團契等,全校師生大多數非慈濟信眾。

校史

[编辑]

慈濟大學

[编辑]

1994年10月,「慈濟醫學院」創校。

1998年8月,更名為「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2000年8月,改名為「慈濟大學」,設醫學院、生命科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及教育傳播學院。

2000年9月,成立「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及「慈濟大學實驗國民小學」。

2002年,成立「慈濟大學實驗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

2007年9月,新增人文社會學院校區(介仁校區)。

2011年8月,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與慈濟大學實驗國民小學合併為「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含高中部、國中部、國小部、附設幼稚園)

2011年10月,校名更名為「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2014年,苗栗分部籌設案獲准通過,預定地為原新竹玻璃公司苗栗廠廠區(苗栗市中華路243號),計畫將成立環境永續發展學院,設置環境教育研究所、綠色產業研究所、安謐災害研究所。

2017年8月,慈濟將苗栗分部預定地改向苗栗縣政府申請變更為社會福利專區,苗栗分部計畫延宕。[4]

2018年,增設國際暨跨領域學院。原隸生命科學院之生命科學系、分子生物人類遺傳學系,併入醫學院,生命科學院撤銷。原隸共同教育處之華語中心、英語教學中心改隸國際暨跨領域學院;原隸共同教育處之通識教育中心、體育教學中心改隸教育傳播學院,共同教育處撤銷。英美語文學系自人文社會學院改隸國際暨跨領域學院。

2020年,增設國際服務產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2021年,增設國際數位媒體科技學士學位學程。

教學研究單位

[编辑]

中央校區

[编辑]
醫學院
大學部
研究所
醫學系 生物醫學碩士班
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藥理暨毒理學碩士班/博士班
藥學系(113學年新設) 臨床藥學研究所碩士班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碩士班
物理治療學系 碩士班
公共衛生學系 碩士班
學士後中醫學系 碩士班
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 碩士班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碩士班
濫用藥物檢驗中心
生物醫學科技學院
大學部
研究所
醫學資訊學系 碩士班
生物醫學暨工程學系(112學年新設) 碩士班(112學年新設)
永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
博雅天空書院 通識教學中心
體育教學中心

介仁校區

[编辑]
人文傳播暨社會科學學院
大學部
研究所
社會工作學系 碩士班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碩士班
東方語文學系 碩士班
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外國語文學系
傳播學系 碩士班
國際數位媒體科技學士學位學程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教育研究所
師資培育中心 華語培育中心
外語教學中心 實習廣播電台
媒體製作暨教學中心 慈濟學教學研究中心

歷任校長

[编辑]
任別 姓名 任期 備註
1-3 李明亮 1993年2月-2000年5月 2000年5月20日-2002年8月31日入閣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
4 藍忠孚 2001年3月-2002年7月
5 方菊雄 2002年12月-2005年11月
6-9 王本榮 2006年3月-2019年8月1日
10-12 劉怡均 2019年8月1日-

附屬學校

[编辑]

教學研究

[编辑]

ESI大學排名

[编辑]

慈濟大學進入2011年的ESI大學排名的學門有以下一門,表示該學門的指標進入世界前1%。該年度台灣臨床醫學學門進入ESI排名計有15所[5]

學門 論文數全球排名 引用數全球排名 論文數全國排名 引用數全國排名
臨床醫學 1134 1843 11 11

WOS排名

[编辑]

依據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公布的2004年至2009年WOS(Web of Science)收錄SCI期刊當中各學門論文數與被引次數表現在臺灣前15的學校名單統計,慈濟大學一共有6個學門列入前15名,其中4個學門在IF平均積分項目上列入前五名。其中「期刊影響係數(IF)」平均積分統計結果,神經科學與行為學IF平均積分全國排名第2,臨床醫學學門IF平均積分全國排名第2,精神病學與心理學門IF平均積分全國排名第3。

學門 論文數排名 總引次數排名 IF平均積分排名
臨床醫學學門 11 11 5
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學門 14 14 11
生物學學門 14 15 15
神經科學行為學學門 8 6 2
藥理毒理學學門 14 13 2
精神疾病/心理學學門 - 8 3

網路學術影響力

[编辑]

依據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研究顯示,截至2011年1月為止,慈大位列臺灣156所大學第30名,全世界第821名。

2020年4月,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所公布數據,其全球影響力為1883名。在台則為37名[6]

學術期刊

[编辑]
  • 《Tzu Chi Medical Journal 》
  • 《慈濟通識教育學刊》
  •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
  •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
  • 《慈中青年》
  • 《慈大華語通訊》

校園環境

[编辑]

交通

[编辑]
中央校區

位於花蓮市中央路三段與莊敬路交叉口,鄰近有花蓮車站花蓮機場

介仁校區

位於花蓮市介仁街上,大門對面為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小部)大門,臨近碧雲莊社區、濟慈路。

宿舍

[编辑]
中央校區
  • 為四人一間,房內有衛浴設備。
  • 公共設施:各層有室內曬衣場(洗衣機、脫水機)、簡易廚房、讀書室,並有戶外大曬衣場,舍外有機車停車場。
介仁校區
  • 為四人一間,房內有衛浴設備,室內外曬衣陽台。
  • 公共設施:販賣機、公用大冰箱、洗衣間(ㄧ間)、簡易廚房(冰箱、電鍋、電視、沙發組)、自修室,靠近濟慈路,設有戶外汽機車停車場(機車有遮棚)。

飲食

[编辑]
中央校區同心圓餐廳
中央校區
[编辑]

本校與慈濟醫院同心圓餐廳合作,提供價格優惠的素食早、中、晚餐;另於福田樓一樓餐飲區亦有供應早、中餐簡餐。校外則可於莊敬路上找到便利商店、各式餐廳與便當店,選擇多元便利。

介仁校區
[编辑]

校內餐廳供應價格優惠的素食早、午、晚餐,週末暫停營業,但提供預訂餐點服務。若需外食,可步行約十分鐘至介仁街與建國路二段路口,附近有餐廳、便當店、飲料店、便利商店、量販店及早市。

友好學校

[编辑]

全球姊妹校

[编辑]

目前已與全球45所大學(2013年6月為止)簽訂為姊妹校,遍及亞洲歐洲美洲澳洲,並與國外大專院校締結院系級合作關係,相互提供教師或學生出國進行學術訪問或短期進修機會。並設有慈大獎助學金,協助學生出國深造。最新詳細姊妹校訊息請參訪慈濟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全球姊妹校簡表

學術排名

[编辑]

校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慈濟大學. https://personnel.tcu.edu.tw/?page_id=7405=慈濟大學114年人數統計. [2025-03-14].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2. ^ 慈濟大學. 慈濟大學校地校舍面積. 慈濟大學. 2023-07-31 [2024-03-04]. 
  3. ^ 法務部 教師法律手冊 (PDF). [2012-12-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1-26). 
  4. ^ 慈濟苗栗園區閒置 改設社福專區定案. 自由時報. 2017-08-09 [2024-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臺灣)). 
  5. ^ 2011年臺灣理工醫農領域ESI論文統計結果. epaper.heeact.edu.tw. [2020-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6. ^ University | Ranking Web of Universities: Webometrics ranks 30000 institutions. www.webometrics.info. [2020-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外部連結

[编辑]